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讓孩子上興趣班?你以為的勞累和辛苦,也許孩子並不以為然
帶兒子去買菜,一路上和孩子邊走邊玩,聽見兩個老奶奶在聊天。
「嘿,你幹嘛去呀?」
「孫子去學畫畫了,這會快下課了,我去接他。」
「這麼小就開始學畫畫了,你家孩子這不才剛三歲?」
「他不光學畫畫,周末還有英語班呢……」
「學這麼多,累不累呀?」
「我們不管,都是孩子他媽準備,我們老兩口,只管接送。」
在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家庭是這樣的情況,父母忙著掙錢,沒時間管孩子,又害怕孩子比別人差,就報學習班,興趣班,把孩子交給培訓機構,從而來緩解內心的焦慮。
前幾天媽媽群里還討論開了,有個媽媽說:「孩子太小了,學那麼多沒意義,孩子的童年都被學習佔住了,孩子也會很累。」
接著就有持不同觀點的家長說:「教育孩子其實也是一個試誤的過程,我們不知道孩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通過參加興趣班的學習可以了解發現孩子的特長,因材施教,早啟蒙早做準備,對孩子也是有好處的。」
也有的家長無奈的說:「我們平時上班太忙了,加班出差是常事,家裡的老人知識有限教不了孩子,與其讓孩子在家看電視,不如去上興趣班學習。」
該不該讓孩子上興趣班,因家庭環境不同,觀念不同,大家各持已見,面對不同情況的家庭,孩子上與不上興趣班,也會因孩子發展情況不同, 有不同的效果與反饋。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如果家長有經濟條件,有精力輔導孩子,投其所好,去上他喜歡的興趣班,去啟蒙去學習,對孩子來說就不是一件勞累的事情,而是在做他喜歡的事。
有一件事情雖然過去三年了,但我依然記憶猶新。
一次我帶著兒子在小區里玩,有一個上小學三年級的小姐姐她喜歡逗我兒子玩,其間聊了幾句,聽到她每周要學習的東西,我都驚呆了,她要上英語培訓班,要學鋼琴,還要練書法,還學畫畫,做手工,還有數學培訓班。我問她:「你學這麼多,不累嗎?周末還有時間玩嗎?」
誰知那小姑娘輕鬆的答道:「不累呀,這都是我喜歡的,我英語學的好,成績就好,老師經常誇我,我很開心。因為我練書法,字也寫得很漂亮,同學們都羨慕我,我會彈鋼琴,就能參加一些學校活動去表演,如果表演得好,還能拿獎,我就很開心。」
你以為的勞累和辛苦,也許孩子並不以為然。
上面的這個小姑娘,她父母都要上班,白天是她姥爺接送她,媽媽晚上回來會陪她練鋼琴,寫作業。學習必然是辛苦的,但通過學習,讓她的生活更豐富,她也因為學習獲得了很多的肯定和自信,越學就越有動力,再加上自己本身就對這些要學的東西感興趣,她的興趣班學習就是輕鬆自然的。
那麼,這樣的情況,無論家裡條件好不好,都要支持鼓勵孩子去學習。
然而還有一種情況,看別人學,就給自己孩子報班,也不管孩子樂不樂意,就帶著去上。孩子不感興趣時,就抵觸去學習,或者學了跟沒學一樣,沒有什麼好的結果和反饋。最終的結局不光孩子很累,家長也會覺得累。
所以不管家長出於什麼樣的出發點,都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觀察孩子的反應,還要看自己孩子的發展情況,不能盲目的跟風報班。
市面上的興趣班培訓機構很多,要先哪個機構?選擇什麼樣的興趣班去學習?還是綜合自己的家庭情況,孩子的發展情況來進行綜合評估,選擇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最後,你家孩子都報了什麼興趣班?或者對於興趣班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