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編者按:7月12日-7月14日,2019第四屆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19)於深圳正式召開。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指導,是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術界、工業界及投資界三大領域的頂級交流博覽盛會,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極具實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台。

智慧城市作為複雜巨系統,一直是近十幾年來產業界、學術界重點研判的話題。

從早期的集成商、運營商,到新晉的PATH等新興科技巨頭,他們對於城市的發展一直看好,研發與設備投入也在與日俱增。與此同時,一批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安防、智慧醫療、城市規劃的垂直廠商、科研單位也順勢崛起,構成了城市智慧化發展的中堅力量。

7月14日,來自平安、華為、阿里、騰訊、科大訊飛、中規院、賽迪研究院、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碧桂園服務、銀江股份、高德地圖、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投資聯盟、浩鯨科技、力維智聯等企業界、學術界的14位嘉賓共聚一堂,就城市數據智能、數據治理、數字孿生、數字模擬等前沿技術做了深度探討。

這些演講中,有對於巨頭本身智慧城市業務的詳盡介紹,有對於行業發展現狀的深度反思,有對平台與實際業務如何打通的精確表達,現場觀眾反響強烈。

平安智慧城市胡瑋:AI、IoT、雲計算對城市化有巨大推動

大會開場,平安智慧城市聯席總經理兼CTO胡瑋首先登上講台,講述了科技對於城市的改變,並詳盡介紹了平安對於城市業務的看法與布局。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從達特茅斯會議舉辦到神經網路演算法發明,AI發展迎來了第一次小高潮;此後隨著專家系統興起、BP演算法出現,AI發展進入新領地。隨著近幾年雲計算以及深度學習的提出,語音和視覺識別成功,AI實際上進入了發展的第三階段。在這個新的階段,各項場景不斷實現橫向和縱向的融合,金融、醫療、智慧城市等特別專業的領域湧現。

胡瑋指出,平安當前有兩大聚焦:金融和醫療;有五大生態圈:金融、醫療、車、房、智慧城市。在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方面,平安已經頗具實力。在城市領域,目前全球的城市化運動是一直在持續進行,中國的進展更快:2018年全球城市人口為55% ,中國該比例為58.52%。


「 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對智慧城市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平安是在多個領域跟政府進行合作,通過一些高科技的手段幫助政府『兩提兩降一透明』:提高政府的效率,提高市民的滿意度,降低政府的風險,降低風險的成本,最後增加政府的透明度。」

胡瑋著重介紹了平安智慧城市在深圳協助政府做了市民服務平台叫「i深圳」。上線至今,已有1200萬用戶,到年底會有95%的市民服務(個人服務)和60%的企業服務(法人服務)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實現。除此之外,在市場監管、經濟分析、垃圾分類、智慧貿易等層面,胡瑋均展開了細緻闡述。

華為鄭志彬:打破應用分離之牆,建好數字平台底座

作為智慧城市領域的資深專家,華為企業BG全球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鄭志彬博士在會上帶來了他的最新思考。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鄭志彬指出,數字經濟正在崛起,真正成為全球數字增長的新亮點,它比傳統經濟增長速度高2-3倍。未來更值錢的不是設備、土地面積,而是人才、成本和企業競爭力業務流,無形資本比有形資本更值錢。

在數字經濟深度帶來社會變革的背景下,智慧城市會成為其主要實體與核心載體。整個城市對GDP的發展貢獻最大,70%的GDP來自城市本身。經過多年實踐,華為提出一個理念:1+1+N。

鄭志彬指出,華為希望在智慧城市數字空間中打造一個「數字平台」,一個智慧大腦IOC(態勢感知、監測預警、決策支持等),以及N多行業智慧業務應用。智慧大腦IOC作為中樞,其作用就是把分離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和數據有機整合到一起,展示其協調運轉的價值。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發現各行各業應用中會用到很多其他關鍵設施,政務應用會用到數據平台、視頻平台,環保應用會用到地理信息、視頻、指揮調度系統。這些基礎能力原來在不同的行業中使用,成本會很高,互相孤立。今天我們在思考如何把所有的基礎能力整合在一起。」

鄭志彬強調,華為的數字平台不在硬體有多強,而是把基礎能力整合在一起時應用會更強,只有應用才能體現基礎設施強。他透露,目前華為智慧城市已經在貴陽(雲上貴州生態系統)、山東高青(農業縣的新舊動能轉換)、沙特延布(石油城市轉型)等地提前把數字平台帶入城市運行體系中。

中規院楊滔:未來城市的智慧規劃怎麼做?

作為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未來城市實驗室研發副主任的楊滔博士,既擔任了本場主持人,同時也帶來了一份重磅報告:《未來城市的智慧規劃》。此前,他曾負責雄安數字規劃平台與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核心區控規及城市設計、大倫敦戰略規劃空間專項等項目。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楊滔指出,數字規劃平台遵循國家戰略,以數字中國為宏偉目標,力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以及共享五大理念。雄安新區提出孿生城市概念,即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建設。這其中最核心的還是對智慧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全域化智能環境系統建設、數據資產管理體系的建設。

對於城市來說,有能源系統、水系統、環境系統、綠色出行系統;對於社區來說,有便捷社區服務、智慧辦公、智慧家居;對於個人來說,健康、碳排放量都是個體對城市的感知、需求,自身的服務就是對社會的服務。


「我們希望通過敏捷的系統,能夠把這方面有機結合起來,這個結合的方式之一就是浸入式公共界面,這和個人的穿戴式設備有機結合起來,今後無所不在的智慧化界面中,公共空間智慧界面密度將會度量城市是否具有活力。」

基於此,中規院提出數字規劃平台3.0之路:從過去模擬展示,走向智能化地輔助決策。在雄安項目上,中規院從城市現狀,到總體規劃、控規、建築市政設計、施工、竣工,最終以物聯網的方式,將竣工後的運營情況,反饋到城市現狀,用於規劃評估,最終做城市精細化管理。 通過標準監測基因庫建立、多規融合、動態優化、開放中規,最終建立實體和虛擬的時空城市。也許這就是未來的空間規劃模式。

阿里雲曾震宇:數據智能將突破城市物理空間瓶頸

作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副總裁、數據智能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曾震宇負責數據智能產品研發,以及大數據項目的交付實施,覆蓋交通、航空、金融、工業、互聯網、政府等多行業。他在題為《全局協同的城市數據智能》的演講中,闡釋了城市發展的困局以及「城市大腦」如何成為城市核心引擎。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曾震宇指出,城市智能化演進分別經過「感」(信息化)、「知」(數據化)、「動」(智能化)三個階段,這構成了城市演進的智慧。對於今天城市的困局來說,表面看起來是資源的不足:道路資源、停車資源、空間資源、教育資源.....面對這些不足,似乎可以通過增加資源的方式解決問題。但實際上,物理空間有限,堆疊資源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城市大腦本質是把城市各處沒有發揮價值的數據當做城市的新資源,就像水、電、煤、道路、空氣一樣。現在很多城市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把數據利用起來,對數據進行加工、融合,從數據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他強調,城市級別的數據資源平台是城市大腦非常重要的核心:既打通各領域數據,又通過邏輯隔離的方式對它們進行相應地保護。

曾震宇同時表示,城市大腦無法把所有的城市管控起來,非常簡單的人工重複的工作可以用城市大腦接替,大量城市專家可以聚焦在重點、難點的問題上進行人工個性化的干預。此外,交通、旅遊等數據還可以在城市規劃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數字廣東王新輝:智慧城市新藍圖-Wecity

王新輝是騰訊公司政務雲副總裁、數字廣東CEO,負責數字廣東公司全面運營管理工作。數字廣東作為由騰訊+聯通/電信/移動共同投資成立、華為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的一家企業,正被外界廣泛關注。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他透露,2018年9月,騰訊進行了第三次組織架構重組、戰略升級,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希望用數字化助手助力數字中國建設——而騰訊未來城市戰略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

2019年5月,騰訊推出智慧城市方案「未來城市Wecity」。這個方案是利用騰訊在互聯網上的戰略和優勢實現。「WeCity」的底層是騰訊雲的基礎產品和能力;中間層是智慧平台,支撐數字政務、城市治理、城市決策、產業互聯等四種解決方案。最上層是各類「微距服務」:通過微信、小程序等微端工具,實現對C端用戶的觸達。


「數據確實是數字政府的核心。」王新輝強調。

在「政企合作、管運分離」的模式下,廣東數字政府改革運轉流程是廣東省直部門向省政數局提建設需求,政數局向數字廣東公司採購服務。經過一年時間,數字廣東把整個廣東廳級數據、地市級數據完全打通,目前建立了資料庫,包括人口庫、法人庫、信用庫等,同時目前數據量有14350類,數據總類超過95億條,底層的數據量非常大。

科大訊飛童劍軍:AI城市的實現路徑

童劍軍博士是現任科大訊飛智慧城市BG副總裁/總工程師,是國內智慧城市領域頂尖專家。在演講中,他從城市信息化建設路程談起,講述了科大訊飛對AI城市的暢想。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對於城市而言,經歷過電子化、網路化、數據化、智慧化,下一個會迎來什麼時代?童劍軍的回答是「AI」。AI走過了20年的發展之路,到目前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未來城市的形態構建會產生巨大影響。語音技術是其中特備重要的一環,今天,很多機器合成的語音已經和人類的語音基本無差別。

在現場,童劍軍演示了多個視頻,包括翻譯機如何識別方言、地圖導航如何合成明星語音、虛擬主播如何模仿名嘴聲音等。他指出,人工智慧浪潮的來臨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進入了實用階段。不過AI是幫助各行各業的人提高勞動效率,但機器無法根本上取代人類。

賽迪研究院楊春立:數字孿生城市的頂層設計

作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軟體與集成電路評測中心副主任,楊春立博士一直走在智慧城市研究領域第一線。她做了《基於數字孿生的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探索與實踐》的學術報告。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她指出,從智慧城市這個理念提出以來,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現在有1000多個城市都在建設智慧城市,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建設智慧城市數量最多的國家:省級和副省級城市100%都在構建,地級城市是74%,甚至縣級城市建設的比例也達到了三分之一。儘管數量龐大,但成效卻是不容樂觀。


「目前中國建設智慧城市存在10大共性問題,比如說軟硬體設施的建設忽視了市民參與、關聯性不強的建設也被納入城市項目、大而全卻落地難等。」

如果對智慧城市進行頂層設計呢?賽迪研究院2013年提出來的梳子型頂層設計,按照統籌的思想來進行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運用這套方法論曾對北京市東城區、上海張江科學城等地做過頂層設計。

技術上,數字孿生+CIM(城市信息模型)是最被看好的方式。目前在製造領域(大飛機、大輪船、高鐵等)極端複雜的產品裡面都用到了數字孿生,它的核心就是構建了一個物理和信息交互的模型。

楊春立強調,新型智慧城市要從盲目追求土地空間的城市發展舊模式中解脫出來,要把政府、企業、居民作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缺一不可的主體,明確各方需要承擔的職責,建立「讓數據能依法交換流動、可依法開發利用、可精準追溯責任、可動態分配利益的體制」。

深圳大學王偉璽:複雜虛擬城市環境建模與模擬技術探討

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院士助理、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空間信息工程系副系主任王偉璽的亮相是大會的一個精彩時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目標特徵提取與匹配、三維模型重建、虛擬城市環境等,因此大會現場,他著重分享了複雜虛擬城市環境構建與模擬的技術。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王偉璽指出,人類生活在一個複雜的三維環境中,包括城市建築、道路系統、地形地貌、地質礦藏、地下工程設施等等都位於三維場景當中,全面透徹的對三維空間進行感知和認知表達,已經是現在城市管理治理必須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感知能力上,天基上有各類遙感衛星,空中有固定翼或者直升機飛機航空攝影、無人機航空攝影等,地面上有各類視頻監控、衛星增強網等,更顯立體化。


「虛擬城市環境是我們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的數字基礎,也是空間基礎,是智慧城市建設不可或缺、必須完成的工作。」

王偉璽透露,深圳市從2018年12月開始就啟動了全市的虛擬城市環境數據採集這項工作,總共分一期和二期兩個階段,一期是從2018年12月開始,二期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預計總共在今年年底結束。它的工作是對全市2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進行傾斜攝影測量、機載激光掃描(Lidar)的三維數據採集。整個採集工作目前已經完成了70%,現在全市激光掃描數據已經基本完成。

在地上下室內外的三維建模完成之後,還有一個問題要考慮的就是怎麼對這些三維模型進行表達。王偉璽談到,在對城市進行模擬和模擬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它的建模和模擬應該到哪個細節程度。OGC組織在CityGML2.0版本中發布的從LOD0到LOD4的5級細節層次模型規範,也是當前大家主要遵從的細節層次規範。

對於體育館、植被、名樹古樹,精細化程度的要求就越來越高了。因此,在不同的可視化場景下,應該按照相應的建模和模擬的層級來選取對應的細節層次。

碧桂園服務袁鴻凱:構建AI神經網路 打造社區大腦

學術報告結束,進入企業演講流程。碧桂園服務CIO官袁鴻凱在現場對智慧物業、社會社區的模式升級做了具體案例的解析,並指出數字化已成為物業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動力。作為物業領域龍頭企業,碧桂園服務目前致力構建社區場景下的物聯網技術部署實施及社區神經網路。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傳統物業中,設備設施老舊,靠人力維護;渠道單一,服務不透明;經驗式運營,決策慢,成本高等問題突出。在數字化物業中,可以暢想的是設備設施智能化,有智能監控運維;線上線下全渠道,每一次服務可追溯;數據化運營,全移動辦公。他覺得,整個物業行業是個勞動密集型行業,而且是以服務為主的行業,這其中只有通過技術,才能將人工成本、一線應用成本降到最低,這是非要用人工智慧去做的事情。

通過與阿里雲、騰訊雲、華為、海康威視等企業的合作,目前碧桂園服務已經打造了企業級AI應用平台和演算法訓練平台,將已有的商業服務項目跟現有的平台能力進行結合,並且在應用上,已使用到智能眼鏡(人到人機合一)、社區機器人(人機協作)等。


「物聯網和信息網兩網融合,智能物聯網前端採集和計算,形成結構化數據進入信息網,讓數據在感知端發源,經過解析和治理,最終與信息網當中的數據融合併產生更大的價值。」

銀江股份徐甲:基於HI @ AI的城市交通治理

銀江股份是行業內涉足智慧交通較早期的企業之一,從2017年起就在杭州參與「城市大腦」項目。作為銀江智慧交通研究院副院長,徐甲博士帶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基於HI@ AI的城市交通治理——信號優化整體解決方案》。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HI@AI即意味著人的智能、專家的智能基於人工智慧,也就是人工智慧是一個工具化和輔助的定位。徐甲指出,交通基礎大建設時期基本完成、存在規劃遺留問題、重建設輕運維、資源分配不均衡,並且忽視了數據資源,以建設思維部署軟體、交通控制粗放缺乏規範等問題突出。對於相關利益群體而言,管理許可權分散、專業人才缺失、維權意識薄弱。而現在業主、政府等追求AI技術加持、智能化、可視化以及治理成果的顯現,推動了政府專項資金長期支持以及長期從上至下的重視。

他詳細介紹了銀江在智慧交通領域已經形成了AI全域交通信號滾動優化系統、AI交通信號實時推薦系統、城市交通信號控制指標評價系統、信號配時基礎信息管理系統、信號配時工作管理系統這5套平台工具,將交通治理變成可視的流程和標準的管理。這其中的每套演算法都在杭州的實際的路口做過精確的檢測。


「通過點、線、面多層次的結合技術,首先從區域的角度設置區域的壁壘,對這個區域進行邊界的控制,對關聯路口的影響進行分析之後,然後把關聯的路口作為一個組團的對象進行控制。從人機耦合、線上線下配合、實務與研究結合的角度看,變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技術如何變為落地方案?徐甲也給出了回答。

高德地圖蘇岳龍:城市智慧交通,重點在交互、協同

作為高德地圖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主任,蘇岳龍博士長期從事實時資料庫系統構建、時空大數據分析、城市交通評價和特徵分析、交通管理和服務應用系統研發等工作。在現場,他就高德地圖「智能+」出行戰略做了深度解析,並介紹了高德地圖在「智慧+GIS」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案例。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在目前,高德地圖是中國最大的人地屬性關係大數據平台、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擁有完善的人地屬性的時空大數據能力。

他談及,回想十年前傳統的模式,政府一些交通信息的發布都是通過誘導屏、交通電台來完成的,公眾即使獲知了實時的交通事故信息,也無法跟政府的平台互動。而隨著智能終端的應用和發展,可以從數據、信息、應用三個方面設計,並實現這種新的出行模式。例如通過智能終端的APP連接政府和連接公眾,為政府提供更好的交通精細化管理,同時為公眾提供一個實時獲取出行服務的更好的手段,把二者聯合起來,形成一個信息的閉環。

城市智慧交通,重點在交互、協同方面開展了創新性工作。協同方面,第一是人與路的協同,是對駕駛人出行路徑的規劃、引導,避開容易擁堵的路段,實現路網交通流均衡優化,達到路網最優。第二是車路協同,是指被動的交通控制變成主動的交通控制,強調的是車本身也參與到交通控制之中。城市大腦在杭州落地應用了「一路護航」就是基於這個原理。

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投資聯盟鄒偉明:智慧的粵港澳大灣區要「求同存異」

活動現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投資聯盟產業發展委員會理事長、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設協會執行會長鄒偉明帶來了有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集群的發言。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他指出,目前,9+2智慧城市組成的城市群就是智慧大灣區,智慧協同、求同存異成為重要特徵。通過大灣區智慧城市群的系統性頂層設計規劃,在協調一致的框架下,靈活應用現有和未來的技術手段來規劃建設完善大灣區。智慧大灣區建設是一個超級巨系統工程,這不是一家企業或者一個機構能夠完成的,需要社會各方的力量來支撐。

通過對大灣區各城市GDP、科技實力、創新能力的評估,鄒偉明覺得,產業集群該布局要實事求是,把握住機會,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將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浩鯨科技徐曉軍:AI實現的5大基礎條件在交通領域全部具備

浩鯨科技智慧交通技術負責人徐曉軍從業智能交通十餘載,在交通基礎工程、軟硬體工程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洞察,對交通信息化理解深刻。浩鯨科技前身是中興軟創,2018年,阿里注資,成為阿里旗下第二大雲計算品牌。在現場,徐曉軍重點談到了AI對交通的「重塑」。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作為AI的創造者,AI會要求我們與過去不一樣,從傳統升級到智能,不再只是利己,要同時具備利他的心態。過去行業設計的交通產品主要是考慮傳統業務,幫助我們的管理者完成工作,現在我們要讓交通產品去懂人,知人意,遂人願。曾經行業對待數據,更多認為是一個信息記錄與傳遞,現在我們要用算力、演算法、模型、人工智慧,賦予數據靈性,讓數據主動、智能。」

徐曉軍談及,其實人工智慧要實現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它必須滿足5個成功條件,比如海量數據、豐富的理論模型,專註某個領域的技術打磨、面對大數據所需的超大計算力、頂尖的科學家智慧,恰巧這些條件在交通領域都具備。

隨後他分享了8個AI在交通領域的創新點,包含AI交通信號優化、「多時空副本博弈」 交通組織優化、對交通需求側提供基於AI的智能誘導服務、AI交通應用、AI為警情處置織起智能的「過濾網」、具備意識的交通視頻監控、AI打造會想會做的「交通指揮官」、交通設備設施的AI服務等。

力維智聯黃啟明:智慧城市系統建設要層級化,只建一個大腦過於簡單

力維智聯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智慧城市產品線總經理黃啟明博士在現場講述了力維在AIoT社區領域的一些工作心得,並談到他對智慧城市的理解:不忘初心,以人為本。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他提到,AIoT社區設計初心主要有三維、三心、三化、三力。

三維體現在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務;三心主要在細心、耐心和巧心;三化是智能化、精細化和科學化;三力則是問題的感知能力、演化的研判能力、問題的處置能力。對於城市中的城管場景而言,過去是靠「朝陽群眾」發現,現在更多是要靠感測器,視頻的智能分析、事件前端發現能力是非常要緊的。事件發生之後,系統必須一定時間得到通訊,趕緊處置。


「城市的管理從市到區,從街鎮到社區,真正的系統建設不是簡單的建一個城市大腦就能解決的,更多的還是要有下面各個支撐的體系,一方面這是尊重現有的現實,也是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方式。我覺得目前比較好的途徑就是這樣。」

演講最後,他補充道,未來可能一個城市大腦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在當前這個階段,我們還是需要尊重現有的現實情況。

以上為本次CCF-GAIR 2019 【智慧城市專場】綜述內容。(雷鋒網雷鋒網)

萬字長文,14位產學研領袖,帶你看懂「智慧城市」新風向 | CCF-GAIR 2019

我們將會在本次峰會後,在「AI投研邦」上線CCF GAIR 2019 峰會完整視頻與各大主題專場白皮書,包括機器人前沿專場、智能交通專場、智慧城市專場、AI晶元專場、AI金融專場、AI醫療專場、智慧教育專場等。「AI投研邦」會員們可免費觀看全年峰會視頻與研報內容,掃碼進入會員頁面了解更多。峰會期間專享立減399元福利,可進入頁面直接領取,或私信助教小慕(微信:moocmm)諮詢。(最後一天50個名額,速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人臉演算法拼殺中,深醒科技的自我迭代
停泊接客一站式無縫銜接,自動駕駛汽車如何搞定最後一公里?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