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連續大幅減美債,日本出現反轉,稀土或讓美國出現經濟損失

中國連續大幅減美債,日本出現反轉,稀土或讓美國出現經濟損失

近半個世紀以來,自從美元脫離金本位後,美元通過「石油-美元-美債」這個連接讓美元以投資品的形式成為各國央行的核心儲備資產,並充當著全球最主要儲備貨幣的角色,無數國家包括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內的銀行系統維持核心資產總量和比率的穩定,不是黃金,而是美債。

但BWC中文網也多次強調,現在,持有萬億美元美債的意義與往日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數據顯示,美債的兩個最大債權人早已在放緩美債的投資速度,但此刻,正值為填補不斷擴充的聯邦赤字,正值美國的發債創下紀錄之際,然而包括具有國家背景的大型機構投資者在內的全球市場卻降低了參與度,正在遠離美債市場。

2013-2018年央行購買的美國中長期國債的走勢/數據來源GlobalMacro Monito

正如上圖數據所示,美債的最主要購買方(央行)的行為在2015年後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變化。例如,在美國財政部最新舉行的一次美債拍賣中,三年期美債的直接中標數更是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不僅於此,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數據顯示,大幅度的美債拋售潮或才剛開始。

據美國財政部7月17日最新公布的TIC(國際資本流動報告有兩個月延遲)數據,雖然,5月私人投資者對美債需求在增長,但具有國家背景的大型機構投資者卻在遠離美債,包括央行、外匯儲備管理機構、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在內的官方機構已經連續第九個月減持美債(如下圖),期間總出售額近2160億美元,持續時長和金額都是有記錄以來最高。其中,5月私人資金凈流入資金735億美元,但官方機構凈撤資406億美元,4月外國持有美國公債規模從3月的6.473萬億美元降至6.433萬億,2月更是環比減少了1570億美元持倉。

其中,中國(內地)5月減持了28億美元的美債降至1.11萬億美元,且為兩年來最低(2017年5月),這也是繼4月和3月拋售了179億美元後的,連續第三個月開始大幅度減持。

俄羅斯則在近10個月內清倉式的減持了831億美債,減比高達93%(已不在美債主要持有者名單內),另外,截止4月的大半年以來,日本、法國、沙特、英國和愛爾蘭等美國經濟盟友所持美債也均不同程度的開始減持,其中,美國前十大美債海外持有者中,有四個在5月減持了美債,另外,加拿大、泰國、義大利、巴西等多個海個美債持有者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減持。

數據來源美國財政部,單位為10億美元

雖然,中國仍然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但中日兩國之間美債持倉的差距縮小到92億美元,最新數據顯示,排名第二位的日本所持美債倉位出現反轉,5月環比增持美債370億美元,至1.1萬億美元,我們在上月提及,日本曾在4月時減持了141億美元,3月出售110.7億美元長期美債,為去年2月以來最大出售規模,是的,日本似乎正在「亡羊補牢」。

而這對美國這個以借債發展經濟的國家來說,如果世界主要央行開始持續重手拋售美債,這無疑會動搖其經濟復甦的根本邏輯,也將衝擊美元的儲備份額及貨幣地位,當然,這也會進一步加快美聯儲降息的步伐,更需要持續不斷的引導美元迴流來對沖22.45萬億美元債務赤字的風險,但在這個過程中,美元流動性緊張也就會變得更加明顯。

反之,如果這種持續了幾十年的模式被逆轉,那麼美國經濟就會失去增長的根本動力,而這也是近期美國經濟各種熱門新聞背後的核心邏輯,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日本在前幾個月拋售美債和出售美元證券資產後,部分又購買非美元債務(人民幣債、歐債等)似乎也表明,資本流動可能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逐步向美國流動。

據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上升,這或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市場的擔憂,即在美國就業人數大幅放緩後,暗示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在進一步失去動力,同時,受美國關鍵經濟數據低迷影響,金融市場迅速作出反應,進而引發美債收益率全線走低。

以上這些都意味著,投資者正在以較高的價格撤出避險資產,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日暗示有必要時將會降息,稍早前,美聯儲宣布在2019年9月份結束縮表,之後於10月再次購買債券,而這都在說明美聯儲即將正式重啟量化寬鬆,這就意味著向投資者發出了一個最強的貨幣轉向信號,這是自2015年12月開始的美元緊縮周期將提前結束的最清晰信號。

而以上這些數據更使得美國經濟衰退論迅速佔據了全球新聞的頭條,同時,野村在其發布的報告中進一步表示,我們看到的是,美國金融市場情緒的變化趨勢與雷曼危機爆發前的模式相似,彭博社稱,令人失望的就業數據報告表明,由美國碎片化的全球經濟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正開始給美國經濟帶來更大的損失。

比如,近日,中俄在相互交易時傾銷美元以支持本國貨幣,這是對美元國際主導地位的直接削弱,而我們也多次強調,包括德國、法國、土耳其、伊朗及東南亞部分國家也一直在討論類似舉措。

數十年來,美國境外使用的美元數量超過了這個國家,大多數美國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實際上給了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在全球市場上的一些巨大優勢,但現在,這些優勢開始消失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與此同時,自2018年以來,一些主要經濟體在大幅度削減美債過程中,也加速了黃金的囤積,這就意味著,萬億美元債務赤字風險將不能被很好的稀釋,因為,今天,美國的負債行為是一種戰略性的負債,且美國對這些債權投資者資本的依賴還在不斷地增強的現實,使得這種負債使美國在面對它的主要債權人時顯得有些脆弱不堪。

不僅於此,美國經濟除了財政開支越來越龐大,只能發債度日這個經濟軟肋外,稀土資源也越來越依賴中國等國外企業供應,近日,獨立經濟戰略分析家Alessandro Bruno接受俄媒RT時分析稱,稀土就像美債一樣對美國發展至關重要,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中國稀土儲量佔全球的三分之一,但美國稀土進口80%來自中國,這是一個重大的經濟軟肋,因為,美國企業幾乎沒有任何替代能源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它可能會嚴重限制製造各種電子設備所需的稀土金屬,特別是手機,因此中國相關企業將保持在稀土精鍊加工領域接近壟斷的地位,並握有主動權籌碼。(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發出黃金信號,美聯儲服軟後將提前放水,美元更大損失或出現
外媒:中俄等多國聯手或使美元崩潰突然加速,即將達到一個引爆點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