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港媒呼籲引入步態識別系統 「黑科技」能否成蒙面暴徒剋星?

港媒呼籲引入步態識別系統 「黑科技」能否成蒙面暴徒剋星?

【環球網軍事報道】編者按:日前衝擊香港立法會、暴力襲擊警察的激進分子幾乎都將口罩、頭盔作為隱藏身份的工具,這就為香港警方執法帶來不小的難度。有港媒建議,應從內地引入僅通過行走步態,就能辨識個人身份的技術,令企圖犯罪的人失去「心理保護傘」。到底步態識別技術目前發展到什麼階段,它可以起到抑制和打擊犯罪的作用嗎?

步態識別能否成蒙面暴徒剋星?

香港《大公報》的報道稱,亂港分子接連發動暴力衝擊,口罩、頭盔成了他們隱藏身份的工具。而這種「蒙面暴徒」始於2016年旺角騷亂,通過戴口罩或蒙面以逃避警方追捕,而讓警方大感撓頭。

全國政協委員簡松年對《大公報》表示,如今口罩變成亂港分子的「心理保護傘」,香港何不效法外國設立《禁蒙面法》,卸下亂港分子的「心理保護傘」,相信此舉能夠大大減少暴力行為。

除了立法,科技手段同樣能夠解決蒙面暴徒的問題。《大公報》稱,一家內地人工智慧企業本月初在北京發布全球首個步態識別互聯繫統,即使目標人物將臉遮住,該系統也可以通過走路姿態辨認出來。

香港智能城市聯盟召集人楊全盛表示,香港對於生物識別技術的使用主要還是面部識別和指紋等方式,若步態識別能廣泛應用,相信對警方獲取證據及舉證會有很大的幫助,令罪犯無所遁形,同時也能令有意犯罪者失去心理保護。他還認為,步態識別不會影響個人隱私。

據港媒報道,內地科技公司這一步態識別系統通過分析一個人步行時,從身體輪廓到手臂擺動,再到腳尖朝內還是朝外等數以千計的特徵,建立資料庫,可以識別50米以外的人,即使這個人遮擋臉部或背對鏡頭,一樣可以被認出。據這些科技公司介紹,和人臉識別相比,步態識別擁有遠距離、全視角等諸多獨特優勢,準確率逐漸提高。該系統能基本滿足公共安全領域的基礎需求。據了解,這套系統已陸續在湖北、廣東、上海等地應用。

國際模式識別學會「國際生物特徵識別青年學者獎」獲得者、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雷震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簡單場景之下,或者人群不密集的情況下,步態識別確實對警方辨別違法分子大有裨益。但在人流量大,人體重疊比較嚴重或相互遮擋的情況下,步態識別技術可能要遭受比較大的技術挑戰。雷震說,目前香港還沒有引入這項技術,實際效果有待觀察。

步態識別是什麼技術?

在好萊塢大片《碟中諜》系列影片中曾經出現過一場涉及步態識別的橋段。這一「黑科技」讓觀影的人們眼前一亮。到底什麼是步態識別呢,它和目前大熱的人臉識別又有什麼互補關係呢?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步態識別技術是目前全球前沿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它通過人的體型(身高、腿骨、肌肉、關節等生理特徵)和走路姿態進行身份識別。人通過換裝(如換鞋、戴帽、穿大衣等)或變換走路姿勢,並不能逃離步態識別技術的捕捉。基於此,業界認為,步態識別是一項非常重要並且基本穩定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電子與計算機系專家的研究顯示,人人都有截然不同的走路姿勢,因為人們在肌肉的力量、肌腱和骨骼長度、骨骼密度、視覺的靈敏程度、協調能力、經歷、體重、重心、肌肉或骨骼受損程度、生理條件以及個人走路的「風格」上都存在細微差異。在智能視頻監控領域,步態識別技術比一般圖像識別更具優勢。

與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相比,步態識別具有哪些優勢呢?首先是步態識別適用範圍廣,可對普通2K攝像機50米外人群實時步態識別;其次步態識別為非受控識別,不需要識別對象主動配合與參與也能識別,並且是360度全視角識別;再次,因為步態難以偽裝,不同的體型、頭型、肌肉力量特點、運動神經靈敏度、走路姿態等特徵決定步態具有較好的區分能力。

相比較而言,目前流行的人臉識別優點是快,並且同樣具有「非接觸性」,同時避免指紋機器接觸產生的衛生隱患。但人臉識別有無法識別雙胞胎的可能性,由於特徵點數量少,一張高清圖像就能攻克二維識別系統。而先進的三維人臉識別系統也能被3D列印出的人臉面具矇混過去,成功解鎖。

雷震介紹說,步態識別需要對識別對象提前進行視頻數據採集,而且步態是基於一段視頻序列,在走的過程中捕捉持續的變化,並發現其獨特特徵。雷震說,在簡單場景下,步態識別技術通過與資料庫的數據進行對比,可以識別個體身份。但複雜場景下的識別精度,目前效果還不確定。

步態識別應用前景廣闊

公開信息顯示,中美兩國幾乎是全球最早投入步態識別研究的國家。2000年,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資助了一個步態識別相關研究項目;同一年,中科院自動化所在國內成立步態識別團隊,開始步態識別技術的研究。

同時,英國、日本、以色列等許多國家的科學家也相繼投入到步態識別的研究,但因為步態識別技術的難度非常高,許多團隊終止了研究,目前為止,全球僅有20餘個學術團隊在從事步態識別領域的研究。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步態識別專家曾表示,步態識別比其他生物識別技術更複雜,因為步態識別是一種既含有生理性又含有行為性的生物特徵,在模型訓練時,步態識別需要基於三維的視頻進行訓練,而人臉識別等只需要二維圖像即可。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快速在海量視頻中發現犯罪嫌疑人是目前公安系統的迫切需求,這也是步態識別的一個最為典型的應用場景。傳統的視頻監控雖然解決了視頻的存儲和回放問題,但因為視頻畫質問題或嫌疑人反偵查偽裝等因素,往往無法快速準確識別、定位和查找嫌疑人。據介紹,步態識別基本滿足公共安全領域的基礎需求,可廣泛應用於平安城市,如公安系統、車站機場、博物館、學校、景區、商場等不同的場合,一些重要基礎設施如核電站、發電站、石油石化基地等,步態識別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雷震說,步態識別技術提出已有時日,最近幾年,技術提升非常快,但和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技術相比,辨識精度還有一定差距。「因為普及率不如前者高,被提及的頻率也不夠高,所以通常被視為是新興技術。但目前整個行業向前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並且引起各方面關注。」但雷震也認為,步態識別目前需要提升的地方仍然比較多。「比如,它的優勢在於遠距離識別,但遠距離的情況下,所有生物識別的精確度都會下降。而近距離識別,則不如人臉識別。」

雷震認為,將人臉識別、步態識別等多種生物識別手段融合使用,相互補充可能是未來應用的一種重要方式。(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俄兩艘大型主力戰艦險相撞續:美軍「反咬」俄艦更過分!
121歲生日禮物!菲律賓海軍砸1億美元買的兩架反潛直升機入列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