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柳宗元調侃高僧,七十忘機,這首詩借題發揮,抒發人生多重感慨

柳宗元調侃高僧,七十忘機,這首詩借題發揮,抒發人生多重感慨

柳宗元是中唐著名詩人,祖籍山西運城,人稱「柳河東」。他21歲進士及第,33歲就升為禮部員外郎,曾參與王叔文、劉禹錫等人領導的永貞革新,之後被貶他鄉。柳宗元受到母親的影響和熏陶,自幼就好佛,直到晚年依然虔誠地信奉佛教。他被貶永州時期佛學作品最多,也是其佛學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階段。

柳宗元孤獨苦悶時,除了靠寫作打發時間,還經常與當地的僧侶來往。僧侶們也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同時更欽佩詩人的博學與睿智。寺院里的高僧也欣賞柳宗元的佛學造詣,閑暇時彼此交流頻繁。時間久了,柳宗元與那些高僧也很熟悉,這首詩就是柳宗元調侃高僧之作。

戲題石門長老東軒

唐代:柳宗元

石門長老身如夢,旃檀成林手所種。

坐來念念非昔人,萬遍蓮花為誰用。

如今七十自忘機,貪愛都忘筋力微。

莫向東軒春野望,花開日出雉皆飛。

石門是永州法華寺內的一處居室,柳宗元經常來此與長老談經論道,與高僧已經混得很熟。這一天柳宗元依然如往常一樣來到石門,看見高僧獨自坐著那裡發愣,於是便毫不客氣地在旁邊坐下,高僧也不搭話,只是用眼睛瞟了他一眼。

詩人猜測他心情不好,於是便自言自語地低吟,「石門長老身如夢,旃檀成林手所種。」 旃檀(zhāntán),即檀香木,詩人說長老人生如夢,當年親手栽種的小樹苗如今已是參天大樹。詩人慨嘆時光飛逝,恍惚間當年胸懷壯志的少年也白髮蒼蒼,同時也借「旃檀」比喻朝廷新貴,自己更是從此歸鄉無望。

長老畢竟年過古稀,不僅耳朵不好,而且反應遲鈍,依然對柳宗元的話沒有做出回應。柳宗元知道高僧的性格,平時他很直爽,詩人說人生如夢,他竟然紋絲不動,怎麼幾天不見,性格變得如此內斂。柳宗元有些納悶,但仍繼續說,「坐來念念非昔人,萬遍蓮花為誰用。」 詩人說,您每天靜坐念禪,但已經今非昔比,蓮華經都念了一萬遍,又有誰在傾聽?

這句話估計是說到長老的痛處了,他終於坐不住了,但還是不想與詩人爭辯,只是端起茶碗喝了幾口,又開始靜坐。長老心裡清楚,詩人是借調侃自己,抒發自己的情懷,如今江山易主、改朝換代,作者的忠心無人理解,等待重新起用已經無望。高僧早已看破紅塵,而柳宗元仍然心系朝堂,哪裡能耐得住寂寞。

柳宗元當然不知大師心中所想,以為他只是心情不好,自己還在一個勁地勸慰他。「如今七十自忘機,貪愛都忘筋力微」,頸聯大意是,如今您已年過七十,早該忘卻往日的追求,筋力衰減,再不可能壯志凌雲。這兩句高僧可是聽得清清楚楚,他不敢苟同,本想對詩人說,人生易老,容顏易衰,但只要心還年輕,就要奮鬥不止。但高僧看見他眉飛色舞地比劃著,就不願打擾柳宗元的思緒,只顧自己喝茶。

最後詩人開始總結,「莫向東軒春野望,花開日出雉皆飛。」 不要向東窗外的原野張望,晴空萬里,百花盛開,可是野鳥卻已飛盡。高僧此時心裡在冷笑,柳宗元啊,柳宗元,你這是在勸慰自己要學會忍辱負重,不與那些新貴們攀比,從此閉目塞聽,也讓一顆熱忱的心徹底冷卻。「忘機」的高僧心裡如明鏡,柳宗元豈能一眼看穿,雖然是即興發揮,但更是一種自嘲。

柳宗元調侃高僧,七十忘機,這首詩借題發揮,抒發人生多重感慨。詩人一是悲嘆自己年老體衰,二是痛心才不經用,三是惆悵歸期不定。詩人本來對大唐王朝忠心耿耿,也期待自己能施展平生才華。如今卻在窮鄉僻壤空度了幾十年,人生莫悲於遭逢低谷,而內心又是冰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泰戈爾的一首詩,深深地啟迪心扉,美到令人心醉
品讀艾青的一首詩,開篇就令人凝神沉思,結尾更是激發鬥志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