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愈奉命寫碑文被砸,武將:我們打勝仗,憑什麼誇宰相領導有方?

韓愈奉命寫碑文被砸,武將:我們打勝仗,憑什麼誇宰相領導有方?

《平淮西碑》,又名《韓碑》,由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撰寫。

《平淮西碑》有一點非常特殊的地方,就是它「一碑二文」,天下少有。而且兩位作者都是當時名家。碑文的第一個作者就是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第二個作者雖然現在不算出名,但在當時也是一時名士,乃是時任翰林大學士的段文昌。

為何一個碑文會由兩位名家撰寫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碑文的來由了。

當時唐代政府地方上被藩鎮把持,節度使掌握軍政大權,父死子繼,形成事實上的割據局面。公元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病死,兒子吳元濟繼承了父親的地盤後,還不滿足,打算攻佔東都洛陽。吳元濟從附近州縣入手,攻城略地,百姓離開故鄉四處逃亡,苦不堪言。大唐官軍分為幾路圍攻,歷時三年,始終未能一舉擊潰對手。

公元817冬,某天下了鵝毛大雪,名將李愬突然下令,連夜向蔡州進發,一夜急行軍一百三十餘里,凌晨時分抵達蔡州城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城池,吳元濟束手就擒。這就是「李愬雪夜襲蔡州」的故事。

這是安史之亂後五十年來,朝廷首次對藩鎮取得決定性勝利。隨後,河南、河北、山東三十多個州陸續回到中央政府控制之下。

唐憲宗為此龍顏大悅,親自指定韓愈寫一篇《平淮西碑》作為紀念。韓愈抖擻精神,一揮而就,文章如「下筆煙飛雲動,落紙鸞回鳳驚」,人們競相傳頌。唐玄宗也很滿意。

然而沒幾天,石碑竟然被人拽倒,碑文被毀。破壞御制的碑文是死罪,而作案者一不做二不休,在被捕入獄後,還殺死了兩位獄卒。

事情驚動了唐憲宗。原來作案者是石孝忠,李愬帳下的猛將。石孝忠對著皇帝理直氣壯:「李愬奇襲蔡州,立下了頭功,但碑文卻把功勞都算在宰相裴度身上,未免讓人心寒。以後再有類似情況,誰還會真正替你出力呢?」

有沒有這麼回事呢?有的。韓愈領上諭寫碑文,當然要將領導作用放在頭籌。他在碑文里,重點歌頌皇帝的英明神武,讚美宰相的領導有方,而對其他幹活的功臣,則在「序」里點到為止。這也是官方文章的一貫套路了。沒想到遇到這麼個愣頭青。

唐憲宗也是個好脾氣的領導,聽後下令磨去韓愈的碑文,讓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新撰寫,重新雕刻樹碑。

又過了兩百多年,北宋時的汝南知府認為這事辦的不對,不合他的胃口。他又下令讓人磨去段文昌的碑文,又重新刻上了韓愈的原文。因此,段文昌的文章反倒又不為人知了。

蘇東坡寫詩云,「淮西功業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載斷碑人膾炙,不知世有段文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巨龍遲暮,1894年甲午平壤之戰清軍慘敗始末
文人的嘴,信了才有鬼!那些感動我們的古詩詞背後藏了什麼貓膩?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