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征方臘後,李俊為什麼要出海?您看看他之前害死了多少人

征方臘後,李俊為什麼要出海?您看看他之前害死了多少人

《淺說水滸》第286期(文/焦目)

說到108將的結局,若只看結果,其實柴進、阮小七、武松、宋清和李應等人都不錯,有的建功立業,有的長壽善終,有的做了富豪,有的回鄉為民。若是論地位的話,呼延灼後來做到御營兵馬使,朱仝做到節度使,兩人還都曾上陣打金兀朮。若是論後人,張清的兒子張節,宋清的兒子宋安平,也都取得功名。

不過,若是論逍遙自在,還是李俊和童威等人爽,幾個人出了海,令霸海濱,李俊更是成為暹羅之主,做了皇帝,別提多牛了。

李俊等人為何要出海?用赤須龍費保的話來說,就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功成之後,皇帝就會清算,即便皇帝不這麼做,奸臣也會這麼做,回去一定沒有好下場。其實費保說這話有些嚴重,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被清算,比如呼延灼、阮小七、朱仝等人都挺好。

但李俊如果回去,他肯定會被高俅等奸臣排斥並陷害。

首先,李俊是水軍大頭領

首先,他是水軍頭領,梁山水軍大都督,排名在張順、張橫和阮氏三兄弟之前。上梁山之前,他就參與過攻打無為軍,還協助張順,活捉了黃文炳。後面他還擒殺金陵水軍統制官劉夢龍,活捉節度使黃文德等。

可以說,李俊也是干過大票的,這樣的人,顯然會被奸臣所記。他們找個機會,就能把人坑了。阮小七穿了方臘的龍袍,就丟了官職,李俊殺害朝廷命官,豈能輕饒?

其次,李俊曾經犯過大錯

南征北戰期間,李俊立下不上功勞,但也曾獻計害死無數百姓。當時宋江和盧俊義分兵攻打田虎城池,盧俊義分了兩隊,一隊由關勝帶領李俊等人,攻破榆社、大谷等縣城;另一路盧俊義親自帶隊,攻克了平遙等地,但進攻太原城時,因為天降大雨,久攻不下。

李俊聽說盧俊義攻克不下太原城,擔心太原城裡會派出死士出擊,那麼盧俊義等人就會大敗。於是他獻出一個計策,便是決引智伯渠及晉水,水淹太原城。

城中只有避暑宮,乃是北齊神武帝所建,基址高固,當下附近軍民,一齊搶上去,挨擠踐踏,死的也有二千餘人。連那高阜及城垣上,一總所存軍民,僅千餘人。……城中雞犬不聞,屍骸山積。雖是張雄等惡貫滿盈,李俊這條計策,也忒慘毒了。——《水滸傳》

這個計策,坑苦了城裡的百姓。因為成為的百姓事先得到了盧俊義等人的通知,所以基本沒啥損失,除了房子。而城裡的人就慘了,太原城有多少人不知道,但太原向來是軍事要地,人口多,將士多,光是搶高地就死了兩千多人。最後,僥倖活下來的軍民,不過千餘人。

所以連作者都看不下去了,說李俊這個計策「也忒慘毒了」。

其實李俊等人殺心極重,因為太原城被水淹之後,他還殺得「城中雞犬不聞,屍骸山積」。這也難怪,畢竟戰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老百姓、士兵只是個數字而已。

後來平定王慶後,朝廷約束宋江等人,只能在城外駐紮,不準進城。李俊也很憤怒,他和二張、三阮找吳用,說要劫掠東京城。

李俊、張橫、張順、阮家三昆仲,俱對軍師說道:「朝廷失信,奸臣弄權,閉塞賢路……就這裡殺將起來,把東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水滸傳》

居然要劫掠東京,可見膽子有多大。水淹太原城,害死無數百姓,李俊這樣的人,高俅等人顯然會注意到,所以他即便不做官,也不能在宋朝混了,這就是他為什麼要和費保、童氏兄弟出海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水滸中,明明是魯智深生擒方臘,為何影視劇總改成武松?
武大郎死後,潘金蓮把他火化了,宋代真的可以火葬嗎?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