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媽媽,我想養……」「養你一個就夠了!」

「媽媽,我想養……」「養你一個就夠了!」

不少爸爸媽媽們都看過愛寵大作戰這部充滿歡樂和童趣的電影吧?裡頭有多種個性鮮明的動物作為居家寵物陪伴著都市人類一起生活。

可愛的寵物,可以緩解主人生活中的壓力,通過陪伴來使主人獲得精神治癒,所以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養寵物,並且不局限於常見的貓狗,不少爬蟲也贏得了都市人的青睞,那些看起來怪嚇人的蟲子,比如蜘蛛、蜈蚣,都有人專門當做寵物進行飼養。

但是,當自己的孩子開口說:「我想養...」身為父母的你內心是高興還是恐慌呢?

我們在為孩子挑選合適的寵物時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怎麼兼顧孩子的需求和實際操作的可行性來買寵物呢?

這篇文章將給果殼童學館的家長們介紹適合有娃家庭的寵物。

在城市的花鳥市場里,容易購買到的寵物,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哺乳類:比如不同品種的貓狗、兔子、倉鼠、豚鼠、花枝鼠(大鼠,電影精靈鼠小弟的主角就是這種鼠)、龍貓、迷你刺蝟等;

(2)鳥類:如文鳥、虎皮鸚鵡、雞尾鸚鵡(玄鳳鸚鵡)、桃面牡丹鸚鵡等;

(3)魚類:淡水的觀賞魚比如金魚、鬥魚、龍魚,海水的觀賞魚種類則更為豐富(海底總動員中的小丑魚尼莫一定是大伙兒首先想到的);

(4)爬行類和兩棲類:如角蛙、非洲爪蟾(金娃娃)、巴西紅耳龜、豹紋守宮、睫角守宮、鬃獅蜥、玉米蛇等;

(5)昆蟲類:如桑蠶幼蟲(蠶寶寶)、某幾種螽斯(叫蟈蟈)、獨角仙等。

面對這麼多可選的寵物名單,或許你心中立刻按照喜愛程度排列出了一到十,然而如果家裡有小孩子,這個排序是不是該做一些調整呢?

我個人的建議是:選擇家庭寵物時需要結合寶寶的年齡段。

當寶寶的年齡比較小(在三歲以下),還不具備完整的認知能力時,首先要評估的就是這一活物可能造成的風險

挑選時最優先要考慮的就是絕對不會傷害到嬰兒、且不易引發過敏的種類,比如觀賞魚

一個封閉的小型水族缸可以隔絕嬰兒與魚類的直接接觸。與此同時觀賞魚那漂亮的顏色形態、不停變化的游姿,都會吸引寶寶的目光,豐富他們的視界。

當寶寶長到3歲、開始對周遭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當他們再開口要求父母給自己養寵物時,父母們就可以考慮那些比魚類互動性更強的寵物了。

儘快這時候孩子已經大了,但選擇寵物種類的第一原則還是安全

因為寶寶還難以完全掌控自己的行動,所以存在捏傷、壓到寵物的可能性。所以需要在寶寶和寵物兩方都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考慮

如果孩子對毛髮不過敏的話,那麼豚鼠其實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它們膽小溫馴,很少咬人,腸道系統比兔子要強一些,體型大小適中,忍耐力強,不容易因為受到驚嚇或疼痛而激烈反抗傷到寶寶

從飼養的趣味性而言,豚鼠會發出口哨聲,通過聲音表達興奮,可以與寶寶進行可愛的互動。家長教寶寶給寵物餵食,建立寵物對寶寶的信任感,教導孩子如何對待膽小的動物。

但要注意的是,即使豚鼠普遍膽小溫馴,也可能會存在個體差異。因此養了豚鼠,也需要在家長陪護下讓孩子接觸寵物才最安全妥當。

伴隨寶寶進一步成長,越來越具備自控能力的時候(比如5-10歲),就可以考慮那些關在籠子里的小型寵物啦。

好的選擇包括:文鳥、虎皮鸚鵡、倉鼠、花枝鼠等等。

此時飼養寵物除了滿足孩子自己的好奇心外,還有培養孩子責任心的目的。

家長可以培養寶寶去親手照顧這些小小的動物,給它們換水及餵食。孩子通過觀察學習和家長的引導,可以初步了解這些寵物的習性,對幼小的生命產生同理心,以及感受和理解死亡的意義。

比如如果孩子選擇飼養倉鼠和花枝鼠,它們的壽命較短,一般只有兩三年,而文鳥和虎皮鸚鵡壽命在七年左右,孩子必然將親身經歷和自己親手飼養的寵物的分別,從而經歷一場「死亡教育」。

這時,父母依然要注意孩子的過敏問題:因為鳥類的羽毛羽粉、哺乳類的毛髮皮屑,都有可能引發過敏。一旦孩子出現過敏癥狀,如流淚噴嚏、呼吸不暢、接觸性蕁麻疹之類的,需要及時診斷治療並且遠離過敏源。

等孩子再進一步成長,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就可以由孩子自己來判斷他們想要飼養的寵物了!

這時,供選擇的寵物範圍可以擴大到體型更大一些體型的哺乳類,比如那些性格較為溫馴、忍耐力強的喵星人和汪星人。

喵星人和汪星人可以較好地與飼主互動,成為孩子的玩伴,壽命也相對更長。

刨除哺乳類,一些變溫動物和昆蟲之類的寵物,也都可以納入選擇範圍。

但在選購之前,以下幾點是需要父母和孩子提前「交代清楚」,並讓他們自己先考慮清楚的:

(1)寵物的生命高度依賴飼主,所以飼主必須對寵物的一生負責。

所以如果只是喜歡它們的可愛外表圖個新鮮感,但懶得花時間精力去照顧,或者家裡的經濟條件和飼養環境不足以負擔想要飼養的寵物種類,家長應當建議孩子暫時放棄,等具備條件了再做考慮。

(2)非家養動物不要帶回去當做寵物飼養

抓蜻蜓、撲蝴蝶、逮蚱蜢、兜知了....相信不少朋友在童年時都干過,我也不例外。但不建議小朋友捕捉這些野外的昆蟲帶回家中飼養。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部分蟲子會傷害到孩子,比如蜂類尾部的螫針、毛蟲的毛刺,都有可能引起癢痛甚至引發致命的過敏。有些漂亮的甲蟲感受到威脅時,會從尾部噴射出具有刺激性或腐蝕性的液體。這些生化武器是它們用來保命的手段,但有可能會傷到您的孩子。

二是野外的昆蟲各有各的習性與生活空間,大都難以適應人類的室內居住環境。比如蜜蜂、螞蟻,都是社會性種類的昆蟲。

什麼是社會性呢,就好比我們人類,無論到哪裡,都生活在集體之中,在這個集體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有各自的職責。回了家我們是爸爸媽媽或者是孩子,在學校里我們是學生是班級的一份子,到了工作的地方我們是職員是創造價值的螺絲釘。蜜蜂啊螞蟻啊也是同樣,它們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每個蟲都負擔著不同的職責,有的負責找食物,有的負責守衛家園,有的負責照顧幼崽。前面提到的會噴射腐蝕性液體的漂亮甲蟲,比如拉步甲、碩步甲,它們是吃肉的,它們吃比自己小的蟲子,吃蝸牛,如果你將它飼養在家裡,你上哪兒去保障它們有充足的食物來源?它們也有可能因為新環境過於陌生而無法適應,不吃不喝。

(3)一些看上去很酷、且小眾的「寵物」可能根本不應該是寵物

比如一些男孩子喜歡飼養的漂亮甲蟲,如果你在網上看到有賣拉步甲和碩步甲的,其實它們都是我國二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私自捕捉、飼養、買賣都觸犯了法律。

隨著都市化的推進,我們身邊的都市動物種類正在慢慢減少。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學會和自然界的其它生靈們,在各種環境下和諧共處:蟲子也好,小獸也好,都不要去捕捉強行佔有它們,讓它們在自己的天地中自由生活。

(4)野外的非家養溫血動物更是不建議孩子去進行觸碰。

禽流感病毒H7N9引起的恐慌,之前大家都經歷過了。

因為鳥類可以飛行,有些候鳥更是可以長距離地進行遷徙,所以就有可能將流感病毒傳播到很遠的地方。野外的蝙蝠、流浪貓流浪狗,更是有可能成為狂犬病病毒的攜帶者,將病毒傳染給它們咬傷、抓傷的人。

即便是家養的喵星人和汪星人也要注意疫苗的注射以及及時做好絕育,以防它們在發情期時傷害到孩子。

最後,還想根據我自己親身飼養爬寵的經驗給父母們一些建議:

由於輕度毛髮過敏,我家裡的寵物都是不帶毛的。目前家中有魚、四隻蜥蜴、兩隻蛙和幾隻馬島發聲蟑螂。

就我自己的飼養感受而言,豹紋守宮和鬃獅蜥,這兩種寵物蜥蜴都是性格溫馴,人工繁殖技術成熟、價格適中、對飼養環境要求不高,適合大齡孩子上手的寵物種類。但與貓狗相比,這些爬寵們在跟飼主的互動性以及智商和學習能力上,跟貓狗差得很遠。此外,它們的日常還都需要進食活餌,這就意味著在養它們的同時還要養它們的飼料——比如麵包蟲、大麥蟲、杜比亞蟑螂等,光是這一點可能就讓多數人望而卻步了。

養寵物相當於是家庭中多了一位或者幾位「智力低下」的成員,需要飼主分出精力、耐心和愛來照顧它們,所以還是要量力而為。很多情況下,小孩子們只有在求養寵物時和寵物剛來時,熱情是最高的,後面真正的飼養工作,還是要父母來完成。因此,父母們一定要先有了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孩子的餘裕,再考慮引入新的家庭成員。

留言區互動

家裡養了寵物的爸媽們進來說說:你家養了什麼寵物、好不好飼養、是否建議飼養吧!

作者: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編輯:果仁兒媽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尼斯湖水怪可能真的存在?科學家:我不是,我沒說
貓咪迷惑行為大賞:水要喝水龍頭的,跑酷要選動作最難的!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