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媽媽吼孩子,被丈夫踢破脾臟:最好的教育,是全家都聽媽媽的

媽媽吼孩子,被丈夫踢破脾臟:最好的教育,是全家都聽媽媽的

作者 | 小飛老師

來源 | 飛慕課(ID:feimooc)

你生娃之後,有沒有遇到一個問題?

就是總有人要把你費力教育好的孩子,一下子打回原形。

我家小外甥女剛滿月,我姐就把我媽和她婆婆全送回家了。

因為僅僅一個月,小外甥就被老人帶偏了。

這個罪魁禍首就是我媽,奶奶也是幫凶。

我媽比較溺愛孩子,小外甥剛讀一年級,正是難纏的時候。

於是,本來我姐幫他養好的習慣,比如回家先寫作業再看電視,在我媽那兒就可以妥協了。

說孩子回到家多累啊,上了一天課了,快吃點水果,看會電視,作業晚會寫。

這一拖,很多時候就不寫了。

老人還理直氣壯,說:

一年級有什麼要緊課?

你一年級就是這樣輕鬆的,不還是考上大學了?

好吧,說又說不過,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我真的要認真談談這個問題了。

在家裡教育孩子,最好聽一個人的,且這個人最好是媽媽,不然,孩子的教育,可真的要出問題了。

前幾天,我還看到一條新聞,也是挺震驚的。

因為孩子的寫作業問題,爸爸把媽媽打進了醫院。

可見,教育分歧,不只我家有,而是個普遍問題。

01

為什麼育兒必須要聽媽媽的?

這是現實所迫。

其實更準確的說,帶孩子最多,為孩子負責,有科學育兒的理念,肯不斷學習的人,才能成為家裡育兒的最高長官。

這個人如果是爸爸或者老人,當然也可以,但在實際生活中,這個人多數是媽媽。

老人多數溺愛,他們忍不住要遷就孩子,讓孩子開心,甚至圖省事安撫孩子,而不是為孩子負責。

舉個例子,很多媽媽,控制孩子吃巧克力,是怕孩子過於肥胖和爛牙,這是為孩子負責。

但很多老人就會偷偷給孩子吃,用以安撫孩子的哭鬧,或者純粹想讓孩子開心。

往往給孩子吃時,還不忘加上一句:「別讓你媽知道。」

這是教孩子欺騙啊,如果媽媽問他吃沒吃,他就會說沒吃唄。

你說氣人不?

好習慣本就不好養成,這麼不負責任的輕易打破,不止讓孩子得寸進尺,還破壞了媽媽的權威,和孩子與媽媽的關係。

如果老人看孩子最多,能不溺愛,為孩子負責,並有能力學習科學育兒,那聽老人的當然是最好。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樣的老人不常見啊。

爸爸就更不用說了,在目前的中國社會,爸爸帶娃比媽媽多的情況,是極少的。

如新聞中的爸爸,更是不負責,回家就知道玩手機,不管孩子學習就算了,老婆去管,還嫌管得嚴?

在我看,他是沒有資格吭聲的。

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我們今天討論的,是在教育孩子有分歧時,該怎麼辦。

像新聞中那種問題,丈夫根本不想教育孩子,又暴力,就要討論一下,婚姻是不是有必要繼續下去,而不是怎麼教育孩子了。

所以,在大家都是為孩子負責的前提下,有了教育分歧,最好聽媽媽的。

要知道,媽媽每天面對一個熊孩子,嘴皮子磨了一萬遍,情緒崩潰一千遍,才教育出一個好習慣。

這時候家庭成員唱反調,一次就前功盡棄了。

之前我不是舉了一個例子嘛,一天早上,我的鄰居跟孩子鬥了很久,鬼哭狼嚎的,弄得我根本睡不了覺。

媽媽要孩子自己穿鞋。

孩子就是不穿,說:「爺爺都給我穿,你不給我穿,你怎麼這麼壞?」

媽媽說:「爺爺沒來之前,你就會自己穿了啊,會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孩子:「我不,我就要你穿。」

媽媽:「你去幼兒園還要別人給你穿嗎?是沒人會給你穿的,自己穿。」

孩子:「我不喜歡你了,我要爺爺。」

媽媽:「爺爺不在,你想找爺爺也得我送你才行,今天你必須自己穿。」

孩子:「爸爸也給我穿,奶奶也給我穿,就你不給我穿,就你,爸爸,爸爸(一聲比一聲狼嚎)......」

媽媽:「爸爸不會給你穿的,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撕心裂肺哭了很久,孩子妥協了。

孩子:「你看,我穿了,我穿不上,我就是穿不上(撕心裂肺哭)。」

爸爸:「要不趕緊給他穿了走吧。」

孩子:「爸爸,爸爸,爸爸,給我穿!」

孩子剛嘗試自己穿,爸爸一句話,又回到解放前。

孩子很聰明,如果制定的規則被破壞一次,他就知道可以討價還價了。

除孩子耍賴,破壞好習慣,其實最重要的是孩子是非觀的養成。

在幼兒看來,父母說的話即使真理,他們會無條件認同,併當成自己的準則。

這時候,如果大人間出現不一樣的情況,孩子就會迷糊。

他會不知道到底該聽誰的,而且以一個學齡前兒童的認知能力,他不可能自己辨認誰說的對。

所以,家長教育孩子,一定要統一戰線,絕對不要出現在孩子面前有分歧。

不管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多對,都不能在孩子面前有分歧。

因為這世上最對的教育方法,是全家人用一個方法。

02

沒有什麼育兒方法

比家庭和睦更重要

教育統一戰線,就是為了讓家庭避免爭吵,給孩子一個清晰的指引。

但是完全統一,只是理想。

很多時候,大家互相都覺得自己對,是很難無條件聽從的。

所以,還可以採取第二個方式。

那就是不在孩子面前有分歧,如果不同意對方的教育方法,那就兩個人找個安靜的地方,探討妥協方案。

寧肯互相都妥協一些,也不要破壞家庭和睦。

再正確的育兒方法,也不值得破壞家庭和睦。

我們教育孩子要放寬心一些,不要用打造完美孩子想法去教育。

其實妥協一點,意見達成一致,看起來效果慢一點,甚至暫時走偏一點,但只要家庭和睦了,都是值得的。

人總會有點缺點,有點怪癖,只要大方向教育得對,孩子就不會行差走錯。

而且,當家庭大環境在原則問題上實行一個教育標準時。

偶爾有一點點小不同,也是不用趕盡殺絕的。

其實孩子學會面對不同的人,有一點不同的應對方法,是一個好的技能。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不就是這麼來的嘛。

03

與老人溝通太過困難

該怎麼辦?

自從小外甥女出生,姐姐對小外甥疏於管教,他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

比如飯前吃零食,導致吃不下飯。

睡前不刷牙,才幾個月,牙就壞掉了。

再加上學習習慣的破壞。

孩子再讓這樣下去,眼看就要偏遠。

我教給姐姐幾個辦法,實行的結果還不錯,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讓丈夫發揮作用

姐姐把原則性問題列出來給姐夫,讓姐夫跟他爸媽溝通。

效果還不錯,自己親兒子的話,老人還是很願意聽的。

誰的爸媽誰搞定。

所以在公婆溝通中,丈夫給力,真的很重要。

不要盲目自己上,那樣很容易擦槍走火,你以為在溝通孩子教育,老人還以為你找茬呢,很難談到一塊。

這倒不是老人不講理,主要是這種關係,不如兒子可以說的話多。

2.不經意間給老人科普

老人很多時候也不是故意怎樣,他們也是不知道有什麼後果。

所以可以轉發一些科普類小文章到朋友圈,家族群什麼的,比如一些專家學者講座的視頻音頻,不要刻意,要漫不經心。

為確保所有人看見,還可以聯合丈夫,針對轉發的文章中提到的問題,在群里討論討論,尤其是家裡曾有過的類似情況。

對老人來講,專家說的話,往往比身邊人說的話對多了。

還可以經常轉發一些有嚴重後果的科普文章。

比如給孩子用皮筋扎袖子,導致孩子截肢。

嚴重後果,能立竿見影杜絕一些壞習慣。

老人都很愛孩子的。

3.強化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地位

還拿我鄰居舉例吧。

那個不穿鞋的孩子,如今還是自己穿鞋了。

因為媽媽真的從來不妥協。

不管孩子在爺爺奶奶那兒是什麼待遇。

只要回家,就必須遵守家裡的規矩。

這樣嚴格捋著,孩子也就養成好習慣了,只是艱難了一點。

環境實在無法改變,就嚴格要求一下自己。

強化自己的作用,做最大努力,盡量把孩子往好了教。

04

爸爸體貼媽媽的家庭

才最幸福

我知道,看著到這兒,還可能有人會問。

聽媽媽的?媽媽就一定正確嗎?

這個問題我上面雖然解釋過了,但是為防止大家遺忘,也防止被噴。

我還是要再說一句:

媽媽也許不是最對的,但一般是最用心,最為孩子未來負責,也照顧孩子最多的人。

如果有另一個人是這個角色,那就聽那個人的。

而且如果教育只聽一個人的,很容易就會出現一種現象——指責。

比如:「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還讓我們聽你的呢,你看這結果!」

這種指責,是非常不可取的。

沒有人不會犯錯,而且做得越多,錯得越多。

教育是在試錯中找到最優解,不是不犯錯,最辛苦的人不該被指責。

最後,我要提醒:

不要把聽媽媽的,理解成一切交給媽媽,自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哦。

爸爸體貼媽媽的家庭,才最幸福。

編輯:好書指南 微信號:aidushuba

看都看完了,還不點這裡試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書指南 的精彩文章:

當一個女人,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沉默……
八個經典小故事

TAG:好書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