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董卓毀掉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銅人,造成一可怕災難,害死數百萬百姓

董卓毀掉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銅人,造成一可怕災難,害死數百萬百姓

公元189年,西涼軍閥董卓在袁紹的邀請下,進入了洛陽城,開啟了東漢的亂世。其後,董卓部下在洛陽胡作非為,到處燒殺搶掠,洛陽城內到處是烈火。而董卓本人則大權獨攬,廢黜了漢少帝,立漢獻帝,一時間權傾朝野,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190年,袁紹在關東組織反董卓聯軍,而董卓敵不過孫堅的進攻,被迫遷都長安。然而,遷都計劃耗資巨大,國庫有些入不敷出。為了儘快籌集遷都的資本,董卓命部下在洛陽到處搶劫、殺害富戶。

其後,董卓又派步騎兵在後,驅逐百姓遷往長安,遷徙隊伍中馬踏人踩,加之飢餓和搶掠,屍橫遍野,其狀慘不忍睹。董卓又命部下將二百里內一切宮殿、官府及民宅焚燒殆盡,還令呂布率兵挖墳掘墓,搜羅珍寶,上至皇陵,下至普通官員的墓葬無一倖免。

到了長安後,董卓發現物資仍然十分短缺,於是決定用金融手段掠奪民財,以充國用。首先,董卓廢除了自漢武帝以來的法定貨幣——五銖錢,改而鑄造小錢。董卓鑄行的小錢,既無輪廓,又無紋飾,重量在1 克(1.7銖)左右。相比於製作精美、重量得當的五銖錢,小錢妥妥的是劣幣。

為了更鑄小錢,董卓將搜集到的五銖錢、銅器全部熔毀。其後,董卓還覺得不過癮,最終將魔爪伸向了秦始皇時期的文物——十二金人。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廷宮中。」

同書卷87《李斯列傳》載:

「秦既並天下,以李斯為相,「夷郡縣城,銷其兵刃,示不復用」。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防止天下再次陷入戰亂,於是收集天下的兵器,鑄造了十二個銅人,用以「弱天下之民」。

那麼這十二個金人到底有多重、多高呢?根據《水經注》卷4載:

「 (秦始皇鑄十二金人),各重二十四萬斤,坐之宮門之前,謂之金狄。」

秦漢一斤,相當於現代的256克,而一個銅人,就約合61噸重,可謂相當龐大。此外,根據《淮南子· 論訓》、《太平廣記》、《永樂大典》及《古今圖書集成· 庶征典· 人異部》載,十二金人身高5丈,足長6尺,可謂是相當巨大了。

秦朝滅亡後,宮闕皆為項羽所燒毀(不包括未建成的阿房宮),十二金人被掩埋在廢墟中。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後,對十二金人採取了保護的態度,派人將十二金人運到長樂宮之大夏殿安置。

經過西漢末年的戰亂,十二金人仍大體保持完好,仍是漢朝的定國之物。但到了東漢末年,歷經滄桑的十二金人卻沒有逃過董卓的毒手。《後漢書》卷72《董卓傳》載:

「(董卓)壞五銖錢,更鑄小錢,悉取洛陽及長安銅人、鍾、飛廉、銅馬之屬以充鑄焉」。

晉人潘岳在《關中記》中說: 「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徒清門裡。」據此,十二金人中有十座為董卓所毀,剩下的兩座被運至清門裡,倖免於被毀的厄運。

由於十大銅人重量巨大,董卓得以鑄造大量劣幣,使之流入市場,造成了巨大的金融災難。不久後,關中地區就發生了惡性通貨膨脹,物價飆漲。《後漢書·獻帝本紀》記載:興安元年,谷一斛五十萬錢。黎民百姓幾乎被掠奪殆盡。而在文景時期,一斛谷才十幾錢。

在董卓的倒行逆施之下,往日繁華的關中日漸凋敝,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以至於凍餓而死,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正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而這一切,都是董卓的暴政造成的。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暴虐的董卓最終得到了報應,呂布的刺殺最終結束了這位亂臣賊子的性命。董卓雖然死了,但他給人民造成的傷痕,卻過了數十年也沒有消退。即使曹魏建立後,關中退回了物物交換時代,以布帛和穀物充當貨幣。

有些讀者或許會問,那麼剩下的兩個銅人去哪裡了?在三國時期,魏明帝曾想將最後兩個金人運往洛陽,但因太重未能如願。到了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皇帝石虎將兩座金人運往了鄴城。最後,前秦皇帝苻堅又派人將這兩枚金人運回長安銷毀。至此,十二金人全部消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陶陶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廣西山洞牆壁發現一首詩,解開歷史之謎,學者:難怪石達開會失敗
唐朝長安為何被攻破6次,一次也守不住?只因有個致命缺陷

TAG:陶陶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