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747年:野無遺賢、安祿山認母,二件大事,拉開了唐朝衰落的序幕

747年:野無遺賢、安祿山認母,二件大事,拉開了唐朝衰落的序幕

前言

今天是《長安往事》第3講,在展開話題前,先交代兩件事情:

1,本專題是以唐玄宗開元盛世,武惠妃和李林甫謀殺太子李瑛開始談起,直到安史之亂張小敬殺死楊國忠為止;

2,我採用的史料主要來源於《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鑒》,若細節部分諸位有不同看法,歡迎指正。

一、公元747年的大唐

公元747年的大唐,頗不寧靜。

公元746年上元節景龍觀發生的韋堅事件後,唐玄宗又剷除了太子李亨最有力的兩位支持者「邊將皇甫惟明和御史中丞韋堅」,對他而言,再無人可以威脅到自己的帝位。

此時的唐玄宗已經沒有了以前的銳勁,許是62歲的高齡,身體各方面都大不如前,又或者是得了楊貴妃之後,再也無心朝政了。唐玄宗便將朝政交給了李林甫代為管理,自己則開始享受生活了。

公元747年,發生的大事如下:

1、野無遺賢;

2、安祿山認楊貴妃為母親,自己當乾兒子;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747年安祿山44歲,楊貴妃28歲。

3、高仙芝平小勃律,還俘虜了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

4、李林甫以王忠嗣想要擁護太子奪權為理由,陷害王忠嗣,使其失去了四鎮節度使的地位,差點被殺死在獄中,幸好哥舒翰求情,才保得性命;

《資治通鑒·唐紀三十一》:李林甫因使濟陽別駕魏林告「忠嗣嘗自言我幼養宮中,與忠王相愛狎」,欲擁兵以尊奉太子。敕征忠嗣入朝,委三司鞫之。……三司按王忠嗣,上曰:「吾兒居深宮,安得與外人通謀,此必妄也。但劾忠嗣沮撓軍功。」

5、李林甫陷害李邕,使得這位大唐極負盛名的大書法家被含冤仗死。

對於這件事,杜甫痛哭流涕:「坡陀青州血,羌沒汶陽瘞。」

李白憤怒至極:「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

二、大唐的哀歌

對於諸國瞻仰的大唐而言,野無遺賢和安祿山認母這兩件事,當真是極為諷刺,它們共同反應出了唐玄宗對於朝政的荒疏懈怠,再無之前的銳勁,現在的他任用李林甫這位奸相替他打理朝政,整個朝廷的氣氛因為李林甫的緣故,甚少有人還能保持拼勁——因為不巴結他就沒有晉陞可能性。

2.1 野無遺賢

野無遺賢的經過是唐玄宗突然想要召集全天下的人才入朝為官,以此彰顯大唐的氣度,事是好事,可辦事的卻是李林甫這位被唐玄宗評價為「善於嫉妒」的人來負責。

《舊唐書·李林甫傳》:至林甫,曰:「是子妒賢疾能,舉無比者。」

唐玄宗一開始的旨意是:命通一藝以上皆詣京師。

但事情到了李林甫這裡,他卻開始擔心起,這樣一來朝廷之上不久人才濟濟了嗎?那我的地位不就不穩固了嗎?

想到這兒,李林甫就上書玄宗:「舉人多卑賤愚聵,恐有俚言污濁聖聽。」

這句話委實有點毒,看似在說那些民間的讀書人不知禮數,沒有什麼見識,會髒了唐玄宗的耳朵、眼睛。但事實細細思考下去就會發現,這句話邏輯委實不對,因為朝廷選拔人才就是為了讓唐玄宗看的嗎?並不是啊,大臣是做事情的,不是當模特的!

要不怎麼說,李林甫這貨心眼賊多,號稱「口腹蜜劍」呢?瞧瞧這番話,恭維了領導,打擊了潛在的對手。

唐玄宗同意了李林甫的話,便讓他負責篩選人。這一下子,李林甫高興壞了,因為整個朝廷內,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地方上的官員巴不得在這個機會上巴結一下他,於是,一大批「卑賤沒見識「的學子便被提前剔除了。

剩下的來參加考試的,即便這樣還能來到京師的像「杜甫「「元結「這樣未來註定明耀大唐的人,也改變不了李林甫打算坑人的打算了。

《資治通鑒·唐紀三十一》:既而至者皆試以詩、賦、論,遂無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賀野無遺賢。

但玄宗質問李林甫時,他回答的是《尚書》上的一句古話:「野無遺賢,萬邦咸寧。「他的意思是朝廷外沒有賢才是一件好事情,說明陛下您仁慈聖明,所有的人才都唯您所用了。瞧瞧這說話的藝術,很多時候也不得不佩服他,真的是個人才,分明是件壞事,也能說得讓聽眾非常順耳!

2.2 安祿山認楊貴妃做母親

安祿山拍馬屁的功夫有一手,當年他受唐玄宗寵愛最甚的時候,乾脆就以44歲的年齡請求認28歲的楊貴妃做乾媽。有時候真覺得古人會玩,現在的人喜歡玩認乾爹的把戲,安祿山一千多年前就已經玩起了認乾媽的戲了。

《資治通鑒》:以出入禁中,因請為貴妃兒。玄宗與貴妃共坐,祿山先拜貴妃。玄宗問其原因,祿山對言:胡人先母而後父。

兩件事情反映出了唐王朝此時的人才晉陞系統、選拔機制都已經出現了問題,李林甫等於建立了一個圍牆,牆外是唐玄宗和才子們,牆內是自己人。這樣做的目的,可以保證自己地位不會動搖,但他動搖的卻是大唐政治的根基——人才。

至於今日種下的因,明日會結出怎樣的果,歡迎大家明天繼續收看《長安往事》第四講。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社說書人 的精彩文章:

張作霖有多梟雄?手下輸光他50萬,他不責罰,反而再給100萬!
為何鬼王要送孫悟空黃袍,並勸他稱齊天大聖,招致天庭圍剿?

TAG:茶社說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