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性格決定命運的三國名將鍾會,造反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成功

性格決定命運的三國名將鍾會,造反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成功

三國鼎立未成時,是增量時代的博弈,彼時事關生死,英雄人物誌在天下,雄心萬丈,或孔武有力,引千軍萬馬,拔城掠地,「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或羽扇綸巾,運籌於帷幄,謀定天下,「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皆令人神往。

三國鼎立已成,是存量時代的博弈,彼時事關得失,三方勢力攻守於尺寸之間,發展於此消彼長,或得於算計,背盟棄約,反友為敵,「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攘攘熙熙皆為利往」;或失於內耗, 你爭我奪,鬼蜮伎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皆令人如履薄冰,此中人物亦面孔如置燈下,恍惚間忽明忽暗,難以琢磨,忠奸難辨——如鍾會。

鍾會,字士季,鍾繇幼子,三國時期魏國人,時人嘗作才性之辨,遍讀史料,總覺鍾會其如剃鬚之刀片,其刀鋒利而少厚重,雙刃而難以控,譬如鍾會,其才如刀鋒,其性如刀質,其才縱攻城不足,但謀人性命有餘;其性稍嫌厚重不足,動輒得咎,睚眥必報,其質(性)不足以成其才。

其才——多有計謀,素以陰柔。

後世對鍾會的才華的評價向來不吝嗇,現有史料總會在細述鍾會平生種種之前,將「軍事家」、「書法家」兩項標籤置於最前,其軍事才能史書多有記載。然而仔細辨別,發現其所為「軍事家」的才能大多是類似陳平的詭計:

例一、征討毌丘儉。毌丘儉作亂,司馬師征討時,鍾會就參與平亂了,不僅如此,司馬師在此役以及眼疾的壓力下過世後,鍾會對後繼者司馬昭更是大力支持,出謀劃策:

「毋丘儉作亂,大將軍司馬景王東征,會從,典知密事,衛將軍司馬文王為大軍後繼,景王薨於許昌,文王總統六軍,會謀謨帷幄。」《三國志.魏書.鍾會傳》

例二、征討諸葛誕,「文王至壽春,會復從行」,此役中鍾會的計謀充分利用了諸葛延的東吳外援全琮的家庭困難,此時全琮幾乎是帶上了所有的兒子支援諸葛延,可是家中偏偏遇到了案件糾紛,或許是直接或許是間接的原因的推動下,全琮的家人渡江歸順了司馬昭。

「懌兄子輝、儀留建業,與其家內爭訟,攜其母,將部曲數十家渡江,自歸文王。」

鍾會充分利用了這個機會,偽造了書信,讓人帶給全琮的兒子懌,說吳國內對懌不能收取壽春感到憤怒,想要把全家都誅殺掉,所以我們逃命出來歸順了司馬昭,懌等得到這個消息很恐懼,於是帶領手下兵將開東門出城受降。

「吳中怒懌等不能拔壽春,欲盡誅諸將家,故逃來歸命。懌等恐懼,遂將所領開東城門出降。」

二、其性——敏感而量窄,隱忍而必報

史載鍾會是鍾繇庶子出身,其母張昌蒲雖然是鍾繇之妾, 但頗有心計,能隱忍。在鍾會為母親所做的《張夫人傳》中記載了其母和鍾繇「貴妾」孫氏宮斗的故事:

「…貴妾孫氏,攝嫡專家,心害其賢,數讒毀,無所不至。孫氏辨博有智巧,言足以飾非文過,然竟不能傷也。及妊娠,愈更嫉妒,乃置葯食中。夫人中食,覺而吐之,瞑眩者數日。或曰:「何不向公言之?」答曰:「嫡庶相害,破家危國,古今以為鑒誡。假如公信我,眾誰能明其事?彼以心度我,謂我必言,固將先我;事由彼發,顧不快邪!」遂稱疾不見。孫氏果謂成侯曰:「妾欲其得男,故飲以得男之葯,反謂毒之。」成侯曰:「得男葯佳事,暗於食中與人,非人情也。」遂訊侍者具服,孫氏由是得罪出。成侯問夫人:「何能不言?」夫人言其故,成侯大驚,益以此賢之。」

孫氏巧舌如簧,頗能混淆是非,對鍾會目前更是嫉妒,比及張氏懷有鍾會,孫氏對鍾母的嫉妒更甚,甚至到了在鍾母飯食里下毒的地步,但是被鍾母覺察,將飯食吐出,有人問為什麼不向鍾繇說呢?鍾母說:

「嫡庶相鬥導致破家危國是自古就有的事情,就算鍾公相信我,其他人誰能知道其中的曲折是非呢?孫氏肯定以為我會向鍾公訴苦,那麼她一定會惡人先告狀,那麼這樣由她挑起事端,不是一個讓人痛快的事情嗎?」

後來果然如鍾母所料,孫氏向鍾繇陷害鍾母,但是被鍾繇識破,當鍾繇問鍾母為何不向自己述說時,鍾母同樣的回答讓鍾繇大感驚異。不難想像鍾會所表現言行倒是頗有其母之心計。其實對於鍾會的心性,鍾母有過擔心,但是最後的結論是認為鍾會「居心正」。

「夫人謂曰:「昔范氏少子為趙簡子設代邾之計,事從民悅,可謂功矣。然其母以為乘偽作詐,末業鄙事,必不能久。其識本深遠,非近人所言。吾常樂其為人。汝居心正,吾知免矣,但當修所志,以輔益時化,不忝先人耳。」」

而事實上,鍾會的隱忍和必報通過其於與旁人互動的一二事即可明了,最可見其性格的便是對嵇康的怨恨直至將其謀害。

細究其事,其中不僅有因為鍾會拜訪嵇康受冷落而構陷嵇康致死,而且有因為擔心嵇康嘲諷而將自己所做著述投於牆外,均顯其必報與敏感。史載鍾會曾拜見嵇康,而嵇康以打鐵為由,對鍾會傲慢以待,尷尬氣氛中,鍾會不得不起身離去。

此時嵇康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鍾會答道「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鍾會雖心中怨憤,但仍為自己圓場時的隱忍不發可見一斑。但不發不等於真的不介意,後「嵇康等見誅,皆會謀也。」

三、其才其性——剃刀安可宰牛

及至魏伐西蜀,其統帥四人中,鍾會宿命般的會萌生反意:正如大革命發生於法國,皆因彼時法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國人都預見了更為光明的未來,因此對尚不完美的現狀就更為不可忍受,鍾會與司馬昭如此接近,萌生鄙夷替代之心完全合乎情理;其次其才敏而其質薄,臨時起意,以小博大完全合乎邏輯,《三國志.鍾會傳》亦講,鍾會「遂」謀反,「自謂功名蓋世,不可復為人下,加猛將銳率皆在己手,遂謀反。」其中便有臨時起意之意。

然而,其臨時又猶豫不決,致使司馬昭起疑,征蜀魏將離心,想據蜀地而攻魏,執天下牛耳,可乎?剃刀安可宰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來現實 的精彩文章:

風光秀麗、人口很少、石油儲量驚人,這個國家的經濟已到崩潰地步
從2000多個到81個,中國的「複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TAG:歷來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