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意識、雜念與專註

意識、雜念與專註

如何把直覺提升到覺性(二)

意識雜念與專註

朱清時

(2019.7.15)

專註是禪修的根本。演化設計的人腦中有許多虛擬機同時在並行運行,它們靠情緒競爭佔據大腦,這是雜念之源。專註可以擺脫情緒的控制,讓你安住在真正如是的意識狀態中。不涉宗教。

1.身心與專註;

2.意識如同人腦中虛擬機的運行;

3.思想模塊與情緒;

4.數息擺脫情緒的控制

1.身心與專註

專註是成功的秘訣

人類歷史上的兩位科學巨人都能異乎尋常地專註於工作。牛頓專註于思考時,把懷錶當雞蛋給煮了,從此他被戴上了怪人的頭銜據說他請客人吃飯,自己卻因專註於工作而忘了時間。客人等不耐煩了把飯吃了走了他才出來,看見餐桌上的菜盤、湯盤都是空的。他以為自己已經吃過飯了。」無獨有偶,英國物理學家奧托 · 弗里希回憶說:「愛因斯坦特別能集中精力。我確信那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訣: 他可以連續數小時,以我們大多數人一次只能堅持幾秒鐘的程度,完全集中精力。」其實這些並非偶然,能力超群的人往往都特別能專註。

各種文明中的專註

早在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以前,印度古老的經典《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就這樣描述一位智者:他目不見色、耳不聞聲、無嗅無嚐、無觸覺體會;他不再幻想,而且無嗜欲;他坐定如塊原木,在無思無慮中。聖賢將他的狀態稱為「軛」,即達到自然本質者。軛(yoked) 這個詞在梵文里稱為 yukta,原指牛馬拉車時套在脖子上的器具,後來引申為聯結的意思。意思是當智者進人這個內在寧靜時的狀態時,便達到了自身的「自然本質」,即其本真與宇宙的本相結合為一。它是瑜珈(yoga)的詞源,公元前500年,印度人帕坦加利(Patanjali)編撰了《瑜珈經》 (Yoga Sutra),開宗明義就指出,瑜伽修行的意思就是持續地安處於靜寂之中(1.13,經中的編號,下同)。當能夠長時間、自如地、連續處於靜寂狀態時,修行才有一個牢固的根基(1.14)。所謂「無念(non-reaction)」,就是對任何事物(無論是直接感知到的,還是間接知到的)都不在意(1.15)。當達到了無念的終極境界時,覺性作為最根本的存在就清晰地顯現出來(1.16)。由此可見,《瑜珈經》中講的「無念」是專註地守住覺性,並非指沒有任何念頭出現。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坐忘」也是專註於大道。《莊子·大宗師》雲;「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其意是:忘卻自己的形體,拋棄自己的耳目(耳謂聰,目謂明,泛指人與外界之聯繫),擺脫形體和智能的束縛,與大道融通為一,這就叫坐忘。例如下圍棋時,達到與棋道融為一體而超然物外、物我兩忘的境界,這類心理學的「心流」狀態也是「坐忘」的例子。

如何數息?

如果你對專註的認識僅停留在概念中,還不算真正理解它。一個人只有親自用身心體會到了專註,知道如何觀測和提高自己的的專註力,才是真正理解。做到這點的簡單有效的辦法是數息。

我們始終在呼吸,但是很多人都不注意它。現在你注意自己的呼吸,但要輕松,不是綑綁,只看住它。好像一群羊在草地上吃草,看羊的人並不約束它們,只是用眼睛看著。你這樣感覺自己鼻端處的呼吸出入,注意它出去,又進來。(「專念諦思惟,正觀依風相。入息與出息,繫心隨憶念」-這裡和本段下面的引文來自《達摩多羅禪經》),就像一個看門人,只要注意一個人進來,另一個人出去就行了。這樣把心息牢牢地拴在呼吸上(「修行於鼻端,繫心令堅住」)。一進一出叫一息,你心裡數一;再來一進一出,數二;再來一進一出,數三。這樣數下去,由一數到十(「先數從一起,如是乃至十。修行順此數,便得功德住」)。如果數到某個地方,你想到別的事了,無論對呼吸的注意中斷沒有,都要重新來過,再從一數起。

用這個簡單的方法,你可以體會到注意力持續放在呼吸上的狀態,這就是專註,持續的長度就是專註度。這個方法為專註和專註度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定義。但是數息法並不簡單,它甚至被認為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比爾·蓋茨在2018年年底為大家推薦了5本書,其中有安迪·普迪科姆的《冥想和正念入門指南》。他說最近非常喜歡冥想。另一本書是尤瓦爾·赫拉利的《今日簡史》(中譯本:林俊宏譯,2018中信出版)。赫拉利在書中講,他在2000年4月參加了為期10天的內觀禪修。當時,葛印卡(S.N.Goenka)老師指導學生盤腿坐下閉上眼睛,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氣息如何進出鼻孔。赫拉利說這是他聽說過的最重要的一件事。自2000年第一次參加禪修之後,他每天都會冥想兩個小時,每年也會參加一兩個月的禪修課程。他說如果不是憑藉禪修帶給他的專註力和清晰的眼界,就不可能寫出《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

為什麼數息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呢?

數息的奧秘

當你想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時,你會驚嘆自己原來有這麼多的雜念,它們不斷冒出,破壞專註。練習數呼吸,不僅可以讓你切身體會自己的專註狀態,而且練習久了,你的專註力就會增加。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像赫拉利那樣,通過數息提高自己的專註力和清晰的眼界。

當真的開始練習數呼吸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連數呼吸都做不好。例如,當自然放鬆,不用心去數時,數數會錯亂(「數一以為二,數二以為一,至九猶錯」)。甚至鼻端處的感覺與整個鼻腔的感覺連成一片了,很難區別鼻端和鼻腔;出入息的感覺也混起來,區分不開出息與入息。這些說明你身心的專註度清晰度和敏銳度都不夠,需要如此慢慢地訓練提高它們。當能清晰、穩定地數息時,你身心的專註度清晰度和敏銳度就都已提高了一步。

再進一步數息會發現全身觸動,簡單講是八受(八觸冷、煖、輕、重、柔軟、麤、澀、滑(「息輕重冷暖,軟粗與澀滑」)。它們說明身體正在變化。堅持數息訓練,漸漸你的身心都會更協調,呼吸會更細柔,最後身體的清涼起來了(「身中清涼起」)這個清涼標明你的身心已處於上佳狀態,這就是入定的境界。

為什麼數息能導致入定呢?這就如同一個萬人組成的方陣要走好統一的步伐,必須敲出清晰的鼓點,讓每個人可以按照鼓點來行動。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成年人大約是由1016個細胞組成。既有生理活動,又有心理活動。人體用兩種「鼓點」來保持協調有序:心跳和呼吸。前者是生理活動的鼓點,細胞活動通過動脈和靜脈的血流與心跳相應;後者是心理活動的鼓點,它使心理活動與呼吸相應,即「心息相應」。

協調有序是身心的上佳狀態。每個人都可以自己來體驗。清晨當你醒來,但是身體還沒有感覺、五根尚未起用的時候,這時即使有念頭也很單純,只要靜靜地讓它飄去,剩下的就是清醒無念的狀態。如果你能捕捉到這種狀態,並安住一會兒,你會發現,無論平時數息多困難,在此時的狀態下你都能清晰、穩定地數息;或者在適當的運動後躺在床上,渾身舒適、酥麻、放鬆,身體感覺完全消失,雜念也消失。這時你數息,就會容易專註、清晰、敏銳。總之,這兩種情況的體驗都表明,身心協調有序的狀態與良好的數息狀態是關聯的。

什麼是雜念它是怎樣產生的如何才能去除它而使自己專註由於念頭是屬於意識的思維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先釐清什麼是意識是怎麼運行的

2.意識如同人腦中虛擬機的運行

意識難題

在我們的經驗中,自己的意識似乎是世界上最顯而易見的事情。意識是這樣一種感知和覺識狀態,當我們從一次無夢睡眠中醒來,直到再次入睡,或者陷入昏迷,或者死去,就會有這種狀態。然而儘管意識是人們最熟悉的東西,但是就連給它下定義也是一個難題。意識的功能包括:思維和邏輯推論的能力;辨別、歸類和對於刺激做出反應的能力;心理狀態的可報告性;注意的集中;對於行為的有意圖的控制;在覺醒和睡眠之間的區別,等等。對這些功能,智能機器人已經能夠做的越來越多,科學家們知道如何著手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這些功能。真正的「意識難題」是大衛·查默斯(David Chalmers)在1994年提出的「關於在大腦中的物理過程如何引發主觀體驗」的問題。它與上述那些機器人可能做到的意識的「簡單的問題」不同。

意識難題困擾了人類數千年。近年來,科學家們有了新靈感,意識難題已現出柳暗花明。

從演化的角度解讀意識

1984年,神經科學家瓦倫蒂諾·布瑞滕堡(Valentino Braitenberg)寫了一本書「《 Vehicles: Essaysin Synthetic Psychology(載體:綜合心理學短文集)》」。他在書中描述了一系列越來越複雜的自動機制,這些機制從相當簡單、完全沒有生命的裝置開始,逐漸讓它們自動演化成有著令人驚奇的類似意識(心理能力)的實體。當代著名的認知科學家丹尼特認為生物的演化就是這類過程,他沿著這個思路提出了一個從演化的角度來解讀意識的理論(詳見《意識的解釋》,(美)丹尼特著,蘇德超、李滌非、陳虎平譯,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9)。

意向性到意識

一切生物都具有意向性(Intentionality):追求存活和繁殖,趨利避害。為此它們要能「理解」,對於它而言什麼樣的環境叫好、什麼叫壞、甚至什麼叫不好不壞。據此將世界辨識為三類:有利、不利與中立,並且尋找第一類、迴避第二類、忽略第三類。這種意向性導致站在以「我」為核心的主觀立場,因此可以說是主觀體驗的源頭。生物進化中,意向性一步步完善精巧和細膩最後變成人的意識。與意向性有關的器官,從分工的細胞到神經節,最後演化出人的大腦。

人腦中的「適應器」

最初的地球盲目產生了各類物種,它們一誕生,立刻經受了極其嚴苛的環境測試。在環境的制約下,經過無數次任意的基因重組與突變,只有那些 「設計」最好的物種得以倖存,它們通過基因組把這些設計傳給後代。

比如非洲大草原上的小羚羊,出生後必須在幾十分鐘的時間內要學會站立、走路和奔跑。

人類在嬰兒期,就能模仿見到的臉部表情而毋需任何經驗,不必知道應該用哪根神經驅動哪塊肌肉。這提示在動物與人類的大腦中存在某種先天的布線,只要有一定程度的模仿,這些布線就可以啟用。

這些布線方式對應著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腦和神經系統針對某些特定問題形成的一套可靠、有效和經濟的解決機制。例如,汗腺就是一種解決體溫調節問題的機制,而味覺偏好則是尋找更有營養的食物而形成的機制。同樣的,語言功能就是人類為了解決意識問題而形成的另一種適應器。(《適應與自然選擇》 )。

人腦的可塑性

人腦的布線還可以根據環境的需要隨時作出調整,這樣大大增加了適應環境的效率。人腦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神經元細胞之間的某些新連接會建立,另一些舊連接會減弱或消退,原則是「用進廢退」。例如長期彈鋼琴、拉小提琴、學習外語,可以改變特殊腦區的構造和功能。雜技演員和運動員由於長期的訓練使大腦改變,產生常人沒有的能力。每個人的大腦都不只取決於基因,而且由他的全部生活經歷所造就。基因只能造成一堆橡皮泥,所有的後天經歷把這堆泥塑造成一個人。

丹尼特提出,人腦的可塑性使它可以演化出類似馮 ·諾伊曼式虛擬機的高級功能,它們的運行就是意識。

馮 ·諾伊曼式的虛擬機

現在所有的計算機都是馮 ·諾伊曼式的,它們都有一定的可塑性,據此可以用軟體建立一「由規則而非連線構成」的臨時結構, 它們共享一個基本的底層架構(underlying architecture),這就是虛擬機(Virtual Machine)。它們是通過軟體模擬的具有完整硬體系統功能的、運行在一個完全隔離環境中的完整計算機系統

什麼是虛擬呢?當你坐在書房中看窗外時,如果行人紛紛撐開雨傘或穿上雨衣,你就認為下雨了。這時的「雨」可能是虛擬的,然而若不親自到戶外試一試,你的感覺放不開它是虛擬的還是真的下雨。又如有人胳膊斷了,把它包在石膏繃帶里。這個繃帶限制了他的胳膊移動,使他的身體動作做出調整。一個啞劇演員模仿他,肢體運動以幾乎完全一樣的方式受到限制,他的胳膊就是打著虛擬的石膏。

任何文字處理軟體都是一種虛擬機。如果你用過幾種不同的文字處理軟體,或者你在同一台電腦上玩遊戲,你就是在使用幾種虛擬機器,它們在一台特定的真實計算機上輪流上陣。從文字處理軟體可以看出虛擬機的作用,就是使一個完全不知道計算機硬體和硬體語言的人,也能夠自如地用它寫文章玩遊戲。

人腦中運作的虛擬機

運用人腦中的生化組織作為基本的底層架構,也可以建立一些「由規則而非連線構成」的臨時結構-虛擬機,它們的運作就產生出我們的一個個思維或念頭,使我們沉浸在愛情美食旅遊和創作之中,就像在一台電腦上玩遊戲一樣。我們以為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人生,其實就可能是這些大腦虛擬機虛擬出來的幻境。

其實馮 ·諾伊曼式計算機的原型-圖靈機概念,就是圖靈模仿思維提出的。丹尼特認為,意識就像馮·諾伊曼式的虛擬機器的運作。人腦中有許多這樣的虛擬機,每一台的運作對應於一個潛在的思維或念頭。我們通過內省可以發現自己同時有許多這樣的潛在的思維或念頭。

馮·諾伊曼式的虛擬機是是串列的,對應於連續的思維,一個思路走到底。但是大腦的架構卻主要是並行的,它有數以百萬計的同時活動的運算通道,有許多同時運行的虛擬機,同時產生了許多潛在的思維活動。按照弗洛伊德,人的意識可以劃分為顯意識和潛意識,被覺察的顯意識只是意識的冰山一角。這樣的話,那個被意識到的思維活動成為顯意識只是冰山一角。

然而,在那個時刻哪個潛在虛擬機的運行應該被意識到,從而使它變成一個被意識到的思維或念頭呢?

3.思想模塊與情緒

思想模塊

過去二十多年來,在心理學領域,尤其是演化心理學中,越來越普遍認為意識是由許多特化的模塊所構成,而且模組裡面還有模塊,層層疊套。就像每個遊戲對應於一個特定的遊戲軟體一樣,每個模塊都對應於一個特定的虛擬機的運作。這些模塊會評估情況並做出反應,而你的行為,就是由這些模塊之間的交互作用形塑而成。而這些交互作用大多都是在你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的。

模塊化結構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拼樂高積木。一輛汽車的動力模塊、電器模塊、底盤模塊、車身模塊等都可以樂高積木般隨意組合,各模塊介面在架構設計之初就實現了標準化和共享化,因此研發人員能夠輕鬆地在同一個架構上實現不同模塊的自由組合與搭配,研發出不同的車型。然而不僅硬體結構可以模塊化,軟體中的結構也可以模塊化,一個功能可以做成一個模塊,這些功能的組合就是一個軟體。比如一個營銷網站:管理商品的就是商品模塊,管理客戶信息的就是客戶模塊,管理訂單的就是訂單模塊,每個人完成自己擔當的模塊,以提高效率,開發完成之後這些功能的組合就是一個營銷網站。當然,一個大的模塊還可以分成若干小的模塊。

在2013年出版的《理性動物》一書中,兩位進化心理學家肯里克(Douglas T. Kenrick和格里斯克維西斯(Vladas Griskevicius認為人類決策行為被設計成去實現多個不同的進化目標。因此我們的大腦中有多個思維模塊(modules),書中稱為次級自我(sub selves),它們是大腦在幾億年的進化過程中優化了的簡潔有效的思維模式,只在你處於的環境時才會出現,每個模式都有特定的好惡。在任意的時間點,都只有一個思維模式主導著大腦。

目前學術界的共識,人類大腦至少有七個思想模這些模針對人為了完成好以生存繁衍為中心的七件事1.「自我保護模塊」,就是想盡辦法存活下來;2.「吸引配偶模塊」,尋求交配,繁衍後代;3.「保住配偶模塊」,這個模式一旦開啟,注意力就是在潛在競爭對手上,防止配偶跟別人跑了;4.「群體認同感模塊」,希望加入組織,獲得社交和團隊合作;5.「關愛親屬模塊」,保護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兄弟姐妹等有基因關聯的人;6.「社會地位模塊」,獲得別人的認可與尊重;7.「避免疾病模塊」,我們看到不幹凈的東西會感到噁心,喜歡舒適的環境。

在哪個時刻該由哪個模塊的思維控制大腦呢?不同的模式會為搶奪大腦支配權而競爭,在這個競爭中,決定哪個思維取勝的推進力就是情緒。每個模塊向大腦輸出一個情緒。哪個模塊的情緒強,就更容易抓住你大腦的注意力,佔據大腦。想法是模塊產生的,佔據你大腦的模式不斷更換,你的感覺就是想法-念頭在不斷地變換,這就是雜念不斷。

模塊競爭產生雜念

我們大腦的決策權,基本上就被這些模式輪流掌握。每個模式都可以暫時接管你的大腦,輪流坐莊,各個模式之間是互相競爭的關係。

如果有兩組受試者在晚上看電影。一個組觀看恐怖片,另一個組觀看愛情片,然後讓他們選擇到僻靜的林蔭小路或者到熱鬧的市區散步。你會發現看過恐怖片的人更喜歡到熱鬧的市區散步,而觀看浪漫愛情片的人,卻更願意到僻靜的林蔭小路散步。原因是看過恐怖片後,人們的大腦往往開啟了「自我保護模式」,因為人在感受到威脅的時候,都希望自己是群體的一員;而看過愛情片後,開啟了「求偶模式」,人們更容易接受浪漫環境,因為需要脫穎而出吸引異性。(參考羅伯賴特,《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宋宜真譯)

但是在僻靜的林蔭小路上散步的人,如果突然發現草叢中有一個瘦長型捲起來的東西的時候,馬上會出現害怕的情緒,切換到「自我保護模式」做出逃離的危機應變。儘管隨後他的思維判斷這是一團草繩,然後害怕的情緒引起的「自我保護模式」還可能依舊存在,使他無心繼續在這裡散步,轉而去熱鬧的市區。這說明情緒會切換思維的模式。

什麼是情緒?

達爾文在巜人和動物的情緒表達》一書中說,人類和較低等動物主要的表達動作是天生的或遺傳來的,不是學習來的。他認為情緒表達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個體之間的溝通,讓別人知道他在哪一種情緒狀態之下。許多現代科學家繼承達爾文的傳統,強調人有一套基本的天賦情緒。湯金斯(Sylvan Tomkins)提出八種基本情緒:驚訝、有趣、快樂、憤怒、恐懼、厭惡、羞恥和痛苦,它們是天生的,由大腦控制。艾莎德(Caroll Izard)也提出了八種基本情緒理論,認為焦慮是害怕和其它兩種情緒的混合物,例如罪惡感、興趣、羞恥、憤怒。布拉契克的情緒理論是發展最好的一個。他有一個情緒的圓,就像色彩的圓一樣,混合基本色系會得出新的色系。

把基本情緒混合成高階的情緒通常被認為是認知的運作,只有人類才有高階情緒,因為兩個動物必須要有同樣的認知能力才會得出同樣的結果。比如驕傲、羞恥和感恩就是人類獨有的高階情緒。

人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呢?

情緒是 「波普爾式造物」的本能

人腦的可塑性帶來了人的學習能力。既然能夠學習,也就能夠學習如何更好地學習,也就能夠更好地學習如何更好地學習,也就能夠更好地學習如何更好地學習如何更好地學習,等等。人類這樣學習到了一個行為原則:不必拿實際的行動去冒生命之險,而是通過預先選擇的方式,把那些可能導致喪命的行為從計劃中剔除掉,這符合波普爾(Karl Popper)的名言:「讓我們的假設替我們去死。」 在人類身上,感知能力比意識和語言出現得更早的。這個「感知」不是低等生物具備的敏感性,或者單純的刺激與反應,也不是指客觀事物在感覺器官上的直接反映。這個感知意味著人類的意向系統具有預演的能力或者想像力。他們能把預先設計的行為交給自己的身體來進行「裁判」,然後根據結果來決定實施還是放棄這一行為。而身體往往會以噁心、眩暈、恐懼或顫抖等生理反應來裁定。這類感知就是情緒感知。

情緒認知

在人類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裡,沒有語言交流,只有直覺。直覺的感知和人際交流就是藉助情緒。不要以為情緒認知只是粗線條的。其實情緒可能是很複雜的,情緒感知可以很細緻,不過現代人的這種能力退化了。然而在某些人的個別場合,這種能力會偶爾顯露出來,例如一些直覺案例。

有一個關於直覺的案例:雅克林本以為電梯里沒人,可是一個陌生男人已經在裡面了。「上去嗎?」他問道,臉上帶著過於誇張的微笑。雅克林突然覺得胃抽緊了,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可電梯里的這位先生並沒有任何不得體的舉動,轉身走開未免不太禮貌。她上了電梯,被強姦了。第二天,當雅克林跟警察說起時,她才忽然意識到:其實幾天前就注意到他了,這個陌生男人總在自己的街區轉悠。又如一名美國警察身著便衣走在人群中,突然直覺告訴他,眼前的一位女性旅客有問題。果然在這位不起眼女旅客的箱子里發現了毒品和大量美元現金。他因此而立功,但無法解釋為什麼知道她是毒販。在這些例子中,情況很複雜,無法推理,但是情緒感知很細緻地發現了問題。

榮格談易經中的情緒認知

榮格為尉禮賢(Richard Wilhelm)所著的《易經》一書寫的英文譯版序(來自網路)中,他談到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易經中的情緒認知的看法。他說:「假如我們想徹底了解這本書,當務之急是必須去除我們西方人的偏見。比如說:像中國人這樣天賦異稟而又聰慧的民族,居然沒有發展出我們所謂的科學,這真是奇怪。」事實上,我們的科學是建立在以往被視為公理的因果法則上,這種觀點目前正處在巨變之中,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無法完成的任務,當代的物理學已經完成。因果關係已從根本處動搖。

他說:《易經》對待自然的態度,似乎很不以我們的因果關係為然。古代中國人的興趣似乎集中在觀察時幾率事件所形成的因緣彙集,而非巧合時所需的假設之因果關係。中國人對情境的感知包括一切最精緻、超感覺的微細部分。就像有些行家只要從酒的色澤、味道、形態上面,就可以告訴你它的產地與製造年份;有些古董鑒定家只要輕瞄一眼,就可非常準確地說出一件古董的製造地點與製造者。我們總得承認:情境總含有持久不斷的蛛絲馬跡在內。西方人卻不重視這些,他們小心翼翼地過濾、較量、選擇、分類、隔離情境中的一些元素,以便把它們納入因果關係。

兩種知識體系

人對事物的直接認知都是這樣一種無法描述的總體感受,叫做情境,隨後人類用兩種方式去解讀這些情境,產生出了兩種知識體系。

科學基於邏輯推理和因果關係來解讀情境:D是如何呈現的?它是從存於其前的C衍生而來,而C又是從其前的B而來,而B又是從其前的A而來,如此等等。

直覺感受情境,沒有邏輯推理,也不講因果關係。直覺感到的是平等契合的圖象。同一情境中的各個部分A、B、C、D在一起呈現,它們都是同一情境中的組成因素,此情境顯示了一合理可解的圖象,你無法用語言描述它,只能通過認知的運作把基本情緒混合成高階的情緒,據以決定如何對待它易經占卜就是這樣的一種運作。

這兩種解讀方式產生出的兩種知識體系是平行的,互補的,人們常陷的誤區就是用一個否定另一個。

自古希臘以來,人們就把情緒和思維看作心智的兩個對立的層面,認為它們一直爭奪對心智的控制權。帕拉圖就認為,熱情慾望和恐懼這些情緒是我們無法思考。他把情緒看作是匹野馬,必須由理智來駕馭。西方基督教也一直把情緒與罪惡划上等號。西方文化,不僅哲學科學,甚至宗教,都著重於理性研究。笛卡爾(Rene Descartes,1596-1650)在《哲學原理)(Principles of Philosophy)一書中的論斷「我思故我在」為西方世界觀奠定了重要的根基。通過思考而意識到自我的存在。這一陳述獲得了極大的認可,亦具有浩大的影響力,因為它讚頌了當時人類理性智能的偉大以及日益強大的個人主義精神。幾世紀以來,笛卡爾的名言蘊含著形而上學的意義,即思想、思維等同於人類存在的精髓。在此思想熏陶和教育背後,西方學者把意識變成了心智的同義語。即使現代的認知科學中,情緒這個心智的狀態也往往被掃地出門。東方文化則關注人的情緒,強調心智寧靜。佛學禪修就是體察自己的情緒,並且平復它們。理解易經和佛學等東方傳統文化的鑰匙就是研究情緒認知。

情緒智力

順便提一下,現在的一些西方學者也開始注意情緒研究,這就是情緒智力,簡稱情商EmotionalIntelligence,EI)。這個概念是指個體監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緒情感,並識別、利用這些信息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能力

情緒智力包括三個方面:準確地識別、評價和表達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適應性地調節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適應性地利用情緒信息;以便有計劃地、創造性地激勵行為。情緒智力作為人類社會智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人們對情緒進行信息加工的一種重要能力。情緒智力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情緒智力高的個體可能更深刻地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和情感,對自我內部體驗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更開放。這種意識使他們能對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做出積極的調控,從而維持自己良好的身心狀態,與他人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培養和發展人們的情緒智力對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4.數息擺脫情緒的劫持

在不同模組間遊盪的雜念

按照演化心理學的模組理論,人的思維有許多潛在的互相競爭的模式,這是我們難以專註的原因。數息時逐步聚焦在你的呼吸上,可以體驗有不同的模組正搶著要得到你的注意力。每個時刻只有一種思維模式佔據意識。意識先沉迷一個模組一段時間,接著第二個模組已經獲取足夠的情緒力量,把你的意識從第一個模組那理拉開,爭取控制權。我們大腦的決策權,基本上就被這些模塊輪流掌握。這種感覺就是雜念不斷。不能擺脫情緒控制,就會被它牽引著進入一個又一個虛擬的意識,不能自拔。

佛學對情緒的看法

在佛學中,情緒與種子和習氣有關係。例如三個人一起喝咖啡,咖啡的香味是同樣的。第一個人聯想起在法國度假的愉快經歷,啟動了浪漫的「求偶模塊」;第二個人聯起上一次喝咖啡時同女朋友吵架分手,啟動了浪漫的「保護配偶模塊」;第三個人胃不好,咖啡的香味啟動了「自我保護模塊」。同樣的咖啡香味,引起的情緒卻不同。這說明情緒與每個人的生理和過去的經歷有關。

按照佛法唯識學,每個人的生理和過去的經歷產生與「種子」或「習氣」有關。按唯識佛法的觀點,在語言、身體及心理活動展開的同時,就會熏習成語言、身體、心理各自不同的習氣(業力)儲藏於阿賴耶識當中,而這些「業力」一旦機緣成熟,又會現起新的生命併產生影響,故有「引滿能招業力牽」之說。第六意識是「指揮官」,它對眾生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有著主導權,由此第六意識實際上是「造業的主體」。如果第六意識支配的語言、身體、心理活動不是正常狀態,受到染污力量的干擾,那麼熏習成的業力就是染污的,今後自然就會促成染污的生命。(參見:宗性著「改造生命的原理--《八識規矩頌》通詮」,巴蜀書社,2012年版)

佛學的理念之一,便是你可以通過修行,讓習氣種子都凈化,這樣你就不會被錯誤情緒「劫持」,就可以得到解脫。

數息如何提高專註力?

數息是禪修最基本的形式。在本文開頭的部分介紹了數息的作用:體會自己的專註狀態和提高自己的專註能力。然而這些還不夠。再補充一點:數息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練習把握對自己大腦的控制權。數息練好專註,才能不被各種情感和思想困擾,不受大腦模塊的控制,獲得自由。這樣你才能獲得對事物的不受情緒干擾的真正如是知見,才能得到個人真正的自由。

數呼吸使注意力不再遊離,然後你可以緩慢地擴展覺知的範圍,擴展到對心識之流的現象變化的當下覺知上面。隨著熟練,你開始能更快速地覺知到現象的生起,有時快速到沒有覺察到太多內容,而是覺察到現象當下生滅的過程。你有時能體會到「特定視覺、聽覺或其他知覺模式」的停止運作,並且繼續覺察現象當下生滅的過程。在特定對象的知覺形成之前,可以先覺察到組成這些對象知覺的眾多刺激。覺知被持續而穩定地保持在非常細微的心理活動上。

在對變化著的心識流進行體驗時,如果知覺的清晰度與敏銳度不夠,根本無法對快速變化的心識對象進行連續而清晰的觀察的。關於知覺的清晰度與敏銳度的討論,敬請關注本系列文章的下一篇。

轉自「朱清時先生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夏季養「陽氣」的5種方法!
蕅益大師:立身行己之道,志欲剛,氣欲柔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