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冒頓單于得到三個,軍臣單于得到五個,有多少漢公主被送往北方?

冒頓單于得到三個,軍臣單于得到五個,有多少漢公主被送往北方?

漢匈百年戰爭,匈奴佔了八十年便宜。這便宜不但包括搶掠的土地人口生活物資,還包括漢朝主動送上門的和親公主。那些和親公主都帶著令人垂涎三尺的豐厚「嫁妝」——與其說是嫁妝,還不如說是貢品。

匈奴冒頓、老山、軍臣三代單于,收穫(不能說迎娶,因為只有送貨上門)了十個有公主之稱的漢朝宗室之女。漢匈和親的最大受益者,是匈奴軍臣單于,他得到五個有公主稱號的漢朝宗室之女;其次是冒頓單于,他得到了三個,如果他向呂后求婚成功,那麼他就成了漢惠帝劉盈的繼父了。下面這張表格,就是匈奴單于的「戰利品清單」:

如果您認為漢朝很小氣,只知道送閨女而不給陪嫁,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和親制度的首倡者婁敬(後賜姓劉)說了:「陛下誠能以嫡長公主妻單于,厚奉遺之,彼知漢女送厚,蠻夷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代單于。何者?貪漢重幣。陛下以歲時漢所余彼所鮮數問遺,使辯士風喻以禮節。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外孫為單于。豈曾聞孫敢與大父亢禮哉?可毋戰以漸臣也。《漢書·卷四十三》」

這就是說,送去女兒是不夠的,還要「厚奉遺之」,這樣匈奴才能「貪漢重幣」而跟你交好。但是送一次是不夠,還要常態化,每年都要送,送多了。匈奴單于就該拿你當老丈人了,他的兒子就會拿你當外公,於是匈奴不戰而臣服,何樂而不為?

劉邦和劉敬想得太美了,以為漢家女到了匈奴就能當皇后(閼氏)的呢,更以為她一定就能跟匈奴單于生兒子,而那個漢匈混血兒也一定能接班。

抱著當匈奴單于外公的美好願望,漢朝公主身份的宗室之女源源不斷被輸送到匈奴,從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到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之前,漢朝和親十次,「正主兒」送去的是十個,但是每個「正主兒」身邊沒有幾十幾百陪嫁丫頭?除了陪嫁丫頭,還要「歲奉匈奴絮繒酒食物各有數」,不知道的還以為往後穿越千年來到宋朝了呢。

據《史記》《漢書》《資治通鑒》記載,從劉邦和親到劉徹開打,匈奴在得到十二個媳婦的同時,南侵不下百次,就在冒充劉邦呂雉長女魯元公主的宗室女出嫁後,「姑爺」冒頓也沒少打「老丈人」劉邦:七年十二月,「匈奴攻代,代王喜棄國,自歸雒陽,赦為合陽侯。……是後韓王信(不是淮陰侯韓信)為匈奴將,及趙利、王黃等數倍約,侵盜代、雲中……太祖高皇帝八年,匈奴冒頓數苦北邊。」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等了一輩子,也沒聽冒頓單于管他叫一聲爹,他送去的閨女也沒當上閼氏,倒是被這個「女婿」揍了一輩子:「往來苦上谷以東,終高祖(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史稱高祖)世。」

從《漢書·高後紀》一直看到《武帝紀》,匈奴從來就沒消停過:「(高後稱制)六年六月,匈奴寇狄道,攻阿陽。七年冬十二月,匈奴寇狄道,略(搶走)二千餘人。」

此後每個漢朝皇帝的本紀中,都有「匈奴寇狄道」的字眼,有時候甚至長驅直入打到河南,漢文帝時期「匈奴入居北地、河南為寇……匈奴寇邊,殺北地都尉卯……六年冬,匈奴三萬騎入上郡,三萬騎入雲中。」

匈奴之所以揪住漢文帝猛揍,是不是因為漢文帝不肯當匈奴單于老丈人?當然不是,因為漢文帝接班之後馬上就送去了閨女:「至孝文帝初立,復修和親之事。其三年五月,匈奴右賢王入居河南地,侵盜上郡葆塞蠻夷,殺略人民。《史記·匈奴列傳》」

漢景帝時期,匈奴依舊不講親情專打老丈人:「二年春二月,匈奴入燕……六月,匈奴入雁門,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馬。吏卒戰死者二千人……漢景帝後二年春,匈奴入雁門,太守馮敬與戰死。」

史料摘錄多了,讀者諸君看著也眼花,歸根結底一句話,那就是不管娶了多少漢朝宗室之女,匈奴單于從來也沒把漢朝皇帝當爹看,而是當作了自動提款機:年景好,秋高馬肥,吃飽了沒事兒,要到漢朝搶掠,演兵習武帶消化食兒;遇災荒(草原也有黃白之災),沒飯吃,自然要到漢朝來搶——匈奴被趕走之前,從來就沒發展過、也沒想過要發展手工業,鍋碗瓢盆內衣內褲,都是到漢朝來搶。

和親公主帶去的五穀種子,直接煮來吃掉了,帶去的百工匠人,統統趕去喂馬,綾羅綢緞衣服,在荊棘叢中跑幾圈就掛爛了。白得的東西不珍惜,而且還有人主動送,不送就搶,匈奴的日子過得很滋潤。

漢武帝即位之初,掌權的竇老太太(太皇太后竇漪房)只想舒舒服服養老,不管匈奴搶多少邊民、討多少公主、索要多少錢財,都不關她的事:只要京城不丟,就不影響她錦衣玉食,至於和親公主,反正也不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送就送唄。

不但竇太皇太后主張花錢買平安,就是朝堂之上,那些峨冠博帶滿口仁義道德的飽學鴻儒正人君子們,也希望漢家女能軟化匈奴單于的刀鋒,以此換來自己安居廟堂把酒言歡。

送女以博取異族歡心的代表人物,是一個叫狄山的博士:「兵者兇器,未易數動。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乃遂結和親。孝惠、高後時,天下安樂。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邊蕭然苦兵矣。孝景時,吳楚七國反,景帝往來兩宮間,寒心者數月。吳楚已破,竟景帝不言兵,天下富實。今自陛下舉兵擊匈奴,國以空虛,邊民大困貧。由此觀之,不如和親。」

這論調是被司馬遷當做正理寫進《史記》的,而且是用來證明主戰派張湯是個酷吏的。張湯對此不屑一顧,漢武帝估計也被狄山的投降論調起破了肚皮:「送出去的不是你家閨女,被搶掠屠殺的不是你自己,你當然站著說話不腰痛!」

漢武帝當機立斷,把狄山打發到邊境去守烽火台,結果一個月之後,狄山那長著能言善辯之口的腦袋,就被匈奴笑納了。然後朝中就沒有反對開戰的聲音了:「至月余,匈奴斬山頭而去。自是以後,群臣震慴。」

實話實說,高帝孝惠高後孝文孝景時期,那是真的打不過匈奴,和親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到了漢武帝劉徹時期,已經卧薪嘗膽近百年,有了拼力一搏的資本,還想繼續忍氣吞聲躲在和親公主嬌弱的身軀之後安享太平(事實上公主也擋不住匈奴南侵,去了也只是人家的三五個偏房之一),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於是漢武帝霸氣出征,衛青霍去病闖進匈奴腹地一通燒殺搶掠,連一向反戰的司馬遷,在「痛惜」漢軍損失十一萬匹軍馬的同時,記載了衛青霍去病的輝煌戰績:「大將軍青,凡七出擊匈奴,斬捕首虜五萬餘級,得(俘虜匈奴)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收河南地,遂置朔方郡;驃騎將軍去病,凡六齣擊匈奴,其四齣以將軍,斬捕首虜十一萬餘級。及渾邪王以眾降數萬,遂開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是後匈奴遠遁,而幕(漠)南無王庭。《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雖然被漢軍追著屁股打,但是匈奴一點弱者的覺悟都沒有,在哀嚎「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同時,居然還要求漢朝繼續送閨女:「故約,漢常遣翁主,給繒絮食物有品,以和親,而匈奴亦不復擾邊。」

漢武帝一聽被打成這樣了,匈奴還做夢娶媳婦呢,就直接回懟:「和親可以,但是我們不嫁女,只收上門女婿,把你兒子送到我這來當人質!」

匈奴自然不同意:「今乃欲反古,令吾太子為質?」

漢武帝這回也懶得搭理了,直接命令霍去病:「給我往死里打!」於是霍去病不辱使命,連匈奴單于的老婆孩子和祭天金人都搶回來了。就連漢武帝的託孤重臣金日磾(原為匈奴休屠王太子),也是霍去病抓回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張飛想跟三人交朋友,可惜這三個人一個犧牲一個失蹤一個牛氣衝天
諸葛連弩排不上號,冷兵器時代最強三種強弓勁弩,哪種能排第一?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