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藝術的「觀眾」

藝術的「觀眾」

藝術的「觀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藝術理論中有一種說法,藝術作品並非是藝術家一個人完成的,而是要通過觀眾的觀看、體驗、思考以及反應,延伸出更加豐富多元的意義。在藝術領域裡,藝術作品為溝通的橋樑使得「觀眾」與藝術家之間的都有所溝通。藝術領域中的觀眾是個特殊的存在,首先一個人關心藝術,他才會「觀看」作品,否則即便把作品有意識的把放到公共環境里,同樣也有人視之無物。「觀眾」對於藝術品的存在是舉足輕重的。

對於「觀眾」一詞,最初的理解就是看錶演、比賽或者看電影、電視的人。而在藝術的領域裡,關於「觀眾」的理解,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的觀眾是單純的看,這一類的觀眾似乎只是藝術的旁觀者,只看得到藝術的表面現象,然後簡單地理解;第二個層面的觀眾會興趣的看待藝術,會被事物本身所吸引,並且對藝術有所感應;第三個層面的觀眾則會與其所「觀看」的藝術品發生共鳴,不僅能與藝術品本身有所互動,還能夠因此對事物進行認知或反思。不同類型的觀眾之間不同的生活閱歷和受教育水平,造成了內心訴求的差異。這三類觀眾可分別稱為「看者」、「評者」和「知者」。

藝術的「觀眾」

「看者」似乎在三類藝術觀眾中是最淺薄的,但卻是不可或缺的,它與藝術創新是相呼應的。每當接觸到新鮮事物的時候,觀眾不可避免地會成為「看客」,譬如第一次走進美術館的大眾,此時觀眾的內心所求,只是滿足其內心的好奇,觀眾會對比較傳統、唯美或有豐富敘事性的藝術作品更感興趣;這類藝術作品通常具有較強的「可言說性」,不僅彌補了「看客」對於「看」的好奇心理,也使其通過「看圖說話」的方式,對作品意義進行闡釋,從中獲取相應的信息,從而為觀眾進一步了解藝術奠定基石。

對於一個藝術機構來說,想要增加藝術項目的吸引力,首先要分析觀眾內心所需,面向一個對藝術知識甚少的受眾群體策劃的展覽,首先要做到「好看」,讓「看者」滿意。之前中國美術館的敦煌大展,美術館對敦煌原景的複製及精緻的布展,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看客」對於藝術作品意義的構建極為受限,僅僅停留在對可讀性內容的闡釋層面,對於敘事性不強的藝術作品往往束手無策。此外,觀眾與藝術家的溝通也很局限,更多的是一種不平行的關係,要麼是一方對另一方頤指氣使的教育,要麼是一方對另一方膚淺拙劣的誤讀。

藝術的「觀眾」

「評者」對於藝術作品的感知有較為深層的理解。一般來說,能夠成為評者的人都具有豐富的感性思維的,他們往往不滿足於單純的闡釋作品內容,而更加容易被藝術作品本身的語言所吸引。這類觀眾理論上說,是具有一定藝術修養的人,如藝術家同行、批評家、策展人、畫廊主等藝術從業者,或者是具有史論知識的藝術愛好者。只有在看一件作品的時候,能夠了解藝術作品的來龍去脈的人才能成為「評者」。他們不僅要能夠解讀藝術作品的內容,更能夠充分感知藝術作品的語言本身帶給他們的快樂感。這種溝通方式大大超越了「看」,而發展成為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曼妙體驗。

然而過度依賴和迷戀似乎成為了今天的藝術觀念,有些時候聽聽方案便覺得一件作品好,做出來只是完成一種物質表達和空間呈現。今天的藝術似乎過分地熱衷政治、哲學、社會學以及新興學科的交纏,似乎這樣就能夠彰顯自身的現代性、包容性及生命力。然而顯現出的只是空前的迷失和不自信;今天的當代藝術過多地要求觀眾對藝術品的背景知識以及表達手段做更多的功課,導致大多數觀眾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候對藝術都更加陌生。

藝術的「觀眾」

人投鳥一石子 米羅

具有藝術修養的人,很可能會沉溺於對藝術作品的過度解讀中,尤其是敘事性極少的作品,越是試圖去解讀反而會顯得更加「陌生」。相反,不具備相關知識的兒童卻對藝術作品的感知更為強烈。一項研究結果證明,兒童圍繞作品(尤其是抽象作品)所展開的想像能力,以及對線條、形狀和色彩的感受水平,是絕大多數成人所不及的。如西班牙畫家米羅的抽象作品,讓無數人感到費解,甚至嗤之以鼻。但研究中發現,兒童在欣賞時創造性地表述了自己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在看一幅名為《人投鳥一石子》的作品時,有的孩子說:「這幅畫說的是沙灘上有個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看到一隻小鳥嘰嘰喳喳叫,就投了一顆石子。」有的說:「我感覺是一個人在變魔術,他把自己的一隻眼睛、一隻腳變沒了,把沙灘變成了一條直線。」還有的還說:「我閉上眼睛感覺自己在左右、上下、前後搖晃,因為這個人的身體是歪的。」

所以很多時候,所謂的「評者」往往在評讀作品的時候會過於理想,或許是因為一個人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感知世界的方式就會越理性。收到這種思維的約束使得高素質的「評者」在自己的理論框架內,感性思維漸趨鈍化。因此在面對藝術作品的時候,那些自詡為「評者」而在政治、哲學、社會學這些藝術外延的層面過分挖掘的觀眾,反而忽略了對藝術語言本身的感知,恰恰成了買櫝而還珠。

藝術的「觀眾」

「知者」一詞來出自典故「子期病亡,伯牙絕弦,知音難求」。在藝術創作中,一件藝術作品未必一定會展示出藝術家全部的思考,呈現的也許也只是片斷的情緒或者片斷的信息,它很難展現出藝術家個人完整的體系。藝術作品的呈現可以是非常私人化,但是它可能會因為觀眾的某些經歷而產生共鳴,給觀眾以感觸,並與之在形上或神識里去溝通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觀眾因為某件藝術作品產生了感觸進而有了一些小的影響,這就表明觀眾對藝術作品的認可,「知音」當然是藝術家最所期待的觀眾。如果一個人在觀看及體驗藝術作品之後深受感觸,從而去思考甚至有所行動,他就是「知音」,而「知音」便是最有可能成為發掘藝術家的伯樂。

當代藝術面臨新老交替的局面,宏大敘事的藝術創作逐漸黯淡,普適性價值和標準的呼聲更是蒼白無力,同時,新一代藝術家的作品又顯得過於自我,此時「知音」的作用便顯得極為重要。但是,觀眾與藝術作品產生共鳴的情況及其個人化,也就是說藝術作品具有打動人的偶然性。一旦觀眾與藝術作品產生共鳴後,「知者」會對這樣的作品進行思考,甚至從更多的同類作品中探究其內在的特點和規律,將作品所傳達的思維或情緒上升到理論層面,為藝術家的理念傳播開闢蹊徑;同時,「知者」會在與藝術家的溝通上做出更進一步的反應,例如參觀藝術家工作室,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溝通,甚至產生「草根性」的贊助行為,從而將藝術家極度個人化的情緒,展現給更多有著共同價值追求的觀眾,一位成功藝術家的煉成不就是這種集體智慧和力量的結果么。一言以蔽之,必然性都是從偶然性開始的。

藝術的「觀眾」

綜上所述,在藝術領域內,「看者」、「評者」和「知音」反映了三種不同訴求的觀眾,他們對藝術作品的感知性並不一定是逐漸遞增的關係,但是他們與藝術家溝通的反應能力卻是逐漸深入的。有的時候,閱歷淺薄但感性思維活躍的「看客」 ,能夠比「評者」獲得更多的快感,偶爾也能夠像「知者」一樣,被藝術作品感動或震撼。但是「看者」終究只是「看」,快感和震撼即便是看一場電影也能夠獲得,不會對藝術家的創作產生舉足輕重的反饋;換一個角度,藝術作品是邁向成功的重要階梯,藝術家僅把作品做到「好看」是遠遠不夠的,怎樣發掘潛在的「評者」和「知者」,會是每一個藝術家思考的問題。來自:3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無言也暖: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無言也暖
其實,看一個人是否靠譜,最簡單的就是看是否守時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