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發射前一小時叫停!印度「月船二號」再推遲 本2011送上月球

發射前一小時叫停!印度「月船二號」再推遲 本2011送上月球

利刃/TONE

作為印度踐行"太空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一環,將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月船二號"探月計劃早已被印度人是提了又提:該計劃早在2007年就首次提出,當時印度人計劃於2011年將"月船二號"送往月球,但歷經多次推遲之後,用於該計劃的GSLV.MK3火箭在2019年7月中旬才豎立在發射台上。

不過,這次"月船二號"並不能圓印度成為繼美、俄、中之後"軟著陸登月第四國"的夢——由於GSLV.MK3火箭燃料箱出現了"致命故障",整個計劃被迫在發射前一小時"叫停"。

圖為發射"倒計時"階段的GSLV.MK3運載火箭。

具體來說,在發射前一小時,也就是現場工人正在往GSLV.MK3運載火箭第三級灌注低溫液氧/液氫燃料的同時,印度空間研究機構(ISRO)的技術員才緊急發現該火箭第一級的燃料箱壓力不斷下降,疑似有燃料泄漏。

而比單純的燃料箱泄漏更為嚴重的是,印度人根本找不到燃料箱泄漏的原因。有鑒於此,"月船二號"的本次發射任務就只能以暫緩告終——已經注入燃料箱的各種燃料被全部取出,火箭也將面臨徹底檢測,而這一過程將至少耗時十天。

圖為GSLV基礎型火箭發射後凌空爆炸的"壯觀"景象。

從本次"月船二號"任務成敗的角度來看,印度空間發展組織在最後一刻"叫停"火箭發射,確確實實是件值得印度人"慶幸"的好事:印度GSLV系列火箭的失敗率迄今仍舊居高不下,帶著衛星載荷一起"凌空爆炸"的情況倒也不在少數。

若印度人真要強硬推進"月船二號"在今天發射,那如果搭載"月船二號"的GSLV.MK3運載火箭也當真在空中來個凌空開花,那全印度人的臉面才真是沒處擱。

圖為正在吊裝至火箭整流罩內的"月船二號"探測器。

當然,這也不是"月船二號"奔月漫長旅途前的第一次爽約——確切來說,這次火箭故障已經是整個"月船二號"計劃的第七次延期,經過數年的等待,似乎"月船二號"的發射再推延幾個月也變得可以接受了。

但和之前的單純延期不同,本次發射任務中"月船二號"探測器已經亮相且足以裝載在火箭上,並也已經通過印度各媒體"大吹大擂"搞得眾人皆知。這意味著留給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摸魚"的時間已經不會很多:如果GSLV.MK3火箭的故障不能在未來一個月內得到排除,那印度國內的壓力必然會讓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招架不住。

圖為"月船二號" 探測器的各組合部件,其中最關鍵的著陸器由俄羅斯製造。

但反過來說,"月船二號"探測器,乃至於運載它的GSLV.MK3運載火箭說到底確實只是為印度人"爭面子"的工具:"月船二號"最關鍵的月面軟著陸步驟實由俄羅斯"代工"完成,除卻這個步驟之外,"月船二號"和印度第一次發射的"月船一號"並沒有本質區別,唯一的不同就是換用了發射質量更大,也更加危險的運載火箭。

圖為GSLV.MK3火箭的剖面示意,可見其分級結構高度複雜。

總而言之,無論從火箭還是探測器本身來看,"月船二號"月球計劃都有非常濃重的"面子工程"痕迹,一切都以剛剛好能完成"月面軟著陸"這個目標展開,科研和安全所需的餘量幾乎都不在考慮範圍內。

也正因為如此,在"月船二號"探測器搭乘的GSLV.MK3火箭即將發射一小時之前,印度人還能從火箭發射台上找出燃料泄漏這種低級故障……而這未嘗不是一個警告,若印度上上下下仍要堅決走"面子第一"的太空發展道路,那這樣的事故和隱患今後還會源源不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戰爭中的默認規則:不能射殺跳傘的飛行員 但落地之後就不一定了
我國火力最猛的軍艦退役:裝備數百枚火箭彈,繼任者更加強悍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