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廣西山洞牆壁發現一首詩,解開歷史之謎,學者:難怪石達開會失敗

廣西山洞牆壁發現一首詩,解開歷史之謎,學者:難怪石達開會失敗

翼王石達開,他是太平天國的著名將領。在戰場上,石達開曾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湖口大敗湘軍,差點打的曾國藩跳湖自殺。天京事變後,石達開被洪秀全猜忌,被迫帶20萬精兵出走。此後,石達開率軍征討於南方多個省份,最後進入了四川。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石達開似乎失去了他的軍事魔力,不僅在戰場上屢戰屢敗,而他的軍隊也越打越少。到了四川,石達開的20萬軍竟只剩4萬人。在大渡河,石達開遭遇清軍重圍,最終全軍覆沒。曾經所向無敵的石達開為何在出走天京後,變得屢戰屢敗;曾經深得將士信任的翼王,為何最終眾叛親離。

一直以來,石達開都被視為太平天國的忠臣和頂樑柱。然而在廣西發現的一首詩,或許顛覆了大眾的歷史認知。1905年,辛亥革命先驅者之一的張魚書在廣西省慶遠鎮北山白龍洞中遊覽,無意在牆壁上看到一些被煙熏黑的字。之後,他用水洗凈牆壁,發現上面題了一首詩:

「挺身登峻岭,舉目照遙空。毀佛崇天帝,移民復古風。臨軍稱將勇,玩洞羨詩雄。 劍氣沖星斗,文光射日虹。」

讀完後再看落款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國翼王——五千歲石達開。詩刻高108厘米,寬145厘米。刻石平滑,詩文為楷書,清秀工整,刻工精湛。太平天國滅亡後,幾乎所有的文字資料都遭滿清損毀。而石達開白龍洞題壁,是至今全國所發現的惟一的一塊太平天國詩文石刻。

咸豐九年( 1859),石達開在湖南寶慶敗給了清軍,被迫進入廣西慶元休整。在閑暇之餘,石達開帶領部屬登上北上,遊覽了著名的白龍洞。在青山綠水之中,石王詩興大發,遂賦詩一首,刻于山壁上。石達開領軍離開後,當地一個廟祝為了避免翼王的詩歌為清軍所毀,故意在山壁下燒火做飯,這才將石達開的題詩保存到了今天。

在許多學者看來,這首詩或許從側面敘述了石達開的心路歷程,也解開了他為何會敗死於大渡河的歷史之謎。

在學者林耀琳看來,從本詩的格式看,石達開已經明顯不將天王洪秀全當一回事。眾所周知,洪秀全的等級意識非常強,對於膽敢僭越他的人,懲罰都十分嚴厲。在太平天國的公文中,必須遵循特定的格式,必須顯示天王的威嚴和權力。

然而在石達開的題壁中,他明顯僭越了。首先,題壁詩中「翼王題」三字抬「兩格」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在太平天國的稱呼、家冊和洗禮等制度中,唯有「天王」洪秀全才抬「兩格」,其他皆空一格。作為太平天國的元老、洪秀全的老戰友,石達開絕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很顯然是故意為之。

其次,關鍵的「翼王題」三字漏掉了「五千歲」封號頭銜。在永安建制時,洪秀全自稱萬歲,楊秀清為九千歲,蕭朝貴為八千歲,馮雲山為七千歲,韋昌輝為劉千歲,而石達開為五千歲。自太平天國對各將領封號授爵之後,各受封的將領在以後的詔令抑或諭憑中都附上「幾千歲」封號頭銜,形同權力至上的法律約束力。而石達開在如此重要的詩文中,不僅自抬兩格,甚至連「五千歲」都不寫,此舉想必並非疏忽而漏掉的。

因此,有學者就此推測,石達開在進入廣西後,已經徹底走上了分裂主義的道路,已經有了另立中央的心理。天京事變後,洪秀全猜疑掣肘石達開,還任命兩個無才無德的哥哥為王,分割石達開的權力。因此石達開與洪秀全的矛盾,是他負氣出走的最主要原因。

石達開離開天京後,洪秀全見機不妙,曾百計迎回,而石達開對洪秀全的挽留置之不理。顯然,石達開與洪秀全的關係已經破裂到無法挽救的地步。據清軍史料透露:

「惟石逆素稱驍悍,兼多詭詐,此時逃往江北,必系不附洪逆,意欲自成一隊。」

甚至連敵對的清軍也看出,石達開已明確的開始改弦更張和獨自稱王的意向。另據清西安將軍福興在一份奏稿中記載,石達開曾在自己發布告示的末尾題寫「太平安國」四字。雖然與太平天國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有天淵之別,石達開走上改弦更張、另立旗幟和分裂道路一事得以鐵定佐證。而石達開在白龍洞中的題詩,就是這種心理趨向的集中體現。

石達開出走天京,之所以有20萬將士願意跟從他,就是因為他們相信石達開還是那位戰神,仍然是太平天國的頂樑柱。然而石達開離開天京後,不僅拒召返回保護天京,而且連也不在慶遠擴大自己的地盤與勢力,不思進取,頗有一種隱居山林、盤踞一隅和封王稱霸的意態。這種情緒,自然會引起手下士兵的不滿和猜忌。

根據《吳煦檔案》材料記載,進駐慶元後,石達開的幕僚和兵眾紛紛嘩變,誘發好幾起流血衝突。當年石達開之所以能百戰百勝,就是因為他「素得將士心」,可使「三軍用命」。然而到了慶遠,石達開與部下之間出現了裂痕,導致手下士兵的嘩變與逃散。

因此羅爾綱前輩才會說:石達開堅持自己的錯誤,走上分裂道路, 而最胳歸到滅亡的深淵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陶陶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割讓33萬國土,為何康熙卻樂開了花

TAG:陶陶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