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凱魯亞克《在路上》

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凱魯亞克《在路上》

文/李尋的酒吧 微信公眾號(ID:lixundejiuba)

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凱魯亞克《在路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傑克·凱魯亞克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1922~1969),是美國「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自傳體小說《在路上》《達摩流浪者》《荒涼天使》《孤獨旅者》等。他以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的生活方式與文學主張,震撼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主流文化的價值觀與社會觀。凱魯亞克在小說中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自動寫作手法——「狂野散文」,他的「生活實錄」小說往往帶有一種漫無情節的隨意性和挑釁性,顛覆了傳統的寫作風格。其疏狂漫遊、沉思頓悟的人生成為「垮掉的一代」的一種理想。

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凱魯亞克《在路上》

《在路上》的多個版本

《在路上》是凱魯亞克的自傳性代表作,由作家用三個星期在一卷30米長的打字紙上一氣呵成。小說主人公薩爾為了追求個性,與狄安、瑪麗露等幾個年輕男女沿途搭車或開車,幾次橫越美國大陸,最終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們狂喝濫飲,隨性而為,走累了就擋道攔車,夜宿村落,從紐約遊盪到舊金山,最後作鳥獸散。同時,書中體現了作者主張的即興式自發性寫作技巧――思緒的自然流動,反情節,大量使用俚語、俗語、不合評語法規範的長句,並廣泛涉及美國社會及文化習俗;另一方面,書中又展現了美國遼闊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鎮……如一幅幅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

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凱魯亞克《在路上》

凱魯亞克《在路上》打字機手稿

《在路上》里的人物,表面上是在漫無目的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總是一種「在路上」的狀態。實際上是在「尋求,他們尋求的特定目標是精神領域的。雖然他們一有借口就橫越全國來回奔波,沿途尋找刺激,他們真正的旅途卻在精神層面;如果說他們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他們的出發點也僅僅是希望在另一側找到信仰。」

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凱魯亞克《在路上》

美國66號公路

凱魯亞克《在路上》的經典名句

我一輩子都喜歡跟著讓我感覺有興趣的人,因為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瘋瘋癲癲的,他們熱愛生活、愛聊天,不露鋒芒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從不疲倦,從不講那些平凡的東西。

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

帶著最初的激情,追尋著最初的夢想,感受著最初的體驗,我們上路吧。

世界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麼美好,只是在你從所有炎熱和狼狽中歸來之後,你忘記了所受的折磨,回憶著看見過的不可思議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

真正不羈的靈魂不會真的去計較什麼,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有國王般的驕傲。

我只喜歡一類人,他們生活狂放不羈,說起話來熱情洋溢,對生活十分苛刻,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對平凡的事不屑一顧,但他們渴望燃燒,像神話中巨型的黃色羅馬蠟燭那樣燃燒,渴望爆炸,像行星抨擊那樣在爆炸聲中發出藍色的光,令人驚嘆不已。

生活本身是令人痛苦的,我們必須忍受各種災難,唯一的渴望就是能夠記住那些失落了的幸福和歡樂。我們曾經在生命中擁有這些幸福和歡樂。現在它們只能在死亡中才能重現(儘管我們不願承認這一點),但誰又願意去死呢?這些紛雜的思緒不斷在我的腦海中湧現。

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我總是驚訝地發現,我不假思索地上路,因為出發的感覺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滿了可能性。

他們不珍惜生命,是嗎?可世上還有什麼,能比生命更值得珍惜呢?畢竟這個禮物,上帝只給我們一次。

我要再和生活死磕幾年。要麼我就毀滅,要麼我就註定鑄就輝煌。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我在平庸面前低了頭,請向我開炮。

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不過沒關係,道路就是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