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鴨翼布局如此優秀,不需要換裝矢量發動機,只因這幾點原因

鴨翼布局如此優秀,不需要換裝矢量發動機,只因這幾點原因

與美式戰機相比,中國殲-10、殲-20採用了獨特的鴨翼布局(也叫抬式布局)。之所以採用這種氣動設計,主要是因為鴨翼布局有利於戰機超音速巡航與超機動性。而且也有利於短距起降,增加戰機的升力與敏捷性。所以,同採用常規布局的F-22相比,殲-20的氣動布局更為優秀。

其實,成飛之所以採用鴨翼布局,主要還是因為中國缺少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所以,成飛克服了很多困難,才設計出了專屬於殲-20的鴨翼布局。如今,中國已經研製出了矢量型渦扇發動機。此前在珠海航展上,裝備矢量型渦扇發動機的殲-10驚艷亮相,為觀眾上演了一場震撼人心的飛行表演秀。矢量型渦扇發動機相比於傳統發動機,推力更加強勁,總體性能更為優秀。那麼,殲-20是否也應該配備矢量發動機呢?

殲-20與其他戰機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殲-20是一款擁有匿蹤能力的戰機。如果採用矢量發動機,將會變成隱身版蘇-30MKI,意義並不是很大。其發動機尾噴口溫度也會有所改變,從而影響到殲-20的隱身性能。目前,殲-20已經憑藉鴨翼獲得了高機動飛行能力,完全沒必要再次換裝矢量發動機。

矢量發動機雖然增強了推力,但也增加了戰機的結構重量與飛行阻力。這就導致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裝備矢量發動機的戰機推重比下降,反而削弱了戰機的機動性能。例如,印度蘇-30MKI裝備矢量發動機後,戰機的機動與起降性能下降,並沒有提高蘇-30MKI的綜合性能。

殲-20總師楊偉曾說過這麼一段話,「在未來,我們會在戰鬥機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征程上不斷前行。」在超視距空戰的今天,超機動性已經快成為雞肋了,只有態勢感知、航電系統與武器系統才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殲-20作為「大國重器」,在空戰中主要擔當「踹門」的角色,與敵機近距周旋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殲-20換裝矢量發動機沒有意義。如果要對殲-20改造升級,首先也是升級航電與武器系統。

殲-10與殲-20的定位不同,換裝矢量發動機的殲-10將大大提高作戰性能。除了殲10外,我軍現役的殲-16戰機也有必要換裝矢量發動機。所以綜合所述,目前的殲-20戰機沒必要換裝矢量發動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備酷評 的精彩文章:

另類「致富經」?俄羅斯重奪軍火市場,我們或許該學到點東西
又出新招式?烏克蘭獨立日取消閱兵,俄羅斯該高興還是緊張

TAG:軍備酷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