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恆河污染嚴重,為何不去治理?原因很多人想不到!
全文共1149字 | 閱讀需3分鐘
就算有所成效,也很快會被環保意識弱的印度人再次破壞。
近幾年印度的經濟得到了快速增長,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創造了一個不小的奇蹟,但付出的環境方面的代價也很大,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對恆河的污染。恆河是印度的「聖河」,是所有印度教信徒心中最聖潔的河流。但如今的恆河河水已不再清澈,甚至河水中的細菌數量超出正常標準上百倍,可以說是污染很嚴重了。但奇怪的是,為何沒有人去治理恆河呢?
恆河在大多數印度人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說印度教徒的一生,都和恆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很多去過印度旅遊的遊客,一定會對這樣的場景印象深刻。一群印度人在恆河中沐浴、祈禱,不遠處的岸邊則有人在取水或者洗漱,儘管河面上漂浮著不少垃圾,但他們就像沒看到一樣,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
雖然印度人對他們的「聖河」從來不嫌棄,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恆河確實是受到了污染,河水也不適合洗漱、沐浴了,印度人這樣的做法對身體健康沒有好處。這樣一條在印度人的生活和信仰中有著重要意義的河流,如今卻受到這麼嚴重的污染,為何印度從來不想著進行治理呢?
首先,想治理不代表能治理。印度近幾年的經濟發展迅速,但很大一部分的經濟貢獻來自於恆河周邊的污染企業。恆河現如今的污染,和這些企業有很大的關係,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對於現階段的印度來說,發展經濟是第一位的,如果對這些企業進行管理,將阻礙印度國內的經濟發展,所以就算印度政府想治理,但是現實情況也不允許他們治理。
其次,目前印度還有其它問題比治理恆河污染更迫切。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貧富差距非常大的國家。因為種姓制度等原因,使得一大批底層的印度人得不到受教育的機會,長期生活在貧窮之中,甚至連吃飯都是問題。和治理恆河相比,解決底層人民的生存問題,同時加強文化教育要更緊迫。
再者,習慣難改,而且印度教徒也不覺得恆河不幹凈。千百年來,印度教徒已經習慣了來到恆河進行沐浴,來洗去身上的罪孽。在他們的眼中,恆河是世界上最聖潔的河流,河水也是最聖潔的水,很多信徒甚至會直接喝恆河水。雖然他們眼中看到了恆河受污染,但心中卻始終堅信恆河是最乾淨的,如果有人和他們說恆河受到了污染,需要治理,在治理期間不能去河水中沐浴了,恐怕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這些印度教的信徒了。
另外,現階段印度人還沒有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這可以從他們平時的上廁所習慣看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治理恆河的難度大不說,就算有所成效,也很快會被環保意識弱的印度人再次破壞。所以,對於印度政府來說,現階段去治理恆河完全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當然不會有人去做了。
作為一條養育了印度兩岸人民幾千年的河流,如今的恆河卻成了很多印度污染企業的排污口,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對於遊客來說,想要看到河水乾淨的恆河,可能要到恆河的上游去才有希望。
本文轉自百家號:小唐講財經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 有一種愛叫做「在看」 ·


※從期望到尊崇:晚清民初留學生社會精英形象的確立
※從「一帶一路」歷史人物談如何寫作大眾歷史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