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特殊的朝代,一則是在華夏故土上首個實現大一統的、而且是由非漢族統治的王朝,二則不足百年而亡。因此在史學界,元朝是否為中國歷史上的正統王朝始終存在著些許爭議。不過明朝為了確立其推翻元朝、承繼江山的合法性,建國之後便奉其為正朔:


「昔胡漢一家,胡君主宰,今胡漢一家,漢君主宰。」(《明史·太祖本紀》)

明太祖朱元璋還下令編寫《元史》,給從成吉思汗始的元朝列帝都編寫了《本紀》,比如在《元史·太祖本紀》中開明宗義:


「太祖法天啟運聖武皇帝,諱鐵木真。」

而按照傳統,只有中國的皇帝能享受到史錄《本紀》、使用避諱的待遇。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鐵木真,被忽必烈追尊太祖、謚聖武皇帝,其後由朱元璋蓋章認定

而元朝的另一特別之處,便是其疆域除了中國本土以外,還有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四大汗國(蒙牛居然沒搞出個汗國,敗筆!)。在元朝的法統中,中國本土是元朝皇帝的直轄領地,而四大汗國則是臣藩於其下的世襲王國。四大汗國的國君需要元朝皇帝的冊封,同時負有臣服、朝謁、述職以及入貢的義務。當然啦,四大汗國的形成源於忽必烈與阿不里哥的內戰,也因此與忽必烈發生矛盾而疏遠,所謂的義務大都淪為形式。



四大汗國的由來。

四大汗國最早的由來,是成吉思汗西征歸來時,可能是馬奶酒喝得有點多,一衝動便想把他征服的土地分封給四個兒子:長子朮赤分封在極西的欽察地區、次子察合台分封在原花刺子模和西遼地區、三子窩闊台分封在金山的葉密立河流域,至於最心愛的小兒子拖雷,當然要留在蒙古本部,日後好繼承他的汗位。對此,曾任伊利汗國宰相的拉施都丁在他的著作《史集·第一卷》曾經寫道:


「他們是成吉思汗王國的四根基柱。他授與他們每人一個王國,稱他們為四『曲律』,而被稱為『曲律』的人或馬等,都是傑出的,超越於他種的,最優秀的。」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成吉思汗的兒子畫像太難找,只好各種湊數……

要知道,當時成吉思汗只不過才橫掃漠北和西域、河中地區,尚未滅金和西夏,南宋也還在歌舞昇平,距離蒙古開疆拓土的終點還有老鼻子的距離。因此,成吉思汗的分封只是個籠統而又模糊的概念,與最終形成的四大汗國,更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成吉思汗雄才大略,在他統治蒙古的38年間,蒙古鐵騎蹂躪了半個亞洲,滅國40,殺人無算,連老婆都娶了500多個。最重要的是,他有著超人的遠見和見識,又有識人之明和容人之量,能夠毫無成見的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所以才能使得群雄雌伏,保持著偌大的蒙古聚而不散。不過能有成吉思的才能的,蒙古再無第二人,就算被贊為「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再與宋國兩淮制置使書》,郝經)的元世祖忽必烈也不行。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忽必烈有其祖的雄心,可是無其祖的胸襟、威望和手段

成吉思汗死後,窩闊台和貴由先後繼位,拖雷卻一無所獲,遂引起族內異議,尤其是朮赤之子拔都,力推拖雷之子蒙哥為汗。此後蒙哥遣其四弟忽必烈滅大理、攻南宋,六弟旭烈兀西征,一口氣打下了巴格達和大馬士革,建立了伊利汗國,於是拖雷一系的勢力大為擴張。

至此,成吉思汗四子的後人形成了朮赤、拖雷之後對抗察合台、窩闊台之後的局面,蒙古高層開始分裂。此後,蒙哥暴死,忽必烈不經忽里勒台選舉稱帝,引起阿不里哥之爭,繼而又有海都聯合窩闊台和察合台諸王反叛,分裂和矛盾至此已不可彌合。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蒙古宗王的內亂雖因忽必烈而起,但若無海都推波助瀾,也不會搞出那麼大的聲勢

此後忽必烈經過四年內戰打敗了阿不里哥,又平息了海都之亂,正式成為了蒙古帝國大汗和元朝皇帝。不過海都一死,窩闊台汗國只傳了一代便被元朝政府和察合台汗國瓜分,四大汗國只剩其三。

看來分土裂國這種事,果然不是一把肉串和幾碗馬奶酒就能搞定的,哪怕是成吉思汗也不行。



再簡單說說四大汗國的興衰。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元朝加上四大汗國幾乎就把歐亞大陸包圓了

1、窩闊台汗國。

四大汗國中,唯獨窩闊台汗國的疆界搞不清楚,而且這事要怪,還得怪到窩闊台頭上。

其實窩闊台也挺冤。人家可是貴為全蒙古的大汗,蒙古各部的地盤在名義上都是他的,又不能去封地上班,所以就沒瞧得上那塊犄角旮旯的小地方,順手又把封地分封給了他的若干狗腿。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窩闊台親手把自己的封國整沒了,只能怨子孫不爭氣

可惜窩闊台子孫不爭氣,等到拖雷一系的蒙哥上台,只好認人捏扁揉圓。蒙哥也不客氣,封窩闊台的孫子合丹於別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余也爾於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海都於海押立(今哈薩克塔爾迪·庫爾干爾)、脫脫於葉密立(今新疆額敏河流域),將窩闊台汗國分而化之,以壓制窩闊台子孫。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俺對蒙哥最早的印象,就是這哥們不幸被神鵰大俠楊過給幹掉

窩闊台後人中以海都最為英武,在忽必烈稱帝後聯合西方蒙古宗王發動叛亂,在此期間內他不但統一了窩闊台汗國,還成為西域蒙古親王中的領袖人物。不過忽必烈畢竟是成吉思汗之後的蒙古第一人,海都遠不是其對手,最終事敗身死,窩闊台汗國也被瓜分。

2、察合台汗國。

察合台汗國是四大汗國中,唯一按照成吉思汗當年的誓言,由察合台擔任了首任可汗,並一直傳承下去。察合台汗國的疆域東至伊犁河,西至錫爾河,南至阿母河,建都於阿力麻里(今新疆伊寧),統治區域包括今新疆西部、吉爾吉斯、烏茲別克等地區,也就是原西遼舊疆。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察合台汗國毀於內鬥、宗教和帖木兒

在都哇為可汗的32年間,察合台汗國達到了鼎盛時期,並先後向伊利汗國和元朝政府兩個方向擴張。向西佔領了伊利汗國的葛吉寧(今阿富汗加茲尼),並數次遠征印度,攻入旁遮普和信德;向東都哇跟大老闆元朝鏖戰數場後發現打不過,便很聰明的低頭認錯,並得到了大老闆的支持,把矛頭轉向了海都的兒子察八兒,最終吞併了窩闊台汗國。

到了14世紀中葉,河中地區的蒙古貴族開始綠化,與東部堅持傳統的部族發生矛盾,遂分裂成東西兩部,東部稱蒙兀兒斯坦,西部稱馬維蘭納兒。此後察合台汗國陷入混亂,綠化程度不斷加深,連蒙古大汗的子孫也不例外,如也孫帖木兒便自稱蘇丹而非可汗。自此,察合台汗國繼欽察、伊利汗國之後也成為伊斯蘭國家。

14世紀末,察合台汗國國相迦慈罕的孫女婿帖木兒崛起,成為察合台汗國西南部的領袖,可以廢立君主。此時正值元朝亡國,察合台汗國局勢隨之惡化,帖木兒遂自立為汗,建立了在14、15世紀橫行中亞的帖木兒帝國,察合台汗國於是亡國。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同為蒙古人的帖木兒,成了黃金家族三大汗國的掘墓人

3、欽察汗國(金帳汗國)。

欽察汗國的諸可汗都是朮赤的子孫。朮赤的後人在黃金家族中算是一朵奇葩——蒙古宗王最大的愛好就是自相殘殺,殺起自家親戚來比殺誰都賣力氣,唯獨朮赤諸子相處和睦,非常有愛。朮赤長子斡兒答自認才能不足,便把汗位讓給了弟弟拔都,所以後來窩闊台發動「長子西征」,統帥便是拔都而非斡兒答。欽察汗國成立後,拔都建都薩萊(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以北),為感念兄長之恩,便封斡兒答後人於錫爾河以北,後來又稱東欽察汗國(拔都所部為西欽察汗國)。不僅如此,拔都還分封五弟昔班於烏拉爾河流域(其餘諸弟如土斡耳、伯克迭兒等均有封疆),以上三國後來也分別被稱作金帳汗國、白帳汗國和藍帳汗國。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金帳汗國名氣遠大於欽察汗國,源於對俄羅斯人長達200多年的奴役

欽察汗國的疆域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至高加索山的地區,將歐亞兩大洲囊括在內,是四大汗國中疆域最廣的。當時俄羅斯各公國均稱臣於欽察汗國,遵守蒙古禮節,忍受其橫徵暴斂,受盡屈辱。即便是羅馬教廷和中歐諸國也受其威脅,並任由其控制東西方交通的渠道而無能為力。

拔都之弟別爾哥在位期間,雖向元朝稱藩,但已在實際上獨立。不過欽察汗國與窩闊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不同,始終未與元朝發生軍事衝突,其主要作戰方向為與西方的伊利汗國爭奪高加索地區。

明太祖洪武年間,拔都後裔札尼別死後欽察汗國陷入混亂,最後由白帳汗國可汗脫脫迷失崛起,兼并了東西欽察。此後脫脫迷失北征莫斯科公國,焚毀莫斯科城,號稱欽察中興,並與當時橫掃中亞的帖木兒發生衝突。

從明洪武二十七年起的幾年中,帖木兒與脫脫迷失大戰數場,脫脫迷失均大敗,帖木兒橫掃欽察全境,幾乎所向無敵,從此欽察汗國淪為帖木兒帝國的附庸。

明永樂二年,帖木兒去世,橫行一時的帖木兒帝國陷入分裂。趕巧的是欽察汗國也跟著亂作一團,分裂成西伯利亞、喀山、克里木、阿斯特拉罕汗等汗國,欽察汗國的疆土急劇萎縮,被稱為大帳汗國。

此時俄羅斯帝國崛起,從明成化十六年起,伊凡四世宣布停止向欽察汗國納稅,象徵著俄羅斯脫離蒙古人的統治而獨立。明弘治十五年,克里米亞汗國攻陷薩萊的大斡耳朵(金帳),欽察汗國亡國。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伊凡四世滅掉了3個汗國,算是替俄國人出了口惡氣

從拔都建國算起,欽察汗國共延續了260年之久,是四大汗國中最長的。

4、伊利汗國。

伊利汗國是由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創建的元朝的西南藩國,其疆域東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括小亞細亞的大部分,南抵波斯灣,北至高加索山脈。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找不到像樣的圖,繼續湊合

前邊說過,蒙古宗王好內鬥,成吉思四個兒子的後代更是斗得不可開交。伊利汗國也不例外,作為拖雷一系的後人,看著在輿圖中頂在自己頭上的欽察汗國就是不順眼,於是兩汗國開始了沒完沒了的死磕。

不過對於同為拖雷一系的元朝中央政府,伊利汗國卻是四大汗國中態度最為恭謹友好的,在海都聯合諸王造反期間,唯有旭烈兀父子拒絕參見。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旭烈兀跟忽必烈是親哥倆,自然胳膊肘不往外拐

伊利汗國的歷史比較亂,以下盡量簡單說說。

旭烈兀的兒子阿八哈跟歐洲關係不錯,不但娶了東羅馬王的女兒為妃,還與之聯合攻打埃及(此間阿八哈為配合忽必烈攻打南宋,將回回炮技術傳入中國)。不過阿八哈的弟弟貼古迭兒繼位後信奉回教,不稱可汗而稱蘇丹,並與埃及媾和,遭到阿八哈之子阿魯渾的不滿,並得到忽必烈的支持,打敗貼古迭兒成為可汗,並繼續其父與歐洲國家結盟的政策。後阿魯渾之子合贊跟他老爸犯沖,又改信回教,並立為國教。

黃金家族的大亂斗——說說蒙古四大汗國的興衰

阿八哈弄回來的回回炮,可是讓南宋吃足了苦頭

合贊在位期間,大力進行社會改革,使伊利汗國的經濟、文化得到了發展,尤其是其宰相拉希德丁編纂《史集》,是研究蒙古及中、西亞歷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合贊也因此被譽為賢君。合贊之後,其弟合兒班答繼續遵循兄長的政策,與元朝的東西方的交流日益頻繁。

不過元至元元年,可汗阿布·賽義德死後,伊利汗國迅速陷入了混亂,分裂成東波斯、卡爾提德王朝,穆札法爾王朝、札剌亦兒王朝、楚邦王朝等,彼此間混戰不絕,勢力大為衰弱,最終在14世紀末期被帖木兒帝國各個擊破,伊利汗國最後的余脈終被滅絕。



四大汗國始於成吉思汗的構想,成於蒙古宗王的內亂,最終也亡於蒙古人之手。說起自家親戚大亂斗,黃金家族確實是把好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