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迷霧撞機 義大利史上最慘痛空難 導致118人遇難的利納特機場事故

迷霧撞機 義大利史上最慘痛空難 導致118人遇難的利納特機場事故

天氣是影響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大霧天,再加上航管員管理上的疏忽和訓練不足更容易釀成事故。利納特機場空難就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

利納特機場空難發生在2001年10月的一天,當時義大利米蘭利納特機場彌散著大霧,一架麥道MD-87型客機在起飛時和一架塞斯納公務機在跑道上相撞。事故共造成118人遇難,其中還波及到地面的8人,導致4死4傷,這也是義大利航空史上最慘痛的空難。

米蘭城是義大利的經濟和金融中心,米蘭共擁有3座機場,其中利納特機場位於米蘭市郊,主要用於國內和短途國際航班的起降,機場共擁有2條跑道,分別為2442米的18/36和601米長的17/35。

圖1、利納特機場俯瞰圖

10月8日,利納特機場籠罩著大霧,能見度降至約50米。北歐航空686號航班是從利納特機場飛往丹麥哥本哈根國際機場的定期國際航線,執飛航線為註冊號碼SE-DMA的麥道MD-87型客機。

686號航班的機長為36歲的喬金·古斯塔夫森(Joakim Gustafsson),副駕駛為36歲的安德斯·海蘭德(Anders Hyllander)。當時還有一架塞斯納獎狀CJ2公務機,準備飛往法國巴黎勒布爾熱機場。

天氣不佳也給塔台航管員帶來很大挑戰,他們需要在一個小時內指揮24架航班起飛。686號航班獲得塔台的起飛許可,機上共同搭載有104名乘客和6名機組成員。

圖2、北歐航空塗裝的MD-87型客機

糟糕的能見度迫使飛行員只能遵循航管員的引導行事,但是這一次航管員也看不清跑道的具體情況。

塞斯納公務機從西邊停機坪沿著北部的R5滑行道前行,然後通過北面停機坪上主滑行道。

當公務機通過主跑道時,686號航班也在36R跑道上做最後的起飛滑跑,當飛機抬頭離地的時候,以270公里的時速和公務機相撞。

圖3、濃霧會讓機場的能見度變得非常糟糕

塞斯納公務機中的有一人當場喪命,還有三名成員在火災中遇難。686號航班在撞擊後立刻失去了一個發動機,另外一個發動機也因為吸入碎片喪失動力,雖然古斯塔夫森試圖開啟反推器和剎車裝置,但還是沒有能挽回敗局,飛機最終沖入跑道盡頭的倉庫中,爆炸引發的大火吞噬了所有人。

塔台航管員還沒有察覺有異樣發生,他們得到地面人員的電話時,還不知道有悲劇發生,黃金救援時間在一秒秒流逝。直到海關職員看到受傷的行李搬運工從濃霧中走出來,才明白髮生了空難事故,他們立刻通知機場消防隊趕赴救援。

圖4、MD-87型客機和塞斯納相撞示意圖

此時空管員還在雷達上尋找686號航班的航跡,有飛行員彙報稱跑道端有火勢湧起。空管員這才恍然大悟,摁響了警報系統,並關閉了機場,這距離空難發生已經過去了三分鐘。

686號航班發生撞機後,機上的燃油引發了一場大火,事故還造成倉庫屋頂塌陷,連帶4名行李搬運工遇難。飛機殘骸還將通道堵塞,這大為增加了救援難度。回過神的航管員發現有兩架飛機失去聯繫,救援隊又開始尋找塞斯納的工作,他們在36R跑道中段發現了還在燃燒中的公務機殘骸。

兩架飛機怎麼會同時出現在一條跑道上?

圖5、利納特機場的平面圖和兩機相撞示意圖

利納特機場發生了最慘痛的撞機事故,搜救員經過清點共發現118人遇難,其中包括686號航班的110人,塞斯納公務機4人,還有4名行李搬運工。

義大利國家航空安全局(ANSV)負責接手事故調查工作。空難發生時,距離「9·11」事件不到1個月時間,義大利方面還謹慎的當做刑事案件處理,派警察到場協助調查。

調查員發現塞斯納公務機上並未搭載「黑匣子」系統。瑞典空難調查委員也派員趕赴米蘭,北歐航空隸屬於SAS集團,總部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

圖6、MD-87型客機殘骸

調查員走訪空管員時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利納特機場幾乎每周都會發生跑道入侵事件,這意味著發生撞機事件成為某種程度的必然。就在事發前一個月,就曾有兩架飛機相距過近的情況發生。這表明利納特機場的安全程序有重大漏洞。

讓調查員不解的時,當他們獲准進入事發地時,飛機的殘骸已經被移走。兩架飛機的殘骸被堆放在直升機起降場中,他們的當務之急是找到客機的「黑匣子」。

調查員經過測算髮現,686號航班在滑行40秒後,撞上了另一架塞斯納。撞機地點位於主跑道和滑行道的交叉口,然後客機在慣性的作用下向前沖,直至撞擊到倉庫後停下來。

圖7、塞斯納獎狀CJ2公務機

氣象記錄顯示,利納特機場當時的能見度約為50米,這可能是事故的肇因,當686號航班的飛行員看到塞斯納飛機的時候,當時客機每秒鐘能滑行75米——他們完全來不及躲避。

但是天氣不能承擔所有責任,機場應該有在低能見度下,避免跑道入侵的運營規則。

通常情況,跑道和滑行道之間會有明確的標示,飛機必須得到許可才能穿越跑道,就像汽車在綠燈時才能通行一樣。起初調查員認為事故原因是飛行員失誤,史上最慘痛的災難都有驚人的相似,1977年特內里費島的「世紀空難」,也是在濃霧下,兩架波音747客機迎面相撞,事故共造成583人遇難。

圖8、兩機相撞示意圖

利納特機場的遭遇,是不是特內里費島悲劇的重演?

調查員得知,塞斯納公務機剛從德國飛到義大利,又即將飛往法國。調查員手上的資料僅有一份空管員和飛行員之間的對話,塞斯納得到了向北滑行的指令,並沿著R5滑行道前往和36R跑道平行的滑行道,然而這架公務機卻鬼使神差的跑到了跑道中央。

停機坪(Apron)是供飛機上下客和維護的地方,而滑行道是連接停機坪和跑道之間的通道。但是利納特機場擁有數個停機坪和數條滑行道。空管員的指令中也沒有把停機坪和滑行道分開,這也會讓塞斯納的飛行員產生誤會。

更為致命的上,空管員從未系統了解過機場平面圖,塞斯納的飛行員在摸索中前行,並忽略了跑道正在使用的標示。

圖9、事故客機殘骸

利納特機場的處理程序讓調查員非常困惑,他們發現,就在事發前一天還有一架飛機犯了同樣錯誤,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當時沒有大霧,兩架飛機彼此可見。調查員認為空難的發生,空管員要負主要責任。

調查員決定回到機場中,以飛行員的角度去查看警示牌。他們發現警示標示處在亂草叢中,地面的標示也破舊不堪,尤其是R5和R6滑行道的指示信息,更是讓人不易辨別。S4滑行道只是R6滑行道連接跑道的距離,但是它並未標註在任何地圖上。

利納特機場還裝配有動作偵測系統,以防止跑道入侵行為。為什麼塞斯納在穿越跑道時,沒有收到任何警示信息?

調查員發現,機場為了避免動物或者檢查車等誤觸,動作偵測系統早在一年前就被關閉了。

圖10、清障車在拖離客機殘骸

調查員終於找到了686號航班的「黑匣子」。錄音顯示686號航班收到了明確的起飛指令,他們也是這次事故的受害者。利納特機場撞機事故顯現出機場運營的巨大漏洞。事發時,利納特機場並沒有地面雷達系統,雖然機場官方很早就提交了相關申請,但是當時正處於新舊系統交替的空檔期,新設備存放在倉庫甚至還沒有拆封。

塞斯納因標示不清而誤入歧途,空管員在缺失雷達的輔助下,也不能完全掌握他們的動向。大霧的籠罩下,兩架飛機不期而遇。

駕駛艙語音記錄儀重現了撞機的場景,飛機在半秒鐘的時間內發生多次撞擊。686號航班的起落架先碰上了塞斯納的尾翼水平安定面,然後客機的左主起落架撞上了塞斯納的右翼,最後客機的右主起落架將塞斯納的機艙天花板掀開,正是這個時候,客機右側的發動機也被撞飛。客機也嘗試著飛離地面,但是由於左發動機吸入了太多碎片,動力不足,最終墜毀在跑道盡頭。

圖7、調查員在清理事故殘骸

利納特機場保障安全運營的系統接連失效,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更為致命的是,救援隊的行動嚴重受阻。事故發生25分鐘後,搜救隊員隊員才發現塞斯納公務機。屍檢結果顯示有三名遇難者肺部吸入大量煙霧,也就是撞機發生時,他們還是倖存者。

2004年1月20日,ANSV發布了最終的事故報告,結論稱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塞斯納公務機侵入主跑道。但是ANSV並未將責任明確歸咎於塞斯納飛行員,他們認為其已經迷失在濃霧中。事故報告指出,事故原因在於模糊的滑行道標示和機場安全系統的缺失,並對機場的布局和相關程序提出了修正意見。

2004年4月16日,米蘭法院判定有四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機場總監文森佐·富斯科和空中交通航管員保羅·扎卡蒂都被判處八年監禁。前機場負責人弗朗西斯科·費德里科,空前交通管制機構負責人桑德羅·加拉諾接受了六年半的判決。義大利議會於2006年7月29日發布的赦免法令將所有定罪權減少了三年。

圖、利納特機場空難事故報告

嚴厲的判罰也迎來爭議,調查員認為航管員也是受害者,正是機場安全設備的缺失而導致他們的誤判。空難事故後,利納特機場大幅升級了安全運營設備,安裝了新型雷達,標示也重新進行設置,跑道入侵系統也被重新開啟。

利納特機場撞機事件給所有航空業人士敲響了一記警鐘,居安思危,才能保證安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之家 的精彩文章:

「摧毀」曼聯足球隊的慕尼黑空難 導致23人遇難的英國歐洲航空609號
日本「心神」驗證機到底怎麼樣?

TAG:航空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