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這個皇帝,比崇禎還勤政節儉,讓人感動,卻直接導致清朝滅亡

清朝這個皇帝,比崇禎還勤政節儉,讓人感動,卻直接導致清朝滅亡

乾隆讓位給嘉慶後,朝政仍然是乾隆控制,一直到乾隆死後,嘉慶皇帝才開始擁有實權。嘉慶在位二十多年,這與他的父皇乾隆帝相比,確實有些短,再加上在乾隆後期,政治腐敗,致使嘉慶在位期間,政務繁多,政治幾近崩潰,在這樣的處境下,嘉慶感到痛苦迷茫,多次想要離開皇位,但是,他最後還是沒有這樣做,一直到他駕崩的那一天,都還在忙於政務。

事實上,嘉慶非常努力,但即使這樣,國家形勢不但沒有如他所想的,甚至還越來越糟糕。另外,嘉慶嚴格按照祖訓,每天看聖訓和實錄,從歷代歷朝汲取經驗與教訓,沒有效果。最後,他對國家以及自己絕望了,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在其他人看來,嘉慶皇帝還是和以前一樣,辛勤忙於政務,但實際,他不動腦思考,處理政務也只會照搬書上的知識,或模仿老祖宗的治國方案,到了晚年,嘉慶在位後期,有個親王家中的僕人犯了錯誤,被親王囚禁,私自用刑。嘉慶帝聽過這件事後,將這個親王罷免並關進宗人府。

後來,嘉慶帝在看書的時候,發現在康熙年間的時候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當時同樣有個親王沒有理由的打死一個平民並折斷其他平民的四肢,當時,康熙帝罷免了他的職位。於是,嘉慶帝認為自己處理得不對,所以釋放了在宗人府的親王。

嘉慶期間,有一個地方發生了火災,但不是很嚴重。於是,皇宮裡的一些太監認為沒有必要開宮門請士兵救火,也避免了有歹人趁機進入皇宮,所以太監們自己滅了火。但是事後,嘉慶帝卻處罰了這些太監和當日值守的士兵,原因是嘉慶帝在書上看到了老祖宗定下的關於救火的規定:皇宮內出現火災時,必須立即打開宮門,讓值守的士兵參與救火。

所以嘉慶如此不知變通地處理事情,根本恢復不了當初的盛世,反而是導致清朝迅速衰落,他本人的精神狀態也經常是渾渾噩噩,在孔子後人衍聖公覲見他的時候,記錄了他的幾天行程和精神面貌。

皇帝剛剛見到衍聖公的時候,就問道:「朕打算去曲阜,可山東如今水患還未被解決,蔓延到了臨清,但找不到合適的辦法處理,近幾年新修的孔廟,若是朕現在不去的話,再過幾年孔廟就破敗不堪了,你說應該怎麼辦呢?」

等到衍聖公辭行的時候,嘉慶還是沒有想好如何處理,他語無倫次地說道:「如今朕已經在位二十四年,卻從來沒有去祭祀孔聖,這種大事朕是不能缺席的,以前倒是跟先帝去過幾次,可那並非是我作為皇帝親自祭祀,所以也算不得數,可如今水患嚴重,水路不好走,旱路也不好走。但是朕對山東水患也是無能為力,沒辦法,了不得!」

如此不清醒的頭腦,如此不確定的話語,這讓人不得不懷疑嘉慶的精神狀態實在是不好,尤其是一國皇帝,這樣根本無法治理好國家。等到嘉慶去世的時候,他竟然是覺得是解脫,終於能夠放下一切去放鬆了,這不得不讓人感慨當初勵精圖治的嘉慶皇帝如今變成這般昏庸糊塗,史書關於他的記載也是「嘉慶中衰」。

大清王朝後來的腐敗黑暗並非是道光和慈禧兩人的過錯,其實從嘉慶這裡已經是開始了過度,嘉慶糊塗的政策對國家無益,他無法解決乾隆晚年留下的爛攤子,這使得各種問題快速蔓延,腐敗的癌細胞迅速擴散,無形之中,清政府已經是走向了衰敗。

嘉慶太過遵守「法祖」,不知變通,即使他操勞一生,也得不到後世人的稱讚,他是失敗的執政者,真正的明君通常都是務實的,不拘形式,創新政策,給國家以新的活力。努爾哈赤和多爾袞將滿人帶到了中原人的地方,統治了中原人,他們沒有被傳統思想束縛,從現實角度考慮,靈活轉換思想,這才有了清朝政權。

而從康熙到乾隆,尤其是康熙和雍正的統治,他們充分活學活用,有著現實精神,這才能夠不斷頒布新的政策,對國家有益,發展國家的生產力和經濟,這才創建了「康乾盛世」,但到了嘉慶這裡,他卻只是照搬教條,依賴《實錄》,不知變通,註定是一個庸人,是失敗的統治者,無法成就大業。

但後世人不該過多地批評他,他只是不適合做統治者,嘉慶本人身上還是有許多優點值得後人學習的。他很體貼下屬,曾經有一年夏天,提督楊懌進宮面見聖上,當時皇帝還搖著扇子,可一看見下屬,就立馬收回了扇子,因為朝廷有規定,大臣們不能再皇帝面前搖扇。

其實皇帝是可以搖扇的,但他為了體恤楊懌,還是收回了扇子,陪著下屬一同受熱,可這苦了嘉慶,因為嘉慶是個胖子,他不搖扇,一會兒身上就是大汗淋漓,但並沒有說一句話抱怨。回到府中的楊懌知曉此事後,很是感動,當即將此事寫在了日記中以感激皇帝的恩德。

他還讓年邁的大臣騎馬上朝,不會的也可以乘坐轎子上朝,這一切都是考慮到了大臣們的腿腳不方便。嘉慶在國事上面不知變通,但是在小事上卻有創新的想法。曾經有大臣想調兵去將玉石運往宮中,但嘉慶知道此事後,大發怒火,士兵們是保家衛國的,可不是用來送貨的,後來他還禁止大臣們運送玉石回京城。

這樣看來嘉慶是個好人,仁慈,體貼下屬,節儉,但僅僅這些還不足以讓他成為明君,若是他生在盛世中,他或許是一位好皇帝,但一個庸才的勤奮,危害往往大於一個天才的懶惰。或許,嘉慶才是清朝衰敗的罪魁禍首。

參考資料:

【《清史稿·卷十六·本紀十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LS 的精彩文章:

此女嫁給一個才子後,才子在官場發跡,三年後他說:你只能當妾了
除了武則天外,最有可能當上女皇的女人,最終卻被斬草除根了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