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朱熹陷害入獄的青樓才女,最終驚動皇上,從良後嫁入皇家

被朱熹陷害入獄的青樓才女,最終驚動皇上,從良後嫁入皇家

朱熹的神操作:為了扳倒政敵,竟找人刑逼已經從良的青樓女。被朱熹陷害入獄的青樓才女,最終目驚動皇上,平反後嫁入皇家。

在中國文化史上,朱熹可謂是大名鼎鼎的牛人大咖,他十九歲就考中進士,歷任知府、巡撫、章閣侍制兼侍講等職,還是宋寧帝的文化課導師。朱熹的一生著述頗豐,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他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不僅能文,朱熹還能詩,如其《觀書有感二首》之一之:「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全詩不墮理障,富於理趣,一直為世人傳誦。

作為一位博學多識的大學問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後人學習。但是,在為人處世方面,朱熹的表現也是有瑕疵的,比如他為了扳倒與自己學術觀點不同的政敵,竟然指使人刑訊逼供已經贖身從良的著名才女嚴蕊,就多遭時人詬病。

說起南宋詞壇的女詞人,除了李清照外,就數這位名嚴蕊的營伎出身的女詞人的知名度高了,因為,她與朱熹及曾任台州知府唐仲友之間的一段恩怨,最終贏得了後世文人的無數關注。

嚴蕊原姓周,字幼芳,出身低微,生卒年不詳,自小習樂禮詩書,後淪為台州營伎,改藝名為嚴蕊。嚴蕊善操琴、弈棋、歌舞、絲竹、書畫,學識通曉古今,詩詞語意清新,因而收穫無數粉絲的追捧。嚴蕊的粉絲中,就有時任台州知府的唐仲友。

唐仲友系初唐莒國公唐儉第21世孫,紹興甲戌進士。唐仲友也是個熱衷做學問的人,屬於永康學派的中堅人物,著有《六經解》《帝王經世圖譜》《悅齋文集》等著作八百餘卷。

任台州知府期間,唐仲友聽聞了嚴蕊的才名,就常與其宴飲聯詩。嚴蕊在一次侍宴時,正值桃花盛開之際,唐仲友一下子來了興緻,就命嚴蕊以前的紅白桃花為題,即席賦詩。嚴蕊不愧為才思敏捷之人,不片刻,嚴蕊就鋪紙揮毫,一首《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就躍然紙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全詞藉由眼前的一片紅白桃花,聯想到陶淵明「桃花源記」,這種跳躍式的描寫,表現出作者要擺脫當前人生困境的強烈願望。

唐仲友也是憐香惜玉之人,得知嚴蕊的心聲後,並於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為嚴蕊、王惠等4人落籍,從良後的嚴蕊,回到老家黃岩陪伴母親。

令嚴蕊難以料到的是,從良後的她,竟然還遭遇了一場牢獄之災。原來,是年八月,浙東大飢,因朱熹在南康救荒有方,朱熹被任命為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專事浙東救災事宜,當他巡行台州時,因懷疑台州知府唐仲友不法,先後六次上狀奏劾唐仲友不法,直指當朝宰相、唐仲友的姻親王淮與唐仲友上下串通勾結,禍害災民。

在朱熹的彈劾信中,就有斥責唐仲友與營伎嚴蕊之間犯有有傷風化之罪。朱熹在彈劾唐仲友期間,還下令黃岩通判抓捕嚴蕊,關押在台州和紹興,施以鞭笞,逼其招出與唐仲友之間的醜事。但是,令主審官員不可想像的是,嚴蕊卻是個鐵骨錚錚的女漢子,她在嚴刑苦逼下,並沒屈服,而是極力為自己和唐仲友辯解:

「身為賤妓,縱合與太守有濫,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偽,豈可妄言以污士大夫,雖死不可誣也。」

朱熹羈押一個無辜的青樓從良女的事情,鬧得天下皆知,有人認為朱熹這是藉機打壓報復反對程朱理學的永康學派。就連宋孝宗也有所耳聞,並認為唐朱之間的矛盾,是「秀才爭閑氣」。此時,宰相王淮也趁機出手,朱熹在浙東任職僅九個月就被免職離任回家了。接替朱熹來處理此案的,是岳飛的後人岳霖。迫於壓力,唐仲友也被同時免職。

岳霖上任後,就將嚴蕊無罪釋放。岳霖問嚴蕊此後有何打算時,嚴蕊又寫了一首《卜運算元·不是愛風塵》心明心志: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作者在詞中講述自己墮落風塵,非為自願,希望地方官能為己作主,重獲自由生活。「山花插滿頭」,就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此詞反映了一被壓迫被侮辱的弱女子渴望自由生活的心情,因而流傳甚廣。

岳霖滿足了嚴蕊的要求,判令其從良。從良後的嚴蕊,後來被趙宋宗室納為妾,從此過上了「一入侯門深似海」的生活。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歲月留痕:有位老兄叫「丑哥」
被罵「醜八怪」怎麼辦?別自卑了,鄭板橋也曾是醜八怪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