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俗語:一人不入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老祖宗教你做人

俗語:一人不入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老祖宗教你做人

俗語:一人不入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老祖宗教你做人

有句俗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聽的最多,也是最熟悉的俗語了。經過實踐的檢驗,這句話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十分有道理的。

畢竟老人在世的時間長,在生活方面和為人處世方面積攢的經驗也比年輕人多的多,多聽他們的教誨,可以指導我們少走不少彎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老輩上傳下來的俗語「一人不入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俗語不僅告訴了後輩們人性的可怕,還指導了大家安全的行為準則應該是什麼樣的。

首先來看一人不進廟。這句話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說,寺廟裡供奉的都是神佛,佛光普照之下,世人的是非功過全部一目了然。可誰人又能無過呢?因果的循環報應不一定會落在誰身上。

因此,過去的人們去廟裡求神拜佛,一般都要成雙結對,好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不管發生什麼事,還有人能和自己一起承擔。若是單獨面對莊嚴的神佛,難免心生恐懼,膽小的還會嚇出病了。

第二種解釋則是說,過去的廟宇一般都修建在清凈之處,求的就是能讓出家人擺脫紅塵俗世,專心修鍊。

但從古代時,僧人的來源卻是十分複雜的。由於大多數官府都不會為難出家人,因此不少匪寇在走投無路時就會選擇出家。這樣的人即使進了寺廟,也難改惡習,保不齊會對單獨前來的信徒下手。

再加上寺廟的位置本身就偏遠,單獨一個人遇到情況,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等家人發現失蹤再趕過來,一切都晚了。即使是現代社會,去偏遠的寺廟最好也不要一個人,畢竟是荒郊野外,手機信號也不好,發生情況即使報警,警察也沒法快速調度,到時候吃虧的還是自己。

其次,再來看看兩人不看井。這句話同樣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說,兩個人一起往井裡看,萬一有一個掉下去了,剩下的那個人有理也說不清。白白背上罵名。因此,為了防止這種不必要的名譽損失,最好不要叫上人一起去看井。

第二種就比較可怕了。都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就算是很要好的朋友,萬一一念之間起了歹心,看上了你的錢財、嫉妒你的前途、甚至覬覦你家的美眷等等,都是殺人的動機。加上井邊上只有兩人,死無對證,可以說是很完美的殺人地點了。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全,最好不要盲目地聽從別人的命令到井邊去。

最後說說三人不抱樹。這句話也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說,三個人在一起,萬一其中兩個結成同夥,剩下的一個防不勝防。就好像三個人約定好一起抱一棵樹,看著像是在玩,實際上另外兩人早有準備,趁著第三個雙手抱樹的時候,把他捆在了樹上,這樣劫財劫色還是要命都只能悉聽尊便了。

另一種說法是說,三人一起去抬樹,看誰不順眼就讓誰抬最前頭。這樣,下坡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坡度,把全部樹的重量都壓在最前頭那個人的身上,要麼造成樹脫手不幸把人砸死的慘案,要麼就讓前面那個人用力過猛,導致內臟受損,不久病逝。總之也是告誡人們三人出行,防人之心不可無。

其實,人生在世,我們固然要保持善良的心思,但也不能少了防備的稜角,畢竟人心難測,再親近的關係,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都會發生變化。老祖宗的教導決不能忘,想要不被算計,自己就得多張幾幅心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鼓瑟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五月初五,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一些民間習俗,但少有人知
俗語:但添一斗,不添一口,有何深層含義?

TAG:鼓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