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萬字漫談2019下半年幣圈2大投資機會

萬字漫談2019下半年幣圈2大投資機會

幣圈最理性的思考者、自媒體《不對稱思考》作者汪濤做客金色盤面開課直播啦!

歡迎老師做客金色盤面!接下來正式進入直播!

大家好,分享正式開始。

群里一大部分是我認識的朋友,我就不多做介紹了,免得露怯。我是汪濤,不對稱思考是我的公眾號,感謝金色盤面邀請。

首先我從我的認知里解釋一下什麼是幣圈。我其實是今年才想明白的,幣圈就是比特幣圈。比特幣作為幣圈的核心資產,我給的分類定義是數字標準化資產。

在這個資產的成長過程中,也就是比特幣十年的成長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有一批人在這個資產上獲利,這個是根本的,有了獲利就有了圈子。

其次一個問題是這個,大家都在說區塊鏈。如果大家經歷過17年18年的那個牛市的話,其實大家談的都不是比特幣,大家談的是區塊鏈。

我現在的認知是這樣的啊,區塊鏈本身來說他是一個口號。

現在仔細去想的話,就是區塊鏈的誕生是偶然的,我大概很早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講區塊鏈,就是就是寫區塊鏈的,但是那時候的認知和和我現在的想法還是差了很多。

當時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邏輯,現在我覺得也是對的,就是公司體制從威尼斯開始,它本質上是雙重記賬法出現的一個兌現,導致了公司體制,那麼公司就是雙重記賬法的好處是說我可以保證說公司的內部的賬務平衡,在不同公司進行賬務交換的時候,這個不透明性和成本都是非常大的。

區塊鏈的另外一個翻譯叫三重記賬法。這個可以說是歷史的偶然,也是歷史的必然,這個在他出現在一個公司提公司體制逐漸消亡的一個過程中,然後呢,他是在比特幣上第一次出現第一次廣泛應用,但是現在我的觀點很明確,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

三重記賬法的好處就是說,那我是不是可以把所有的全社會所有的賬都記在一個地方,這樣就這樣的好處就是說減少了這個賬務交換的成本,提高了透明性。

然後但是呢,這個東西呢,它和我們的這個現行的這個公司體制是違背的,就是17年18年左右吧,很多人在提幣改鏈改這些概念的時候啊,其實他們想做的可能也就是這樣一件事情,他們出發點可能不是壞的,他們想做的可能就是這樣一件事情,就是說如何把三重記賬法,應用在這個這個更大的領域上或者推廣開來。

這個事情,我是這麼認識的,就是說我們在認識這個本質之後呢,但是也要對它保持警惕。警惕的地方在於就是說。這是一個與現行體制衝突的事情,這是所有人都在公司體系,這個整個的一大堆東西都是圍繞公司體系建設的,這個建設是持續了好幾百年的,那麼在短短的幾年內甚至幾十年內,可能會有改變的趨勢,但是它一定是說,它的呈現就是它的這個這個邏輯是可能是對的,但它真正的呈現可能不在我們這個時代。

這是對體制的影響,就是說我這個區塊鏈對公司體制的影響。另外一方面是說這個區塊鏈本身這個技術的紅利,可能對個人是沒有影響的。就是說,一定會有新的公司在區塊鏈這個技術上或者是各方面它有一定的變動,但是個人是很難體會到這個紅利的,這個紅利可能會集中在少數部分的企業家身上。

比特幣的兌現會比較直接,就是比特幣的紅利會兌現在持有人的身上,就是離我們比較近的。這可能也就是,我覺得幣圈存在的意義。根據21世紀資本論,個人最賺錢的一定是來源於資產變動。

然後我會對幣圈的整個的資產做一種分類,然後呢,在這個過程中說一些我的看法,可能都很偏頗,但是確實是我的看法。

比特幣的定位就是核心資產。對於比特幣描述最好的可能就是,吳忌寒,他之前很早之前在微博上說過的這句話,這是比特幣是一個虛擬世界的離岸港最核心的地皮。

其實我的觀點是這樣的,就是說,世界和虛擬化就是世界一直在虛擬化的這個過程中,就是你會發現就是大家都會發現一件事情,就是說我的這個虛擬的東西首先越來越貴了,第二件事就是說大家在虛擬的事情上花的錢越來越多了,我覺得這是對的。

因為就是說人類的到現在的一個無法抗拒的東西就是效率,效率真的無法抗拒,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啊,就是說資產也會有虛擬化,資產也會有尋常的一個過程,資產的定義其實有各種各樣,但是很複雜,在這裡我就不多討論了,但是我的觀點就是說,如果有如果真的有數字資產,真的有數字資產的這個時代的話,就是比特幣是我們能看到的最核心的資產。

富大說過一句話,就是說這個franklin ,然後說過一句話就是說。北京的人口大概是4000萬人,那麼,那麼其實每個人一個比特幣是不夠分的,比特幣當前的價格兌現實際上是還沒有兌現的,就是我現在說我當時那個比喻做的是比較合適的,就是說比特幣的核心它是一個option,他是一個沒有兌現的,未來虛擬世界的期權。

期權里有個東西,叫這個,gamma 爆炸,說當一個東西從虛的很虛的東西,從一個虛指變成一個實質的時候,它本身價值提高會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曲線。我認為我們還在這個變化當中,就是說,真正的奇點還還還有一些時間。

另外的話題是虛擬地緣與實際地緣關係,這也是我在思考的一個點,目前暫時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觀點。

然後主流幣的定義,主流幣的定義實際上是一個附屬資產。主流最大的好處是這樣的,就是說錢進入幣圈的時候,就是說進入整個行業的時候,主流是是次一級的選擇。主流都經歷過這樣一個階段,就是說爆發期,泡沫期,最後再到一個同步期。現在的大部分主流都是在同步期的。

後期的意思是就是原有支撐這個估值理由已經或者說邏輯已經不成立了,那麼在這中間之後呢,但是他獲得了一個最可貴的特指,因為它的市值領先,因為馬太效應獲得了一個最可貴的是,它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下或者一定的時間段內和BTC保持同步。這個是為什麼主流還會有這麼高市值的原因,核心問題就是說錢進來了之後呢,其實可供選擇的標的不多,因為流動性不足。

大部分為什麼是同步期呢,比如說,你像x2p和xlm這兩類,這兩個幣的話,它們最早的定位呢,是說我要去做這個區塊鏈行業亮Swift,但現在來看其實已經完全做不了所謂的swift了,最早的瑞波fox節點也好,那時候是很多人用xrpxlm來做外貿的,後來因為各種原因,節點都被幹掉了。

大部分的情況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然後呢,大部分的主流幣都在一個骨感的階段。就是說舊有邏輯已經兌現,暫時沒有新的邏輯產生,然後支撐市值的更多是和比特幣的同步效應。俗話說的我靠,你也不知道為什麼,它就是這個市值。

其次是山寨幣。山寨幣的產生是我認為是這樣的就是,一個圈子裡永遠有人去製造波動,這個波動對於大部分個人或者組織來說,他可能是野心驅動的。波動對於大部分低市值玩家來說,它是一個非常可貴的資產。

大家去買山寨,並不是因為相信他的邏輯或者其他,而是因為說這種人為的波動性。我非常欣賞這種啊,有野心的人,就是因為有了這些人,我們才能在幣圈擁有波動性。我覺得大家都很鄙視山寨幣,但是我覺得就是山寨幣本身的這個發行速度啊,代表了幣圈的一個活躍程度。

就是,只有當整個圈子更活躍的時候,意味著更好的基本面,然後呢就是我不建議大家去以一種很黑暗的角度去看這個事情,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情,就是說,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其實真的就是說大波動是真正稀缺資產。

前段時間特別有意思的一個事情啊,就是說啊,就是現在年輕人開始炒鞋了,那為什麼很簡單?首先就是說第一,現有社會的主流資產的門檻很高,茅台房產信託,第二,大額資產的整個波動性不夠,今年主流的鐵礦資產,50%波動,就讓人覺得受不了,第三啊,年輕人太窮了,年輕人人口比例20%,資產比例10%,全世界的年輕人都窮,這個是暫時,第四,就是說這個鞋很有意思的,具有充分波動性的便宜非標資產。波動性是幣圈的剛需,所有的大佬都是為幣圈製造了一定的波動性的人。但是山寨的問題是,你大概率會處於這個博弈劣勢當中,這個是需要謹慎的地方。

這地方另外有一個地方是這樣的,如果換位思考,你是一個想要製造波動的人,那麼你需要關注哪些方面。我覺得最核心的一點是大環境的勢,佛教里有個詞形容威猛無比,叫大勢至。整個市場氛圍第一位,這個勢是第一位的,所以當有人想出來製造波動的時候,我們可以認知到,這是他們所認知到的這個勢是到了。後續可以做各種衍生推斷。這幫人很有意思,撕逼都在牛市裡撕的,出來做項目也是牛市裡做的,這是一個對大環境判斷的輔助。

還有一項是非常有意思的,幣圈叫各種衍生資產與非標資產。非標資產啊,它以損失的一定的流動性為大家獲得了更大的波動性。

我覺得認知里幾個比較特別有意思的資產,一是這個eos ram,還有一個是這個mana的房產,還有各種dapp的token,比如p3d,甚至deribit上的各種期權。這個是,一個比較早的領域吧,包括我們經歷過的那個以太貓。這個這些東西的好處呢,就在於說它的波動性巨大,然後壞處也是波動巨大的,流動性不足,它其實就是我感覺還在一個更早的早期吧。

早期意味著機會,也意味著風險。衍生資產比如bts的bitusd,ftx.com 的 algo三倍beartoken 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衍生資產。幣圈是非常早期和原始和粗糙的,所以可以看到各種資產的發展過程,這是非常難得的。

平台幣,其實我特別想拿出來妁一下。所以說平台幣是幣圈,少有的就是現金流明確的資產。他們最核心的一個邏輯是就是平台現金流一直有,邏輯上是最好估值的一個資產。剩下的都是對這個現金流的玩法的衍生。

所有的平台幣,本質上來說一定是一個天然的通縮型資產。而其他的玩法,都是對這個現金流的一個更佳的表達方式,比如ieo定期分紅,ok的之前的超級星期五,現在的各種抵押和投票上幣返現的方式。平台幣的估值邏輯最終還是這個現金流的表達。

這是幣圈的資產基本分類,基本上所有的幣圈資產大概出不了這個圈子,分類的目的是對參與的方式進行分類,因為參與的資產是不一樣的,參與的目的和盈利產生的來源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山寨博弈就比較慘烈,大餅和主流在市場上還是有些自然增量的。

絕大部分人的收益也來自於這些資產的波動。而後是投資的常識。因為幣圈是多空都可以做的,投資最終收益是兩個方面。低買高賣(long position),高賣低買(short position)。

弱者體系

接下來,我給大家講一下弱者體系。這個體系是高毅資產的馮柳,就是說也就是他所遵循的一套體系吧。

"弱者體系就是假定自己在信息獲取、理解深度、時間精力、情緒控制、人脈資源等方面都處於這個市場的最差水平,能依靠的只有時間、賠率與常識,馮柳的整個投資框架都是立足於這個基本假設而建立起來的。"這句話其實可以反覆的讀和演繹。而下面也是我的一些解讀。

弱者是從來不考慮勝率的,這是給馮柳我非常大的觸動的一點。

我只是覺得就是說啊,如果去做投資決定的話,或者去做各種各樣的決定的話,從這個方面可能需要去想一下就是說啊,那我在這個事情上是說我的時間上是不是有優勢的,我的賠率上是不是有優勢的,我的常識上是不是合理的。

時間上是就是很簡單啊,就是說,隨著時間增加,那麼我是在優勢的一方還是在劣勢的一方?賠率也是賠率,就是說賠率是很明確的,就是說那麼這些事兒的賠率到底是大是小?常識也是常識是說,常識是不需要消息的,比如對於所有平台來說平台幣是必須要做的。除了少數的徹底財務自由的這種,平台的創始人以外。

然後呢,我在幣圈的一個最大的體會是這樣的,就是說,欲速則不達,預見小利而忘大利,人性的弱點的暴露的更多。所以,另外其實就是說我覺得因為幣圈的很多信息不對稱性,其實在幣圈大部分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大部分時候都是弱者。

什麼是弱者,什麼是強者。我個人理解是,強者天然勝率高,弱者天然勝率低。但是值得警醒的,過於追求勝率實際上是給自己增加陷阱,大錯一般是過於自信自己的勝率造成的。絕大部分人,絕大部分勝率會回歸50%,哪怕你對這個產生機會的環境特別的熟悉。

我現在的理解里,賠率更重要於勝率,因為勝率是相對不確定的,賠率反而是相對確定的。事件對勝率的影響是大於賠率的影響的,勝率和賠率都是浮動的,而賠率變化的概率更小一些,相對固定一些。

比如你看多市場,忽然發生了一個什麼事件,那當次的勝率一定是巨大影響,但是賠率是不一定會變的。或者我在解釋一下,你覺得確定的別人也覺得正確或者錯誤,這就是賠率的來源。而大部分人的看法實際上是一個相對固化的東西或者改變速度慢的東西,這是相對於事件本身的概率來說的。

估值很大程度上其實來自來自於預期而不是實際。那麼預期的產生與演化就是需要去關心的問題。

最明顯的例子其實就是,2018年的eos。大家實際上一開始,對於eos實際上是一個普通的公鏈的邏輯去做演繹和估值的。後面在eos到達了可能是當時大眾認為的第一公鏈的位置之後,大家所按照的邏輯是公鏈對整個區塊鏈生態的影響去做演繹估值的。包括dapp,後續的跨鏈預期,包括後續的公鏈的統一預期,包括節點預期。

在2018年7月8月份之後,一方面是原有預期演繹不下去了,dapp被證偽了,另外一方面是沒有新的預期了。所以,eos目前的估值高點還是停留在2018年的6月份。也就是,當時預期為一致的時候。

我只說過去的估值邏輯研究,但是當下的情況因為比較複雜,不在這裡闡述。

市值很大程度上來自估值與資金驅動。

估值相對低也可能是你估錯了,市場給予相對低的估值,,並且沒人去修正,一定是有原因的。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估值的變化一定是由資金本身來做相對短期的驅動的。

所以觀察市場的熱點和資金流向變得相對重要起來,資金流動一定是扎堆的,這是做短期熱點的邏輯,也是不扎堆的資金就不是熱點。沒有資金驅動慾望的,其實不是一個好的機會,好的機會一般是非常明顯的能看見的。估值長期沒有資金修正,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市場永遠是對的,這種機會只能繞著走。

強者和弱者怎麼去做預期研究,強者認為市場會演繹這個預期,就是說,你去做很多很深刻的研究,去發現就是說這個這個市場上可能會有哪些邏輯可能會演繹,那麼我認為它會演繹這些邏輯,並且市場已經的演繹了哪些邏輯。

弱者邏輯,就是尋找已經反映出邏輯的品種,就比如說當下波動最厲害的那個,你去隨便找一下,就是找一下大家對他的判斷,其實整個的預期邏輯已經演繹的非常清楚了,就是只是說預期兌現沒有兌現。比如btc這個位置,大家所有的邏輯基本上已經統一了,就是機構資金入場,這樣邏輯就非常清晰了,但是這個邏輯的真假是我們不需要去關心的。再強調一遍,需要關心的是多頭和空頭各自的邏輯,而這個反應出來的邏輯的真假是不需要關心的。

它的估值有個誤解,就是說,估值很多時候並不是固定的。越漲估值越便宜也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說相對於後續的整個的邏輯呈現來說,這個估值很便宜。比如今年年初對bnb的估值是5~10位,而現在來看實際上它應該會更高。因為在整個過程中,他的邏輯的體現。變得更加的簡潔深刻深入人心,並且有更多的預期推出來,然後呢,目前來看這個邏輯還沒有完全兌現。

大部分人的思路其實是想要一夜暴富,這是不可取的。因為這等同於,你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在關注結果,但是關注結果本身不會對結果有什麼影響。

這個思路一定要糾正過來,需要做的是關注過程,也就是從市場里找到自己盈利的根源,然後重複修正自己的投資體系和選求當下的投資機會。短期的對錯可能不是那麼重要,林廣茂有一句話叫這個,無根浮盈空歡喜,未悟真經套中人。市場是按照百分比去消滅人的,這和你手裡有多少錢關係不大。

盈利的本質是什麼,盈利的本質是,優勢變現。你在這個市場里有各種各樣的優勢,然後優勢去做變現。盈利的根源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邏輯優勢,你相對更清楚估值邏輯,比如信息優勢,你就是有更多消息,比如能力優勢和執行優勢,你有很強的擇時能力和區間能力,不被盤面困擾。

這是非常重要的,優勢就是你在市場里的根。比如你相對反人性一點,而大部分人是遵尋人性的,那其實這樣的話,你就有相對的優勢了。這個情況,我有個大師朋友有個非常精闢的概括。

"金融市場的最短路徑,是人性的最長路徑"。

並且一定要意識到,市場里的玩法一直在變,也就是這個根會隨時隨地變化的。比如,17年很多靠ico私募賺錢的,到了18年就開始虧的不行,遊戲的玩法變了,導致盈利的根變化了,優勢也就不存在了。

在尋找到自己的優勢之前,要深刻認知到自己是個弱者,你就明白自己在一個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不可能生存下來。所以在這個情況下,你大概能做的事情就少了很多,不做肯定不會錯。

比如說,大部分就是一部分的活躍資金會去做的事情,比如在火幣上去埋伏山寨,然後去做很多波段,這個事情我其實也是很早沒想清楚,但是我現在如果去想的話,就是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足夠的弱者的話,你在沒找到優勢之前,是做不好這些事情的。因為競爭非常激烈,而在你沒有一個足夠的優勢之前,你競爭上一定是處於劣勢的。

最後一點是,不要羨慕任何的黑盒子。

任何黑盒子的都有一個巨大的問題,最終與個人無關。無論是幣圈各種代單也好,各種大v也好啊,不知道原理的量化也好,本質上都是一個黑盒子。

因為黑盒子你不可能長期依靠,需要嘗試的去解讀每一個黑盒子,當發現這個黑盒子是解不開的時候就一定放棄,千萬不能羨慕,這樣能帶來更高的時間上收益比。

我在說一遍,不要把任何的黑盒子當回事,那不是可以長期依靠的。當然短期,當個參考是沒問題的,市場本質還是一個長期概率遊戲,最核心的是只能長期依靠自己。他對任他對,他錯任他錯。

最後我總結一下這一節,虧損剛性,盈利彈性,虧損是投資的成本。在市場中真正認識自己的弱者身份,避免頭腦發熱,在市場面前謙卑,這是容易降低成本的一方面,其次是,從此尋找邏輯據點,然後清晰的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尋求優勢變現。這是獲得盈利的一部分。真實認知弱者身份,控制剛性虧損,追求彈性盈利。

今年的行情分析

我時間軸大概列了一下。但是還是按事件來講。

主線是這麼幾件事:

平台幣的重新估值。

ltc減半。

豐水期賣礦機。

大餅的主流化預期和機構預期。

兩條輔線:

山寨幣賣殼

通縮型平台幣的流行。

幣安的bnb整體確認了這個整個的ieo的玩法。去年年底,所有的一級市場項目都是破發的。而後呢,這個玩法的副作用是,可以讓幣安的平台幣,擁有超高收益的的分紅權。

同時,當時bnb有這麼幾個預期,Launchpad ,dex,幣安鏈,回購通縮,margin trading,合約。

launchpad ieo的預期是在ico破滅後推出來的,現在已經是一個標準動作了,這個對當時bnb的預期影響是蠻大的。後續的ieo一直在改玩法,變成了幣安現金流兌現的一個機制,持幣分紅的一個機制。

今年bnb最好的一篇分析文章是我寫的,我是覺得目前還是沒有超出當時那篇文章的預期分析,可以看一下。那篇是2月2號寫的,深熊里的500%,幣安的本分與野心。今年整體就是幣安預期不斷兌現,不斷推出新的預期的過程,中間添加了一些現金流回購通縮的東西,可能再加上一個人為引導的東西。

ltc減半,是固有的一個預期,每四年一輪的減半預期,導致今年ltc早期走的非常的強勢。但是因為這個預期可能大家都準備的比較早,底部倉位很重,所以後面其實就比較雞肋了。

豐水期賣礦機,我覺得也是一個固有的套路。每年四川豐水期,礦幣都會蠟一波,我覺得這個可能不是偶然的,礦機商或者經銷商是有動力的,慢慢的就變成了一個所謂的套路。bch你可以按庄股理解,並且這個庄股是和礦機是有邏輯綁定的。

6月份後,主流預期兌現,代表的就是eos,和ltc。大家都在說大餅了。大餅解釋是很多的,機構基金入場,主流化,我個人感覺,大餅是相對難去做分析的,大餅的現在的定價權,我認為在期貨平台,非常大的可能性是在bitmex。因為大餅的基本面很難分析,加上有期貨促使定價。

老實說,我自己的觀察是,非主流資金是確定在入場,但是主流資金是不知道也很難不確定的,富達確實是開放了資產相關德託管。導致整個的基礎面分析還是非常困難的。我個人是認為,大餅就做技術面分析和心理和資金層面的分析就好了,大餅的基本面短期來說是很難判斷的。

輔線是這樣的。

mx,biki這種實際上是平台幣的通縮模型的兌現,大部分平台幣之前都是通脹模型,因為挖礦產出的存在,並且有的拿通脹模型去做了慕資。這種新型通縮型平台幣,往往讓新平台的估值非常的亮眼。當下對於這種通縮的平台幣模型是非常買單的,但是可能也有溢價,另外平台的起來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其他的通脹型平台幣都在改通縮,典型就是btmx,說明這是市場認可了的一種主流玩法。

山寨幣賣殼這個事標準的只有中國人才能玩出來的玩法,去年年底確實有很多18年慕資的團隊干不下去了,加上沒有利潤,然後就把殼賣了,這就是類似兩千年左右標準的庄股時代了。這個不是市場買單,專業的moon project,賣殼的山寨都在火幣。

今年整體的行情回顧大概就是這樣的。

未來的機會模型機會。

上述可能是已經兌現了的一些模型,而後續的兩個可能的機會是,

1/ 主流的匯率修正,這是有專門的工具可以做的,會有專門的匯率期貨和交易對。雖然現在的情況是一直下跌,但是這個協同性的出現還是絕大概率的,因為我暫時沒有不兌現的理由。但是可能要等到非常低的時候,現在還不夠低,需要一定的擇時能力。可以通過/btc交易對兌現。這個是有可能賺餅不考慮賺u的。

2/ 其次是明年的btc減半行情萊特減減產後的行情。這個是標準的做減半的套路。就是減半前漲,減半後也漲,減半中間一定跌,所以萊特減半這段一定會下跌,後面應該有一波漲幅,這個聽炒幣李的就好,炒幣李就是ltc的創始人李啟威satoshi lite。他之前萊特17年底喊跑路,今年初喊抄底。萊特是明確的,大餅的走勢是不能確認的,需要看。

大餅的減半行情,慢慢也可以準備起來了,也是這個套路,我認為上半年的漲幅是巨大的,所以中間可能有幾個月的調整期,但是在幾個月之後,可能是明年過完年,大餅的真正的減半行情可能就要開始了,這是我的當下的判斷。大牛市可能在減半行情之後,大行情一定是多條件共振的,這個也要看當時的經濟大環境。

當然判斷都是當下概率,大家兌現的時候要有自己的邏輯和實時的交易計劃

感謝大家,我的分享完了。

感謝汪濤老師帶來的精彩分享!接下來進入互動環節!

一、三重記賬法怎麼理解?

三種記賬法,實際上就是說,大家把所有的賬都記在一起,看比特幣就很清楚,大家所有的賬目都在鏈上的,這樣就減少公司交付的成本,然後具體的你可以再去查一下,這是一個專門的概念。

二、您怎麼看22號tether提交材料和29的聽證會?

tether本身來說是香港公司,我認為就是tether在比特幣數字貨幣行業穩定幣領域,已經很牛逼了,這個是,當時富大有一次線下分享說的,就是說tether在這個它是世界唯一一個經受壓力和壓力測試的問題,然後呢,我個人認為就是22號和29號,這個東西可能也就是說說吧,然後最多做一個防範準備,但是我覺得你把usdt幹掉了,真正的能夠站出來的,然後搞定整個市場的穩定幣是沒有的,是不存在的。

三、狗狗中國社區動作頻頻,幣安已經免費上幣,並且官方twt宣傳,ok也和社區在緊密合作。可否談下您對dogecoin狗狗幣後續的看法?

Doge的這個邏輯,實際上最好的是這個,我另外一個朋友說的,Doge是市場上一個非常非常乾淨的殼,可特別像這個16年的時候,16年的時候的萬科,當時也是類似,它都是一個很漂亮的殼兒。

其實本質上來說就是Doge本身來說,就是一個市場上。類似一個15年的萬科的殼兒,這個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點,然後其他的東西都是關於這個殼兒的一個衍生。對。這是我朋友的觀點,我認為非常好。

四、老師,這輪行情場外資金進場並不多,老師如何看待這個牛市?

我個人認為是這樣的,就是說場外的資金,確實你是會發現對整個生態來說的話,其實這一批實際上獲利的空頭都是場內的人,就是其他不在這個圈子裡了,有一部分特別聰明得人,那些人會去搞一搞,然後其他的是沒有的,這個實際上不是大牛市,就是它只是一個熊市裡反彈。這樣定義會更好一些,他不是真正的大牛市。

五、老師可否談談未來一年對EOS的看法?

對EOS說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了,就是EOS這個項目實際上是,18年的一批創業者,所以就是他,他上面是有這個。就是18年最最豪華,最頂級,最聰明的那幫創業者,都選擇了EOS。

然後呢,從這個角度來說,你是對EOS滿懷信心的,但是我對EOS就是,有一點問題的地方在於,我覺得EOS可能很大程度上會取決於Block One接下來的動作,但是因為Block One持有的是大餅,他跟EOS的利益綁定就變得沒有那麼密切了,這是一個點,然後未來的邏輯,我認為是。但是沒有看到什麼新增邏輯,可新增量,我覺得他暫時還是主流幣。然後它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它的流動性是所有主流幣裡面非常強的。

六、真正的大牛市要啥時候來?

邏輯上來說,真正的大牛市,一定是很多的經濟因素去做共振的,這樣才能產生的。比如16年、17年那個時候就是流動性泛濫,全世界範圍內的流動性泛濫,然後加上這個機緣巧合一輪大牛市。

然後我個人認為真正的大牛市,場外資金開始瘋狂入場,一定是在下次減半之後,也有可能不來,這個事沒法判斷的。

要知道就是一個大牛市產生一定是很多機緣巧合。然後各種天時地利人和去共振的,它不是一個單因素能夠決定的,應該是很多因素去做共振才能夠產生的。

七、幣安最近銷毀自己團隊的代幣,請問老師幣安這樣做的原因是啥?以及如何看待幣安的後續發展?比如dex和杠杠。

這個我覺得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兒啊,就是說,如果幣安去銷毀自己的團隊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兒,一般創業團隊干不出來這種事兒。

這種事兒實際上是這樣的,比如A股大小非解禁。這個東西要要將歷史,比如說A股大小非是怎麼來的,A股大小非,國企啊、上股市。當時就商量好了,有一部分股票,是不去做解禁的,但是後來發現股市漲起來了,最後還是要解禁。所以大小非這個就跟堰塞湖差不多,在市場里有大部分是不可靠因素,這就是A股大小非。

然後幣安類似的,白皮書里寫了團隊有多少BNB,然後這個位置解鎖。這個東西很可怕的,之前應該是1600萬個BNB這個位置解鎖,一旦解鎖是完全撐不起的,然後幣安其實在做一件事就是消除了」未解禁股」的堰塞湖效應,使其變得更安全一些

幣安後續發展,我覺得我沒資格評定。幣安這個團隊是一個結構性的一個團隊,結構性優秀的團隊來說,他會給更好的期望。然後幣安是這個市場里最好的,就是我認為是非常非常好的團隊了。

然後Dex和槓桿這個問題。我認為幣安做槓桿是沒有問題的,一定能做起來,我對幣安槓桿形式是很期待,如果做BFX那樣,就非常好;如果做成OK那樣,就一般。

幣安為什麼要做Dex?個人認為:後續來說的話所有交易所都做一件事:合規化和非合規化並行。Dex它本質上是在一個非合規下的對手,比如:當所有的人都認為做不了合規時,還是可以靠Dex生存下去,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手段。短期來看Dex是一個戰略性的東西,一個不能夠兌現的東西。然後它目前的流動性來說,其實是還是有些差的。

八、請問老師,在區塊鏈數字貨幣世界裡,選擇好公司好項目的標準有哪些?怎麼去判斷一個項目是不是真正具有投資價值?

這個是這樣的,就是說區塊鏈行業所有的公司本質是都沒有利潤的,就區塊鏈行業,除了少數的不發幣的,像導航那類應用,行情類應用,交易所等,他們都是不發幣,剩下的其實都不發幣的,都是沒有利潤,所以你很難判斷,說這個公司是不是好項目和好好公司,這個是不成立的。另外項目是否有投資價值,這個你可以回到我上面去看的那個優勢就是你如果有優勢就投資,沒有優勢就沒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色財經 的精彩文章:

金色早報-加密貨幣詐騙者被聯邦法官判處86個月監禁
金色早報-未來要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研發

TAG:金色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