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光輝形象代代傳

光輝形象代代傳

提起英雄人物,岳飛、林則徐、劉胡蘭、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雷鋒、王進喜、焦裕祿、錢學森等名字快速閃現在腦海中,甚至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都能浮現在眼前。這是因為這些英雄人物都進入了我們從小熟讀的課本。這些人物的事迹和光輝形象代代相傳,已經變成民族靈魂,塑造著中國人的心靈和品格。

按照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年輕一代三代計算的話,有許多英雄人物是三代人的共同記憶。如果爺爺奶奶是上個世紀40年代生人的話,他們接受義務教育多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直到「文革」前。他們上學時讀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和出版的新中國前四套統編教材。如果爸爸媽媽是上世紀60年代生人的話,他們接受義務教育多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們讀的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五套至第八套教材。如果年青一代是「90後」,則他們讀的是千禧年後新課程改革後的第10套和第11套教材。從第一套統編教材開始,岳飛、林則徐等民族英雄,劉胡蘭、董存瑞等革命烈士,雷鋒等英雄模範就作為民族精神的代表,出現並一直保留在課本中。

課本中的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民族魂的鑄造者。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說:「我從小就看我媽媽給我買的小人書《岳飛傳》,有十幾本,其中一本就是講『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在我腦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課本中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英雄當數岳飛,另外一個則是近代的林則徐。

195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套統編教材《初級中學課本中國歷史第二冊》,在第52頁至53頁專門敘述了「岳飛及其抗金事迹」。課文中描述岳飛的軍隊戰鬥力很強,紀律很好,凍死不拆民房,餓死不搶民財;在乘勝追擊金兵時對部下說出「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而」的豪言壯語。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義務教育三年制四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試用本)中國歷史第二冊》還繪製了岳飛像。直到今天,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冊》和《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仍保留著有關岳飛的內容。岳飛作為民族英雄的形象永不磨滅。

另一個典型的民族英雄就是林則徐。從195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套統編教材開始,林則徐在迄今為止的所有11套中小學教材中從未缺席。林則徐不僅出現在歷史課本中,為了讓學生儘早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語文課本和德育課本中也講述了他的事迹。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套《初級小學國語課本第八冊》第25頁至26頁,在課文《鴉片戰爭》中敘述了林則徐到廣東戒煙的事迹。2018年出版的統編教材《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安排了「虎門銷煙」的閱讀材料。在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以不同形式安排重要英雄人物的內容,這一優良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課本中的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是課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類英雄人物。他們將最寶貴的生命獻給了民族和人類解放的偉大事業,是英雄中的英雄。

課本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革命烈士當數劉胡蘭。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三套教材《初級小學課本語文第六冊》第35課,描寫了劉胡蘭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事迹,課文最後毛主席為紀念她而寫的八個大字也深深鐫刻在人們的腦海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與此同時,第三套教材中《中學課本政治常識第一冊》安排了一課講劉胡蘭的故事,從54頁到67頁,用了14頁的篇幅進一步介紹了劉胡蘭接受革命教育、光榮入黨、英勇就義的革命歷程。2018年出版的統編教材《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以閱讀材料的形式再次講述了劉胡蘭的事迹。劉胡蘭的事迹在小學和中學階段的反覆安排,內容豐富性不斷遞進,代代相傳,使她的革命精神深深地被中國人牢記。

董存瑞炸碉堡的事迹家喻戶曉,他是課本中講述捨身忘己、大無畏精神永遠的主角。董存瑞是解放戰爭時期的英雄,從1952年人教社出版的第一套全國統編教材《小學初級國語課本第七冊》(春季始啟用)開始,就在第13課安排了以《戰鬥英雄董存瑞》為題的課文。此後,每套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都保留了這一課文。1996年人教社出版的第九套全國統編教材《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九冊》在第11課安排了《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課文,課文更長,董存瑞的事迹更加翔實,文學性更強,並配有插圖。即將在全國使用的第11套統編教材《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再次以閱讀材料的形式呈現了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

課本中的英雄模範

進入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英雄模範成為身邊的榜樣,對培養學生擁有崇高理想和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有極強的教育意義。統編教材中從一開始就重視模範人物的宣傳和教育。其中,雷鋒、王進喜、焦裕祿、錢學森等黨政軍民學各領域的傑出人物成為課本中英雄模範的代表。

從1963年全國掀起學習雷鋒精神的熱潮後,雷鋒的事迹就進入了課本。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第四套教材《高級小學課本語文第四冊》第32課首先選入了雷鋒日記,人們耳熟能詳的雨中送帶孩子的婦女、把自己的午飯讓給同志吃等事迹就出自這篇課文。1965年《初級小學課本語文第五冊》中,第34課也收錄了雷鋒的日記《做革命事業的螺絲釘》,繼續以第一人稱的形式敘述了雷鋒為人民服務的高尚精神。同年出版的《初級小學課本語文第六冊》第二課編入了《雷鋒在工地上》,以第二人稱的形式描寫了雷鋒吃苦耐勞的榜樣形象。此後,雷鋒日記和有關雷鋒的事迹一直保留在中小學課本中。

已經在全國使用的由教育部組織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11套統編教材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五課安排詩歌《雷鋒叔叔你在哪裡?》;在《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通過安排雷鋒雕像啟發小學新生「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在《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以活動內容的形式讓學生學習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的崇高精神;在《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編入閱讀感悟《雷鋒日記》節選,引導學生思考「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知識拓展」板塊安排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內容。

課本中這些閃光的名字,雖然年代不同,事迹也不一樣,但其精神實質都是一致的,即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他們是民族的脊樑、時代的先鋒、祖國的驕傲,是激勵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精神力量。國家統編中小學教材始終堅持將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作為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最直接的素材,代代傳承,只有如此才能使培養出的一代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永葆中華民族的高尚品德和奮鬥精神,成為實現國家和民族偉大復興的後繼力量。

(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科研部副主任、教育學博士)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17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魯班工坊EPIE師資研修班在天津開班
浙江湖州:市校合作打造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