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什麼樣的廟藏有一把罕見的鯊魚魚骨劍?還能容下關公、媽祖兩位大神?

什麼樣的廟藏有一把罕見的鯊魚魚骨劍?還能容下關公、媽祖兩位大神?

明清水師重鎮白鴿寨遺址的宣封廟裡藏有一把奇怪的鯊魚魚骨劍。該奇劍是明朝帝王御制之劍,外形兩面是齒刺,是以鯊魚鰓前凸出的直骨為刃,木質劍柄銅裝飾。這種劍並非人工製作而成,是利用鯊魚口裡面的天然雙刺骨做成,台灣土人曾用他作為短兵器防身。

《中國兵器史稿》插圖

漁民用在海上打撈到的巨大的鯊魚頭骨上的魚剌加工成的「寶劍」。宣封廟位於湛江市麻章區太平鎮明清兩代雷州水師營地白鴿寨故地——通明港村。

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白鴿寨把總童龍建,清康熙年間和民國36年(1947年)續有維修。廟瀕雷州灣,東南向。 廟內現存明清碑刻7通、嘉慶鐵鐘1個、石雕惜字亭1座。神龕及壇前木雕有透雕、浮雕、圓雕多種,花卉鳥獸形象各異,反映出雷州半島明清兩代木雕工藝特色。中、後殿神龕楹聯為當地名人手跡。中殿聯為清道光三年狀元林召棠手書,嵌「天后」二字:「海靜波恬共仰天恩光普照;民安物阜咸歌后德被無私」。後殿聯為清康熙間台灣知縣、福建巡撫陳手書,敘述關羽生平:「生蒲州事豫州戰徐州守荊州萬古神州有赫;兄玄德弟翼德釋孟德擒龐德千秋至德無雙」。該廟中殿原祀天妃,清康熙間晉封天妃為天后,因改廟名為「宣封」。

天后(海上女神媽祖)一般指媽祖(中國道教女神)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輔斗元君等。 媽祖生前為福建地方巫女林默,在短暫的一生中致力於幫助當地的漁民,留下頗多的靈異傳聞。而在林默亡故之後,受閩人崇敬,成為福建地方神系信仰的海中女神。

自宋至清,對林默的封贈不斷,她也從漁民的守護女神變成了水手、海商甚至漕運行業的守護神,兼有了海神、行業神、兒童守護神的性質。在台灣,媽祖則是事事皆可管轄的全能女神,深受民眾的愛戴與敬仰。

宣封廟的後殿祀關羽

他義薄雲天,千古英魂不滅。他武霸蓋世,一人一刀威懾百萬雄兵。他躍馬斬將萬眾中,侯印賜金還自封。橫刀拜書去曹公,演繹千古凜凜國士風。他騎赤兔、揮青龍偃月、解白馬之圍,被頌為漢朝忠義無雙士,千古英雄第一人。他就是浩然之氣塞天地,忠義之行澈古今,彪炳日月、大氣浩然華夏魂的承載者武聖——關公!

成就關公美名的就是這把又名「冷艷鋸」的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蛺蝶。」青龍偃月刀已成為關公的標誌。在《三國演義》「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等故事中,這把千古名刀把關公所特有的「凜然正氣、忠義仁勇、赤誠報國」的崇高精神詮釋地淋漓盡致。

什麼裝具才能匹配如此青龍偃月刀呢?巧妙地設計出一條威武的龍,龍口大張,打造成了刀就像從龍嘴裡吐出來一樣的刀鋤。龍頭造型的設計充分體現了關公刀的威武、霸氣、傲視群雄、無人能敵的氣勢。刀鐔[xín] (寶劍的劍鼻,劍柄和劍身連接處的兩旁突出部分)是刀鋤的延續。刀鐔既有防禦功能又有裝飾效果,所以,刀鐔設計的既厚實,又美觀。刀柄上的配飾同樣重要,因為是圓筒形,所以設計成青龍盤繞卷草穿錯的造型,這樣既靈動又自然。刀柄最底下配鐏[zūn](戈柄下端的圓錐形金屬套),作戰時既可以作為兵器刺殺敵人,又可以作為底部的配飾,是整把刀裝具的點睛之筆。

觀青龍偃月刀,若靜中含動,流而生變,高岸陵谷,滄海桑田,人事間的萬般變化都蘊含在其中了。一尊關公聖像,是人們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託;一把青龍偃月刀,是一件感天動地的忠義神器。盡國之大忠,成民之大義。武聖義勇冠今昔,青龍偃月刀無人敵!宣封廟祀此二神,也正反映出此地原來既是沿海漁村,又是明朝當時軍隊曾駐紮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廣隆 的精彩文章:

龍泉在中國冷兵器上的地位

TAG:沈廣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