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小米自研晶元尚未放棄 投資芯原微電子背後的三大原因

小米自研晶元尚未放棄 投資芯原微電子背後的三大原因

C114訊 7月17日消息(安迪)自從小米發布了自主研發晶元松果「澎湃S1」之後,然後小米自研晶元也就沒有然後了。

正當很多人認為小米有可能放棄自研晶元項目時,近日小米突然選擇投資晶元獨角獸企業芯原微電子,讓業界看到了小米繼續在晶元領域發力的信號。

芯原微電子究竟是怎樣的一家企業?小米為何在此時突然選擇投資芯原微電子?雙方未來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參股晶元獨角獸企業

據了解,芯原微電子成立於2001年,總部位於中國上海,是一家晶元設計平台及服務公司,也是中國晶元獨角獸企業之一,目前正在推進科創板上市。

芯原微電子是一家平台化晶元設計服務提供商,可提供以IP為中心的、基於平台的晶元定製服務和一站式點對點的半導體設計服務,聚焦於移動互聯設備、數據中心、物聯網 (IoT)、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汽車電子等多種終端市場。近期,芯原微電子正大力開展多項合作,主要在AI晶元與算力上進行深度的研究。

消息稱,近日,經芯原微電子2019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通過,湖北小米公司(全稱: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等對公司進行了增資,本次增資後,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持股7.9849%、湖北小米公司持股6.2521%、IDG資本合計持有2.15%、英特爾持股2.3515%。

湖北小米公司是雷軍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參股公司,而在湖北小米參投芯原微電子持股6.2521%之後,小米也成為其第四大股東。

三方面原因解讀

小米為何投資芯原微電子?可能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加強研發實力,尤其是晶元自研能力。小米在研發方面投入相對較低,一直被業界吐槽,而做自研晶元一直是小米尤其是雷軍的夢想。然而,自研手機晶元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投資未必有回報,即使產生成果,周期一般也很漫長,不是誰都能做的。與其自己摸著石頭過河,不如投資一家現成的晶元廠商,也許對於後續小米自研晶元會有所助力。

第二,AIoT戰略的又一次重要實踐。今年初雷軍宣布,2019年小米正式啟動「手機 AIoT」雙引擎,這就是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從AIoT戰略在晶元方面的落地情況來看,今年4月,小米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松果電子團隊進行重組,其中部分團隊分拆組建新公司南京大魚科技,並開始獨立融資,本次調整之後,小米持有南京大魚科技25%股權,南京大魚團隊集體持股75%,南京大魚半導體將專註於半導體領域的IoT晶元與解決方案的研發,而松果將繼續專註手機SoC晶元研發,這也是小米將AIoT升格為集團戰略之後的一次重要實踐。而芯原微電子已經在IoT方面有一定積累、並且在AI晶元與算力上進行深度研究,有助於小米正在研發的松果晶元搭載NPU處理能力。

第三,資本市場的投資。芯原微電子目前正在推進科創板上市,小米參投芯原微電子持股6.2521%,也可以看作是小米在資本市場的一次運作,若有所收益也將反哺小米自研晶元的研發。事實上,此前小米早已布局投資多家生態鏈企業,已經孵化出多個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其中部分公司成功上市。而在小米上市一年市值蒸發、股票一路下跌等困境下,在資本市場尋求一些運作也是情理之中。

當困局中的小米遇上即將上市的晶元獨角獸,究竟是在自研晶元上取得真正突破?還是只是資本層面的運作?還要且看且分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114通信網 的精彩文章:

蔣慶生:PDT已覆蓋30省291地市,終端60多萬部
5G來了,4G的紅利運營商還能吃多久

TAG:C114通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