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市在即,不限漲跌幅的股票交易你準備好了嗎?
7月22日,科創板將正式開市交易,科創板開市進入讀秒階段。
與創業板不同,科創板上市後的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創業板為上市首日),故而在監管層不出現公開警示的前提下其短期炒作熱度延續時間可能超過創業板。
同時,由於科創板具有和主板不一樣的網下配售結構,相比傳統打新,網下投資者持有份額在6倍以上,而網下投資者大多數是出於打新考慮,這就使得上市前五日的投資不確定性再度增大。
「一般個人投資者,盡量不要在前五天參與,還是要等待相對平穩再參與比較好。我們建議上市半年之後再進行買賣,因為那個時候公開披露、市場反饋更加充分,才有一個更加合理的評價。」方正富邦紅利精選基金經理方偉寧也建議。
破發風險不容忽視
2009年至2012年,A股採取了市場化詢價的新股定價方式,這與科創板的定價方式最為接近。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那段時間的新股上市交易情況發現,上市首日,有84%的公司收盤價高於發行價。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股價逐步回歸常態,上漲比例降低:上市5日後,收盤價高於發行價的公司佔比降到79%;10日後降至75%,3個月進一步回落到69%;1年以後,僅有54%,也就是一半多一些的公司股價仍高於發行價——也就是說,當初市場化詢價狀況下,經過一年的市場交易,有近一半的公司破發。
「如果是好公司加上完善的制度保障,整體風險還是可控的,機構投資者需要充分準確地評估股票合理價值,以避免因市場情緒因素影響自身賣出決策。相對而言科創板投資者的資金量大,投資經驗豐富,也更加理性投資,不會肆無忌憚的跟風炒作,在理性投資背景下,拉升股價就會謹慎,流動性就會下降,估值水平也會降低,不太可能像創業板第一批上市公司一樣出現翻倍漲幅。」基岩資本副總裁范波稱。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首批28家企業正式上市,發行市盈率在40.12~82.22倍範圍。創業板IPO首日平均漲幅106%,IPO後5日、IPO後20日和120日則較為平穩。
「科創板的門檻是6000萬,打新基金規模基本是在1億左右。對於一般的股票型基金來說,這批25家一起發行所以凍結資金較多,所以有一定的衝擊,但是風險不大。以後發行的肯定不會凍結這麼多,即使抽10%鎖定半年,也就是幾十萬股,整體衝擊不大。」方偉寧表示。
不過,業內人士也表示,如果是指數基金的話,對持倉有要求,需要90%必須配置指數不能凍結那麼多資金,所以可能會有所影響。
「對於投資者而言,肯定也是要換一套打法的,目前A股大多數投資者的打法就未必能夠適應科創板以後的玩法,科創板只會給真正意義上做產業投資、做價值投資的投資者帶來比較好的機會。」范波表示。
統計顯示,科創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發行市盈率區間在18.80~170.75倍, 均值53.40倍,中值46.15倍。進一步來看,發行市盈率六成在30~50倍,30倍以下的只有一家公司:中國通號(18.80倍),數量佔比4%;30~50倍 的有15家,數量佔比60%;50-80倍的有8家,數量佔比32%;80倍以上的只有一家公司中微公司(170.75 倍),數量佔比4%。
「科創板新股定價主要看二級市場的參與者的資金充裕程度和科創板新股的供應量,未來如果科創板投資標的少,二級市場可能會爆炒,但如果標的持續上市,而且速度比較快,二級市場估值就會回落。」范波對第一財經表示。
首要考慮公司質量
在投資者熱情高,科創企業本身不確定性大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科創板首批企業上市初期可能出現過度炒作、股價波動比較大,但也不排除部分企業遇冷等情形。
光大證券表示,作為科創板的首批新股,享受一定的溢價是比較合理的。參考 2009 年創業板首批新股的溢價水平(20%~30%),再結合市場環境(相比 2009 年,當前市場情緒相對低迷)、投資者參與程度(科創板投資者市值門檻限制), 其認為溢價率在 10%~20%比較合理,非常樂觀的情況下可以給到 30%。
「其新股上市後1個月內的收盤價大概率將高於發行價,但打新收益率大概率將低於23倍固定市盈率發行的A股新股。」西南策略分析師朱斌認為,科創板的炒作程度會小於主板,一方面這是由於科創板投資者准入門檻更高,散戶數量更少(截至目前為300萬個人投資者開戶科創板),另一方面是由於科創板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同時上市後5天內不設漲跌幅限制。
范波表示,在科創板做投資還是要非常看重企業的質量,因為它真的可能說退市就退市了,這和A股這邊就很不一樣,必須好好關注所投企業的質量,才能避免自己掉坑。
「而且,由於50萬門檻的存在,比較小的散戶無法直接參与,只有資金量比較大的一些個人投資者可以直接參与。這會讓科創板的投資者結構和A股不太一樣,在A股經常出現的所謂烏雞變鳳凰的故事,在科創板上可能就不會有了,公司如果不行了,可能直接就退市了。」范波表示。
對於前五日的上市交易情況,多位受訪者表示不確定較大,建議普通投資者3個月以後再考慮買入。
「當然不是說所有情況都是這樣,有些公司基本面不錯,估值也合理,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方偉寧也進一步稱。


※房地產信託業務監管加碼,中小機構影響大
※格力電器監事配偶昨日買入10萬股,獲深股通連續4日凈買入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