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李牧、王翦、廉頗,這四人最早是誰選出來的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李牧、王翦、廉頗,這四人最早是誰選出來的

戰國是一個將星雲集的時代,要論同時湧現出來的名將數量,歷史上很少有哪一個時期是能和戰國相比的,從創製魏武卒的吳起、攻破中山國的樂羊,到打敗魏國的孫臏,五十日滅燕的匡章,再到攻略巴蜀的司馬錯,斬首百萬的白起,還有首敗秦師的趙奢,連連敗秦的李牧等等,實在無法一一列舉。在這諸多名將之中,誰的能力最強或者功勞最大呢?後世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列舉了所謂的「戰國四大名將」,即白起、李牧、王翦、廉頗,對於這種看法,一直都有很大的爭議,比如人們所熟知的吳起、孫臏、樂毅等等都沒有被列入四大名將之列,那麼最早究竟是誰將這四人並列「戰國四大名將」的呢?

在戰國名將之中,白起的名聲極其響亮,除了他超乎尋常的用兵能力外,他那個「殺神」或者「人屠」的外號,給人的印象更加深刻。白起在秦國為將三十多年,從被魏冉舉薦擔任秦軍主帥,在伊闕之戰中以十萬秦軍斬首魏、韓聯軍二十四萬開始,數十年間他經歷大小七十餘戰,竟奇蹟般的無一敗績,為秦國攻下城池七十餘座,要知道齊閔王時期鼎盛的齊國才有城池七十餘座啊。白起的巔峰之戰,是著名的長平之戰,此戰他以等量之兵,圍困趙軍四十六日,殲滅趙軍四十餘萬。據不完全統計,白起一生殺傷六國軍士近百萬,占戰國時期傷亡的三分之一。

與白起一樣,李牧的名聲也很大,他是戰國末年趙國最為出色的將領,被稱為「軍陣之神」,在趙國危亡的時候,他靠著自己的軍事才能,為趙國延命十數年。李牧早年長期駐守雁門,堅守在抗擊匈奴的最前線,曾經創造過用趙國步兵全殲匈奴騎兵十餘萬的軍事奇蹟,震懾的匈奴十餘年不敢南下。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但靠著李牧出色的指揮藝術,還是創造了「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的奇蹟,多次打敗秦軍進攻,保趙國不滅,尤其秦王嬴政十四年的肥之戰,全殲了秦將桓齮所部十餘萬人。

王翦繼白起之後,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在秦始皇攻滅六國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秦國統一的過程中,除了由王翦子王賁統領的秦滅魏之戰,還有由內史騰統領老軍偏師的滅韓之戰外,再加上由王賁統兵,齊王主動歸降的秦滅齊之戰,剩下的秦滅趙之戰、秦滅燕之戰、秦滅楚之戰這三場最為艱難的戰爭,都是以王翦為軍事統帥的,可以說在秦國最後的滅國大戰中,王翦的功勞是最為顯著的,王翦也因此被稱為「滅國將軍」。

廉頗也是趙國名將,從五國伐齊時,廉頗統領趙軍打贏陽晉之戰開始,因功累遷至趙軍主帥,以勇氣聞名於諸侯。在廉頗一生中,多次參與趙國對秦國、魏國、齊國的戰爭,多數都取得了勝利,為趙國打下不少地盤。在長平之戰中,廉頗率領趙軍在秦強趙弱的局勢下,與秦軍對峙近三年,保趙軍不失。長平、邯鄲之戰以後,廉頗曾以十三萬殘兵,大破燕國栗腹率領的六十萬燕軍,追擊殘兵數百里,包圍燕國都城薊城,迫使燕國割五城求和,這一戰也是廉頗的巔峰之戰。

雖然,這四位將軍位列名將,都是名副其實的,但要說他們是戰國時期最頂尖的四位將領,就很難讓人信服了。無論從用兵才能,還是取得的功績上來講,如吳起、孫臏、樂毅、匡章、司馬錯等等,都不會比他們弱多少,那麼究竟是誰把這四位放在一起的呢?在南北朝時期,南梁梁武帝蕭衍,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也就是著名的《千字文》。在這篇文章中有「起翦頗牧,用軍最精」的句子,可能就是所謂的「戰國四大名將」由來,也就是說是周興嗣選出了這四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花布雨 的精彩文章:

既能開國立朝,又能明哲保身,三位古代軍師中的智者,姜子牙居首
迪士尼對花木蘭妝容進行辣眼還原,歷史上的雲鬢、花黃真是如此嗎

TAG:歷史花布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