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認識世界的?爸媽知道這三點,孩子將來不會差

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認識世界的?爸媽知道這三點,孩子將來不會差

文丨橘媽

我們知道,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開始了「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旅程。

在不斷的摸索前行的過程中,孩子的認知能力得到了提升,並以此激發出更多美好的能力和行為。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認知能力是孩子成長的開始,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孩子問媽媽:「太陽為什麼這麼刺眼?」

媽媽告訴孩子:「因為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火球,它發出了強烈的光,是光線讓你覺得刺眼。」

這一個簡單的問題,其實表達了兩種認知方式:

1. 自我感知

孩子之所以問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孩子看見了太陽,他感覺到了刺眼。通過這種自發行為,孩子意識到了太陽的特性:它的光會讓眼睛感到不適。

並且,因為這種自我感知,孩子內心產生了疑問:太陽為什麼會這麼刺眼。

其實你會發現,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成長的關鍵過程:認識世界併產生疑惑。

疑惑是什麼?疑惑就是孩子的好奇心,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孩子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這就使得孩子的成長有了強大的心理動力。

2. 通過外部干預的思維感知

孩子無法解開「太陽刺眼」的疑團,於是尋求媽媽的幫助。在媽媽的會回答里,孩子找到了原因。

也就是說,媽媽的解疑答惑這種外部干預,對孩子的產生了一定的思維引導。雖然孩子對於「光線」可能沒有足夠的認識,但在潛意識層面「光——刺眼」的邏輯關係已經建立起雛形。

這種思維雛形會幫助孩子在「表象——原因」之間建立邏輯關係。

也就是說,我們的外部干預會幫助孩子建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習慣。有了這種思維習慣,孩子的成長就有了一定的「自發性」,他試圖通過自己的邏輯組織,解開某些疑惑。

這是什麼?這是想像力!

一方面,認知能力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給孩子的成長提供了強大的心理動力。

另一方面,認知能力的提升給孩子建立的思維習慣,幫助孩子找到了解決疑惑的方法,並提升了孩子的想像力。

所以說,認知能力對孩子的成長極為關鍵。

那麼,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

我們知道,孩子的認知能力來源於:視覺、聽覺、觸覺和心理感知。觸覺聽覺嗅覺,是孩子通過實際行為感知世界的方式,而心理感知往往是通過聯想認識世界。

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當然也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需要意識到這樣幾點:

看得多、聽得多、觸摸到的多——想得多——認知豐富多彩。

具體來說,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內容?

1. 別過早的解疑答惑

孩子通過感知世界產生疑惑,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趁這個機會趕緊告訴孩子原因,讓他了解更多。這種做法其實是不科學的。

首先,當孩子產生心理疑惑的時候,會自發的進行邏輯組織,試圖做出解釋。這種自發行為極為重要:一方面,這是孩子邏輯能力的鍛煉,過早解疑答惑就失去了這種鍛煉的可能;另一方面,我們需要通過詢問孩子的觀點,知道孩子的想法,並通過孩子的想法解疑答惑。這樣才能在不傷害孩子認知的前提下,幫助孩子了解事物的本質。

2. 不要否定孩子的想法

對於事物孩子有自己的認知,當孩子產生疑惑的時候,其實也在表達另一種需求:一方面,他需要解開疑惑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孩子也迫切的想要通過父母的回答驗證自己的判斷。

比如,三歲的孩子問媽媽:「月亮這麼亮,是因為它有電池?」。我們知道孩子的認知是錯的,但這個時候一定不要否定孩子的想法。

尤其對於三到五歲的孩子來,獲得認可是他們最迫切的心理需求。一旦這種需求受到傷害,孩子的好奇心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

3. 不較真

感受其實本身就是一種虛化的東西,它更多的是一種心理認知、情感認知。比如孩子拿到一塊石頭,他感覺到石頭是硬的,硬就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在情感認知上就會產生危險的因素。

如果孩子因此認為「石頭是憤怒的」,父母千萬不要跟孩子較真,讓孩子知道「石頭沒有感情」。

石頭有沒有感情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維正在爆發出更強大的想像力。

認識世界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步,關注孩子的認知能力,就是對孩子成長最大的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別著急回答,孩子正確的金錢觀這樣引導
六一前夕,孩子說我不想上台表演,媽媽的做法讓老師豎起大拇指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