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常說的不敢越雷池一步,雷池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歷史淵源?

古代常說的不敢越雷池一步,雷池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歷史淵源?

這裡說的雷池可不是天宮上的雷池,而是源自中華中原地區的雷池。

在中國的歷史中,成語和俗語不僅僅是一種用語的習慣,還有很多的典例、故事在其中,這就進一步的顯示出了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性,以及接地氣性。

雷池在什麼地方?

這句話中的雷池其實是中國安徽省望江縣雷池鄉的境內。

在成語中,有一句話叫做「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句話在詞典中的意思是,比喻某一個人不敢越過某一個地方的某一個界限,以此來反映出一個人的謹小慎微,或是尊規守法。

如果從好的一面去理解這個詞語,大家就能從中理解到也有表達一個人很守原則,很有信用的意思在裡面。

如果從貶義的一面去理解的話,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也是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非常的墨守成規,不敢去挑戰和創新自己的領域、改革自己的做法,做不到去發明、去創造,只想著遵守陳舊的祖制,所以我們也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一些近代史中不想去改革和去帶領人民走向新思想潮流的守舊派。

雷池的聞名有什麼歷史的淵源嗎?

正所謂萬事萬物都是源自於生活,源自於客觀,沒有脫離客觀的俗語,也沒有脫離生活的創造。所以「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其實就是從歷史的典籍中吸取而來,以此讓後人在聽到這個俗語的時候,能夠明白當中的意思。

這個典故便是發生在東晉的時候,話說在成帝的時期,一個叫做溫嶠的人因為受到了中書令庾亮的推薦,去到了當時名叫江州,現在叫做九江的城市駐守,為的就是幫助東晉守住這裡,來維護東晉都城的安寧和平靜。可是在這個時候,中書令得知了一個叫做蘇俊的太守,集結了一幫自己的人手準備想要反叛朝廷,一舉攻到帝都取而代之的計劃。為了能夠不費一兵一卒的就對付蘇俊,這個中書令想要利用京城內大司馬的官職,來調蘇俊來當時東晉的京城,可是蘇俊也不是一個傻子,他很快就看出了當中的端詳以及危機,隨即就把計劃提前行動了,一路率領著自己的大軍就轟轟烈烈的和東晉的兵士們混戰在了一起,其實在這個時候,作為中書令的庾亮還以為這個蘇俊不過是一隻瞬間可以消滅的力量,所以便沒有把他放在心上,不僅沒有調遣溫嶠去加固都城的防禦措施,反而還天真的以為這股力量肯定會隨著時間而消減,不足以作為心頭上所擔心的事情,並寫信給溫嶠「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

可是隨著戰局的越來越嚴峻,庾亮慢慢的便改變了他對蘇俊的看法,蘇俊此時率領的大軍正浩浩蕩蕩的朝著東晉的都城殺來,雖然在當時庾亮率領著自己的精銳迎戰,不過因為準備不足被蘇俊、這個他曾小瞧的對手打的人仰馬翻。

後來被打的狼狽不堪的庾亮找到了溫嶠,並在最後聯合起了溫嶠與蘇俊在最後的決戰中擊敗了他。

最終將這一叛亂鎮壓了下去,保住了東晉的安寧。

以上便是這個段歷史的真正典故。雖然在當時那個所謂的「足下無過雷池一步」慢慢演變為了「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這句話的意思也在慢慢的發生變化,但是這個典故確實是「雷池」的起始,也正是因為此次戰役,才讓天下人對「不敢越雷池一步」記憶猶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登基時,日本,韓國,美國,非洲,處於什麼樣的發展狀態?
諸葛亮生前預言,二火初興有人越此,兩士爭衡不久自死,指什麼?

TAG:心安歷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