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後,媽媽不是辭職做起了全職媽媽,就是工作上放鬆了,把更多精力用在照顧孩子上,自然,這樣的安排,經濟壓力就落在了爸爸的身上。

為了養家糊口,爸爸必須得更加賣力地工作,加班多,回家晚,回家拿著手機躺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的情況越來越多。

媽媽,尤其是全職媽媽,在家照顧了一天孩子,上個廁所孩子都要坐在腿上,好不容易熬到老公下班回家,本來指著老公陪會兒孩子,但老公卻是包一放,雙腳一翹,躺沙發上,拿個手機,孩子叫聽不見,還時不時發出刺耳的笑聲。?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於是媽媽們就受不了:


你不知道我一天下來有多累嗎?

你不知道孩子需要爸爸陪才聰明嗎?

你不知道沒有爸爸參與成長的孩子會自卑嗎?

你不知道爸爸缺席會讓兒子娘娘腔嗎?

你不知道有多少專家都在說「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危害大,爸爸一定要參與嗎?

你不知道網上有多少文章都在說「喪偶式、詐屍式」育兒有多可怕嗎?

你不知道我有多努力地學習科學育兒知識,想養好一個娃,你卻如此不配合嗎?

別人家的爸爸回來又是給孩子讀繪書,又是陪孩子做遊戲,你回來就拿個手機躺那兒不動,對孩子影響多不好,你不知道嗎?

媽媽們越想越不公平,越想越焦慮,越想越生氣,於是,扔掉手裡的菜,奪走老公手中的手機,沖老公一頓怒吼。

老公默默地換了一個姿勢,拿起旁邊的遙控器,打開了電視......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其實,我們生氣,一方面是因為看孩子真的很累,另一方面,是那個「喪偶式、詐屍式育兒的危害」在煎熬著我們,讓我們害怕,讓我們焦慮。

要知道,比起詐屍式育兒的危害,媽媽們的焦慮和對老公無禮怒吼,才是對孩子成長的最大不利。

我曾經也是這樣焦慮的媽媽,我也有一個屍躺的老公,也曾看見老公躺沙發上一動不動憤怒焦躁地怒吼過。

直到有一天,我4歲的兒子,也用同樣的語氣吼他的爸爸,對爸爸表示極為地不尊重,才讓我意識到,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好影響的不是我的老公,而是我這個焦慮的媽媽。

從懷孕,我就全職在家,作為北漂一族,老公要一個人負擔一家三口在北京的全部衣食住行,還需要提供更多的錢給孩子買繪本、報興趣班、請外教、上好幼兒園、拼好的小學等等。?

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一跳,這是要壓死老公的節湊嘛,抗壓力不強的人,光想想都累得慌,下班回來躺躺又何妨?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整天對著老公吼叫的危害,遠比老公躺著玩個手機的危害大得多。

?1、我們對老公不尊重的態度,孩子都學在心裡。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媽媽更是孩子最直接、影響最大的榜樣,我們怎麼做,他怎麼學。那些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孩子,都有一個對老公大吼大叫的媽媽。

《都挺好》里的蘇媽媽,就是那個對自己老公大吼大叫的媽媽,他的兒子,便從她那兒獲得了對父親大喊大叫的底氣。

?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2、我們天天念叨強調的事,就是孩子默默學習記住的事。

我們越害怕孩子以後像老公那樣不愛做家務、宅在家裡、玩手機,我們就越是一見到老公玩手機就怒斥老公,一見到他躺那兒不動就生氣咆哮。

我們卻不知道,本來我們的孩子自己在一邊玩得很好,並沒有注意到他爸爸在幹什麼,經我們一次又一次大嗓門地提醒,孩子想不記住那些缺點都難。

有句老話叫做「有種像種」,意思就是兒子的臭毛病和他老子一模一樣。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媽在家一直叨叨叨他爸的臭毛病,他不想學到這些臭毛病都難。

鄰居家的大媽就是這樣一個嘮叨媽,雖然他兒子小的時候和她站在同一站線上指責他老公,也痛恨他老公的行為,可是等他兒子結婚後,就不由自主地繼承了他爸的臭毛病。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3、緊張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焦慮、害怕、沒有安全感。

有一個穩定的家庭關係,才能給孩子更好的安全感。

媽媽的喜怒無常,帶給孩子的,是不穩定的家庭關係。其實,孩子心裡最怕的,不是爸爸少陪自己一會兒,而是怕關係緊張的爸爸媽媽終有一天會離婚,他賴以生存的家,將不復存在。

如果媽媽經常對爸爸怒吼,爸爸的心情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久而久之,家裡的氛圍不再友愛,孩子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中成長,總是提心掉膽的。

我便是在父親天天怒吼中長大的,小時候最擔心的事,就是父母離婚。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改變這種怒吼的狀態?

1、從思維上改變,看到老公養家的不易。

從單身到結婚生子,女人經歷了懷孕、生子、哺乳,在身體上有很大的變化。同時,男人在經濟上,從「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到養一家三口,持續20年供養一個碎鈔機,這種精神壓力的變化,是我們負責養娃不負責掙錢養家的媽媽們無法想像的。

我們養孩子是真辛苦,老公在外面打拚,為我們提供富足的物質生活,也是真的很辛苦。

為了娃的興趣班和一月一兩萬的房貸,他不敢不加班,不敢不喝酒應酬,不敢和上司同事意見不一致,他丟不起這份工作,上班人前受罪受累,下班我們多給點關心的話,比怒吼的話要溫暖得多。

我們溫暖的問候,老公即使下班回家詐屍,也總會有一天不好意思再詐下去了。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2、變抱怨為關心,給孩子做好尊敬他人、關愛老公的榜樣。

畢淑敏曾說過:


父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他們的喜怒哀樂和行為方式,會以一種近乎魔法的力量,種植在我們心靈最隱秘的地方,生根發芽。

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與人相處,用什麼樣的方式解決問題,孩子就從我們這兒學到什麼態度與人相處,什麼方式解決問題。

我們對老公怨氣衝天,怒吼連連,孩子從我們這兒學到的,也是對爸爸、對小朋友、對他人的不尊敬,長大了也不會關愛他人。

那些成年了,還伸手向父母要錢要東西,父母不給就對父母吼叫打罵的人,從小在媽媽這兒學到的就是不尊敬他的爸爸。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3、教孩子關心爸爸,感恩爸爸對我們的付出。

在孩子面前,我們要教孩子關心爸爸,感恩他為我們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而不是把他的缺點一遍又一遍地在孩子面前復讀。

老公下班回來,讓孩子幫爸爸接下包,遞上拖鞋,爸爸再高興地抱起孩子親親,這畫面多溫馨。

老公躺在沙發上的時候,我們告訴孩子:


爸爸躺在沙發上,不是因為他懶,也不是因為他不想陪你,不喜歡陪你,而是因為他為了一家人過上豐足的生活,辛苦工作一天,累壞了,給爸爸遞杯水,讓爸爸好好休息一下。

我們這麼教孩子,不僅是讓孩子學會關愛父母,更是讓孩子看到爸爸工作掙錢的不易。

讓孩子看到我們生活的不易,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詐屍式育兒,比起爸爸的缺席,媽媽的焦慮和怒吼,對孩子危害更大

我們因為老公坐著不動,就火氣連天地怒吼,我們的怒氣,正在感染著孩子,讓他覺得自己有一個不愛自己的爸爸,讓他覺得自己有一個糟糕的爸爸,這是對孩子教育最大的失敗,遠比「詐屍育兒」爸爸缺席對孩子傷害大得多。

換個角度,讓孩子看到他有一個為了家而努力工作,累得回家都不想動彈的爸爸,能讓孩子學到責任和擔當,同時也能讓孩子學會心疼人,才是我們教育孩子的初忠。

為母本就不易,有一個詐屍的老公,我們就更不易了,看到老公的不易,我們就能把炮火連天家,經營成有愛有溫度的家,我們的孩子,便會在我們的用心經營中健康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