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主力戰艦撞船後「搶救無效」被拋棄,挪威:這個錢我們可花不起

主力戰艦撞船後「搶救無效」被拋棄,挪威:這個錢我們可花不起

神盾艦作為當下以及未來海軍水面戰艦的發展方向,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海軍序列中的絕對主力。包括美國的宙斯盾,中國的055大驅等在內,目前現役神盾艦均造價高昂。然而就在前一階段,挪威海軍卻發表了一項令全世界為之側目的聲明。該國2009年才服役的一艘「南森級」導彈護衛艦「英斯塔」號,在經歷了去年的撞船事件後,經過了近一年時間,挪威海軍綜合考慮到其高達14億美元(相當於兩艘國產055大驅的造價)的維修費用,最終放棄了這艘短命的神盾艦。由此,「英斯塔」號也創下了目前世界上第一艘沉沒的神盾艦這一不光彩的記錄。

作為挪威皇家海軍的主力艦艇,「英斯塔」號所屬的「南森級」導彈護衛艦堪稱「閹割版」的宙斯盾戰艦。因為這款戰艦儘管配備了美國海軍的宙斯盾戰鬥系統,但滿載排水量只有5000餘噸,不僅無法和中國最新型的055萬噸大驅相比,也是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小的神盾艦。從整體性能來看,「南森級」長132米,寬16.8米,吃水4.9米。特別是其長度僅僅和我國的054A導彈護衛艦相當,但由於擁有了更寬的艦型和更深的吃水深度,加上主艦橋嚴重不科學的設計結構,「南森級」顯得極為笨重,而且最大航速只有26節,完全不具備現代神盾艦的高速機動性能,就連普通護衛艦普遍可以達到的30節航速要求也無法實現。因此,「南森級」的實戰性能一直備受爭議,除了作為挪威皇家海軍的看家門面之外,在北約海軍序列中也僅僅能夠擔任反潛任務。作為美國的北約盟國,挪威自2004年開始引入宙斯盾技術,先後研發建造了「英斯塔」號在內的5艘同級別戰艦,而發生撞船事故的「英斯塔」號在2009年9月才正式加入挪威海軍現役。值得一提的是,這艘戰艦是由西班牙船廠建造,單艘造價達到了25億美元。

作為一款服役10年的神盾艦,用出師未捷身先死來形容「英斯塔」號十分貼切。去年11月8日,「英斯塔」號剛剛完成北約「2018三叉戟」大規模軍事演習,在返回本國基地的過程中,在挪威近海海域突然與一艘馬爾他油輪「索拉」號發生碰撞。5000噸的「英斯塔」號VS13萬噸的「索拉」號,結果可想而知。據悉,劇烈的撞擊當即讓「英斯塔」號的船體開裂,根據事後挪威海軍拍攝的現場圖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英斯塔」號的艦體右舷後側水線在撞擊中出現巨大的裂縫,大量海水湧入船體,而該艦自身的管損系統顯然不給力,很快船尾部分就因為大量進水開始傾斜,最終該艦在岸邊搶灘擱淺,由於海水持續灌入,該艦最終沉沒。整個撞船事故並沒有造成人員死亡,「英斯塔」號與「索拉」號近200名船員中僅有7名傷者。

在後來的事故調查中,儘管「英斯塔」號的當值軍官一再表示,事故主要是由於當時挪威海域複雜的水域環境所造成的,甚至他們還一度甩鍋給「索拉」號。然而根據挪威媒體的報道,這起事故很大程度是由於「英斯塔」號船員的疏忽大意及專業能力不強造成的。據悉,當時「英斯塔」號艦橋上的官兵將「索拉」號的燈光誤以為是海港基地的引導燈光,以高速開向對方,並且絲毫沒有注意到提醒信號。而在撞船後,「英斯塔」號的救援和損管工作也相當業餘,致使船體受損程度急速擴大,最終無法倖免。

一艘造價高達25億美元的神盾艦遭受如此重創,即便是財大氣粗的挪威軍方,也不願意就此放棄。然而,挪威國防部的官僚作風,讓這艘戰艦的打撈維修評估工作直到今年5月才最終完成,「英斯塔」號在冰冷的海水中也足足躺了數個月。而僅僅是打撈這艘5000噸的戰艦,就耗費了挪威8300萬美元。不僅如此,更讓挪威海軍心寒的是,根據評估報告顯示,維修「英斯塔」號至少需要14億美元,而如今建造一艘全新的「南森」級護衛艦也僅僅需要12億美元左右。此外,由於自身技術及經驗的欠缺,維修這樣一艘神盾艦對於挪威本國的船廠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最終能否讓其恢復戰鬥力,依然是一個問號。綜合考慮之下,挪威國防部不得不做出最無奈的選擇,放棄維修這艘命運多舛的神盾艦。(利刃/舍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就是不還錢!美國3000億美元貸款,有本事帶軍隊打過來拿
又玩「洗衣粉」?油輪事件美國強盜邏輯遭質疑,俄日:拿出證據來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