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英國又拍賣爭議文物:前首相說如果歸還博物館就空了

英國又拍賣爭議文物:前首相說如果歸還博物館就空了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七月四日,一個來自3000年前古埃及「少年法老」圖坦卡蒙的石英岩頭像文物在英國被拍賣,成交價近600萬美元。埃及方面對拍賣活動表示強烈抗議,稱這座國寶級頭像可能是被非法偷運出埃及的。並表示將通過法律手段追回被拍賣的埃及文物。

這尊法老雕像在倫敦佳士得拍賣行以470萬英鎊的價格成交。儘管埃及方面曾發出警告,稱它可能是在20世紀70年代被盜走的。

埃及駐英國倫敦大使館向英國外交部投訴,稱此次交易「不符合相關國際條約和公約」

埃及文物部門前負責人Zahi Hawass表示,這尊半身像看起來像是20世紀70年代從卡納克神廟被「偷走」的。「半身像的所有者提供了虛假的信息」,他向法新社透露,「他們沒有出示任何法律文件來證明其所有權。」

埃及方面宣布,已決定委託一家英國律師事務所就半身像的出售提起民事訴訟,並將要求國際刑警組織發布通知,「在全球範圍內追查埃及文物的非法出售」。

「我們將會不遺餘力,直到將圖坦卡蒙半身像和佳士得拍賣行售出的其他32件文物追回為止。這是全人類的遺產,應該在其原屬國公開展示。」

埃及早在1983年立法禁止出售文物,但由於技術和資金不足,文物保護工作難以長期有效開展,僅有30%的文物被記錄,仍有大量文物未被發掘或被盜,2011年至今國際盜墓團伙以及極端分子活躍於埃及盜墓市場,大量文物被賣,部分資金也被用於支持恐怖組織,儘管埃及文物部每年都在加大打擊盜賣文物力度,但在全球拍賣行幾乎每個月都會有稀有的埃及文物遭到拍賣,在埃及境內甚至會收到群發簡訊兜售文物,更有民眾異想天開地在自家屋內挖掘,由於挖掘的範圍過大還造成了成片樓房坍塌的悲劇。

目前,佳士得反覆重申該半身像的所有權不存在爭議。表示,已採取必要措施證明這幅作品的來源,稱此次拍賣是合法的。拍賣行表示一直在與開羅的埃及當局和倫敦大使館保持聯繫,稱埃及此前從未對一件多年來「眾所周知並公開展出」的物品表達過同樣程度的擔憂。

佳士得發布的一份聲明稱:

「我們明白,歷史文物可能引發人們對歷史問題的複雜討論;我們當前的職責是繼續提供一個透明、合法的交易環境,秉持最高的標準,確保藏品在一代代收藏者手中順利交接。」

「佳士得不會也沒有出售任何無明確歸屬權和無法追溯完整現代起源的作品。」

這已經不是第一樁因為文物歸屬而引起爭議的案例了。

據英國《衛報》報道,大英博物館便長期受到文物歸屬爭議的困擾。

長期以來, 大英博物館就因把掠奪來的文物當展品,並且拒絕歸還,一直飽受批評。這些文物包括埃爾金大理石雕塑、羅塞塔石碑,以及格威蓋爾盾等。

根據官方數據,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館藏數量位列西方博物館之首,達到23000件,其中包括河北易縣遼代三彩羅漢像、《女史箴圖》摹本等珍品。

這些文物的來源,是中國文物流失史上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痛。

就連英國的前任首相卡梅倫也曾說過一句關於大英博物館的「名言」。

2010年,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訪問印度。印度民間對於要求英國歸還一枚鑽石的呼聲越來越高。然而這顆鑽石可不是普通的珠寶。

這顆鑽石是在印度開採的,於1849年被東印度公司掠走並轉贈給了維多利亞女王。

長期以來,印度政界人士一直敦促英國歸還這枚重達105克拉的稀世珍寶。

但當卡梅倫在訪問印度期間被問及這一問題時,他說此舉將開創一個不切實際的先例,所以英國選擇「保持現狀」

卡梅倫說:

「一旦你開口答應還一件,有一天你就會突然發現大英博物館變空了。」

去年10月,大英博物館曾開展「收集歷史對話」活動,旨在讓參觀者全面了解其藏品的來源,而不僅僅是聚焦在來自曾經殖民地的藏品上。

該活動毀譽參半,有人認為大英博物館終於開始逐漸正視藏品的來源,趨勢是好的。

也有人認為活動主題——「不是每件藏品都是劫掠來的」恰恰印證了英國對別國文物的掠奪史。

推特網友評論:大英博物館的新口號真是令人激動:不是「所有的」文物都是偷來的

近年來,隨著中國、埃及、希臘等國逐漸加大海外流失文物追討的力度,結合國家或民間回購、捐贈交換等方式,不少遺失海外的珍貴文物得以物歸原主。

去年4月,圓明園被劫掠珍貴青銅器文物「虎鎣」在英國肯特郡坎特伯雷拍賣行以41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66萬元)價格被拍出。

在國家文物局、中國駐英大使館、中國媒體駐國內外機構、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和相關拍賣機構及民眾的共同努力和推動下,境外買家將青銅「虎鎣」捐贈給國家文物局,最終促成了珍貴文物回歸。

「虎鎣」9月抵達北京,目前已被國家文物局劃撥中國國家博物館入藏,國博也為它專門辦了一場名為「虎鎣:新時代·新命運」的重量級大展,觀眾得以在展覽中近距離觀察這件珍貴的西周晚期青銅器和它顛簸流離的坎坷命運。

阿富汗佛頭造像和青銅「虎鎣」的回歸雖然能讓這兩個古老文明看到一絲流失文物回歸的曙光,但國際拍賣場上仍然時不時會出現「疑似流失文物」被高價拍賣的現象。

敘利亞、阿富汗、中國和埃及一直高居國際文物流失榜單的前列,單單是中國近百年來因為戰亂和盜賣出境的文物就不計其數。

全球幾乎每一個像樣的公立或私立歷史主題博物館都可以找到中國珍貴文物的身影,大英博物館中的藏品也僅僅是海外流失文物的一個縮影而已。

正視文物來源、完善文物迴流原屬國的法律和途徑,還有無比漫長的路要走,這需要社會各界同心協力,把原本屬於我們的文明遺存通過「合理、合法、體面而成熟」的方式拿回來、看護好,讓後世子孫的民族自豪感建立在不斷增厚的家底和自信上。

來源:環球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U鑒 的精彩文章:

最具文人情懷的博古紋瓷器,小分隊能否在地攤淘到?
觀音菩薩喜歡它嗎

TAG:YU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