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酒之趣——漫談酒旗

酒之趣——漫談酒旗

酒旗,亦稱酒望、酒帘、青旗等。作為一種最古老的廣告形式,酒旗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韓非子》記載:「宋人有沽酒者..-懸幟甚高。」「幟」就是酒旗,後世人稱:「酒市有旗,始見於此。」由此可見,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人民就知道利用酒旗這一特殊的廣告形式來傳播商品信息了。

酒之趣——漫談酒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自唐代以後,酒旗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十分普通的市招,而且五花八門,異彩紛呈。這從自唐代始的不少詩歌作品中便可窺斑見豹,如:「碧疏玲瓏含春風,銀題彩幟邀上客」;「閃閃酒帘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等。

酒之趣——漫談酒旗

酒市懸旗的目的,是招徠顧客。作為一種標誌,一般又稱為「表」,如《韓詩外傳》:「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長。」這種標誌,一般都高懸在酒家門首,非常醒目,使過往行人在很遠處便能見到。

酒之趣——漫談酒旗

標誌般用布 (素、青)縫製而成,大小不一。上面大書「酒" 字,或標以名酒,或書寫店名,甚至有警語文句寫在上面。或懸於店鋪之上,或掛在屋頂房前,或乾脆另立一根塑桿,扯上酒旗,讓其隨風飄展,以達到招徠顧客的目的。

酒之趣——漫談酒旗

有的店家還在酒旗上注有經營方式或售賣數量等內容,以便讓客人一目了然。如:《歧路燈》上開封祥符三月三吹台會上的那面「飛在半天里」的「酒帘兒」寫著「現沽不賒」;《水滸傳》

酒之趣——漫談酒旗

里武松打虎前所進店家的招旗寫著「三碗不過崗」;而孟州蔣門神「河陽月的招旗可謂是家喻戶曉,旗上所書「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即使與現代廣告語相比,也毫不遜色。

酒之趣——漫談酒旗

酒旗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酒旗的升降是店家有酒或無酒、營業或不營業的標誌。早晨起來,開始營業,有酒可賣,便高懸酒旗;若無酒可售,就收下酒旗。

酒之趣——漫談酒旗

隨著社會的發展,酒旗如今已被高科技廣告設施所取代。偶有仿古酒旅在林立的高樓問懸著,仍透著一種的韻味,不過「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景緻現代人已越來越難須略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