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李嘉誠背後的王牌:它年營收1441億,全球門店數超1.2萬家

李嘉誠背後的王牌:它年營收1441億,全球門店數超1.2萬家

對於李嘉誠的印象,許多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地產商人,事實上從80年代開始,他就不再是單純的地產商,他用了60多年,在全球52個國家,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旗下集團主要有地產、零售、能源以及通訊、基建五大業務。

屈臣氏,李嘉誠的產業

說起屈臣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這個知名零售巨頭就是李嘉誠旗下的。

屈臣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創建於1828年,距今已是有近200年歷史。

據悉,該公司業務遍布24個國家/地區,全球門店數超1.2萬家,是全球最大的連鎖經營體系之一。

今年3月,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發布了2018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屈臣氏去年實現銷售1689.91億港元(約合14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保持了平穩增長。

屈臣氏集團涉及的產品涵蓋保健、美容、香水、化妝品、日用、電子產品等零售業務。

而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屈臣氏披露的品牌數有19個:

而單單是屈臣氏這個板塊,李嘉誠就擁有10萬員工。屈臣氏每年服務超過40億的人流。屈臣氏巨大的人流讓許多電商平台都自愧不如。

2017年,屈臣氏在世界250強零售商中排名第51位,銷售額達195.17億美元。這個業績,超過了中國的超市龍頭老大華潤萬家。

而在2018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國區營收約108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市場新增店數為106家,平均每兩天開出一家,中國區門店總數達3377家,擁有逾6,500萬名會員,是國內為大眾所熟知的保健及美妝產品零售連鎖店。

這些年來年屈臣氏良好的資金流及穩定的利潤來源,為李嘉誠徵戰全球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雖然在所有板塊中,屈臣氏不是最賺錢的業務。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一直是李嘉誠手中握住的一張王牌。

中國實體店零售之王

屈臣氏這家公司本來是英國人創建的。100多年前一個叫沃森的英國人在香港開了一家雜貨店。

由於沃森的粵語讀音為屈臣,所以這個門店又叫做屈臣氏。

19世紀末,屈臣氏已經在香港擁有超過30家的門店,此後數十年一直保持著這個不算大的規模。

直到上世紀60年代,這家公司被和記黃埔收購,而李嘉誠收購了和記黃埔,也成功拿下了屈臣氏。

李嘉誠控制了屈臣氏之後,這家公司才得以快速發展,特別是進軍了內地的市場,更是讓屈臣氏搭上了快車。

1989年,屈臣氏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一開始就迅速搶佔美容化妝品的市場份額,發展非常順利。與此同時,它通過收購全球各地的連鎖企業的策略,在國際市場上也突飛猛進。

2014年開始,李嘉誠就開始打算為屈臣氏尋求獨立上市。當時屈臣氏的單獨估值已經達到了3000億港幣。

而由於香港人對李嘉誠心存疑慮,屈臣氏的上市計劃也多次擱淺,所以最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到目前為止它仍未上市。

但屈臣氏的董事會仍然耐不住心思。因此屈臣氏控股董事黎啟明在近日表示,不排除IPO計劃,但沒有上市壓力。

而如今由於線下門店的擴張,屈臣氏目前的業績較為穩定。事實上,營收增速遠低於2014年。屈臣氏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顯然屈臣氏已經錯過了最佳的上市時機。

而屈臣氏是李嘉誠最大的一筆隱形財富,如果這家公司上市的話,李嘉誠的財富將進一步提升。

但不管怎樣,目前屈臣氏業績已經超過國內線下超市老大華潤萬家,在國內坐擁6500萬會員,真正成為了中國實體店零售之王。

總結

老式零售業,遇上多變的發展經濟,讓年輕消費者們「愛上」屈臣氏,是當下最大的挑戰。

希望屈臣氏不僅僅是一個購物的渠道,更是年輕消費者追求美的道路的支持者。

而屈臣氏作為領頭的實體零售巨頭,也在順應市場不斷調整奔跑姿態。這也給國內很多傳統零售企業帶來啟發和思考。

永遠沒有一成不變的生意,而一直不變的就是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微調自己。這樣才不至於猛然醒悟的時候,已經被市場淘汰。

而屈臣氏未來發展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整理:零售商業評論、職場呦、搜狐財經、中國連鎖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TAG:正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