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神經性厭食症難以治癒?可能與遺傳改變、代謝異常有關
由倫敦國王學院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飲食失調神經性厭食症不僅是一種精神疾病,而且還具有由患者之間代謝差異驅動的物理因素。大家可以私信回復:糖尿病,獲取更多專業的糖尿病等健康知識指導!
一、神經性厭食症可能與基因改變有關
神經性厭食症通常被認為是嚴重的精神疾病。現在,一項大規模的國際研究表明,厭食症患者DNA的某些差異改變了他們處理脂肪和糖的方式,使他們更容易餓死自己。
這一發現,其中飲食失調慈善節拍稱之為「石破天驚」,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醫生治療疾病有困難,並可能開闢新的治療方式接近毀滅性的疾病,它還可能導致新的方法來預測誰最有可能患上這種疾病。
二、什麼是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性厭食症是一種可能威脅生命的飲食失調症,其死亡率是任何精神疾病中最高的。女性比男性更常見,女性佔1%-4%,男性約佔0.3%。
疾病的結果包括:危險的低體重、增加體重的恐懼症和扭曲的身體形象。
雖然一些患者可能吃得太少,以至於他們基本上會餓死自己,但其他人會遵循常規飲食,但運動到他們燃燒掉的熱量比他們攝入的更多。從長遠來看,潛在的致命疾病可能會造成肌肉、骨骼、器官和生育能力傷害。
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心理干預,如認知行為療法(CBT)和旨在恢復健康體重的飲食計劃,但這些干預措施往往失敗。
三、檢測厭食症常見的遺傳變化
對於目前的研究,全球100多名研究人員評估了從厭食症神經症遺傳學計劃和飲食失調工作組收集的針對16,992名厭食症患者的DNA數據,並將其與55,525名無疾病患者的數據進行了比較。
然後,他們評估了涵蓋北美、歐洲和澳大利亞等17個國家的數據集,以尋找厭食症患者更常見的基因突變。
正如「 自然遺傳學 」雜誌報道的那樣,研究人員發現了八種將神經性厭食症與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 - 心理障礙聯繫起來的遺傳變異。
四、厭食症還有代謝問題
然而,他們還檢測到影響身體血糖和體脂代謝的突變,包括卡路里燃燒、身體活動和對2型糖尿病的抵抗。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研究所的Janet Treasure說:「這些系統中有些東西出了問題。」
五、這對患者意味著什麼?
「神經性厭食症患者的代謝異常通常歸因於飢餓,但我們的研究顯示代謝差異也可能導致疾病的發展,」共同首席研究員和遺傳學家Gerome Breen說。「此外,我們的分析表明代謝因素可能幾乎或僅僅起到純粹的精神疾病作用。「
作者認為厭食現在被視為「代謝 - 精神疾病」,將其稱為心靈和身體疾病。
我們的研究意味著我們不能再將厭食症,或許其他飲食失調症視為純粹的精神病或心理治療。厭食症與焦慮,抑鬱和強迫症有預期的相關性,但它也有這組明顯健康的代謝相關性,我們在任何其他精神疾病中都看不到。「Gerome Breen,共同作者
Breen及其同事尚未充分調查他們發現的遺傳變化的作用,但他們懷疑它們使厭食症患者更容易餓死自己,因為通常由減肥引發的誘發飢餓的信號不再推動恢復正常的設定點。
六、調查結果有多重要?
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難知道厭食症是什麼樣的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身體和精神特徵的混合,神經性厭食症的構架存在不確定性。
「我們的結果證實了這種二元性,並表明整合代謝信息可能有助於臨床醫生開發更好的治療飲食失調的方法,」Treasure說。
慈善機構Beat的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拉德福德稱這項研究具有開創性意義,並稱其顯著提高了對這種嚴重疾病背後遺傳起源的認識。
Radford表示,該慈善機構強烈鼓勵研究人員檢查研究結果,並考慮他們如何為新療法的開發做出貢獻,這些療法可能會導致飲食失調患者的痛苦和痛苦。
七、接下來的工作:預測早期干預的複發
本研究中提到的八個基因僅解釋了一小部分厭食症; 可能有數百甚至數千個基因對一個人患病症的風險做出了總體貢獻。
Breen現在呼籲研究人員調查厭食症和其他飲食失調患者的新陳代謝,看看是否可以開發新的基於代謝的療法,以及是否有可能確定有複發風險的患者,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厭食症:「預測複發是我們能做的最有價值的事情之一。」
牛津大學Rebecca Park的顧問精神病學家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研究結果不僅有希望導致新的治療干預措施,而且還開始轉變一種責備文化,預計患者應該能夠抓住出來的。
我們知道我們需要更有效的治療神經性厭食症。很多是基於試圖阻止飢餓,但通常這個過程不起作用,最重要的信息是在開始的早期進行干預。「精神病學顧問Rebecca Park說。
引申:腸道菌群與代謝相關,可能腸道菌群與厭食症關聯也很多,值得嘗試與研究。
歡迎大家點擊右邊+按鈕關注我們
@頭條健康@頭條養生@頭條健康聯盟@湖南醫聊@藥師方健@護脾養胃林教授 #真相來了##了不起的醫生# @南方健康 #清風計劃#


※早期發現腎臟疾病,做好這5點,不要忽視這項檢查
※不生病就算健康?日常有這5種表現的人,說明你的身體很健康
TAG:糖尿病康復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