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大將認字不過10個,卻能鎮守邊疆20年,挽救蜀漢於危亡之中

此大將認字不過10個,卻能鎮守邊疆20年,挽救蜀漢於危亡之中

俗話說得好「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在諸葛亮去世之後,很多人就把蜀國復興的最後希望寄托在了姜維的身上,因為誰都知道姜維是諸葛亮的徒弟。但是問題來了,就算姜維有著這樣的背景關係,他也只能在蜀漢內部慢慢熬資歷,因此在諸葛亮去世20年之後,姜維才得以執掌蜀漢的軍政大權。那麼在這20年之中,是誰支撐起了蜀漢的大局呢?

這就要從陳壽的《三國志》之中尋找答案了。據陳壽記載,在諸葛亮死後,有3位蜀漢武將脫穎而出,他們分別是王平、馬忠和鄧芝,據三國志記載,「王平在北,馬忠在南,鄧芝在東,咸著威績。」而在這其中,又以安漢侯王平的功勞最大,他曾經2次挽救蜀漢於危亡之中,20多年來鎮守蜀漢的北部邊疆,堪稱蜀國的中流砥柱。

大家知道,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由於他和司馬懿打消耗戰,因此諸葛亮出兵不久之後就病逝於五丈原。在諸葛亮去世之後,大將魏延和楊儀鬧得不可開交,蜀漢軍隊內部引發了激烈的內訌,魏延一怒之下起兵造反。由於魏延的資格很老,並且他對於蜀漢國內的防禦弱點了如指掌,一旦沒人制止的話,那麼曹魏就會乘虛而入,蜀漢就會面臨亡國的危險。在關鍵時刻,王平率軍進攻魏延,一戰就平息了魏延的叛亂,使得蜀國的有生力量得以保存,從而避免了蜀漢的軍隊遭到更大的損失。

而在公元244年,魏國大將軍曹爽率領10萬大軍進攻漢中的重要關隘陽平關,而當時鎮守關隘的蜀漢軍隊只有3萬多人,很多蜀漢將領主張放棄陽平關,收縮兵力誘敵深入。此時王平卻站了出來,指出這樣貿然撤退會造成蜀軍士氣的崩潰,一旦魏軍發動追擊,那麼蜀軍就會一潰千里,到時候局面就不可挽回了。果然王平率領三軍將士嚴陣以待,曹爽的10萬魏軍不能撼動陽平關分毫,最後只能掃興而歸。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帶兵經驗豐富的大將,他的文化水平卻很差,認識的漢字不超過10個,可以說是標準的「文盲武將」了,那麼他為什麼有著如此敏銳的戰場直覺呢?也許他和李雲龍一樣,在多次的實戰之中摸索出了戰爭本身的規律,這才能夠鎮守蜀漢邊疆長達20餘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事說 的精彩文章:

怎樣用2隻桃子幹掉3位功臣?齊景公殺功臣的手段太陰毒了
元朝皇帝去世後,他們到底埋在什麼地方?學者提出2種看法

TAG:歷史有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