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經授權轉載:人力資源分享匯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昨天,是德國總理默克爾65歲的生日。

從05年開始,默克爾執政德國已經足足有14個年頭,14年風雲變幻,回首時,比她更年輕的奧巴馬已經下台兩年多,英國也馬上要迎來第五任首相。

而這個當初看上去略顯羞澀的「德國大媽」,如今已經成長為,「把歐洲扛在肩上的女人」。

撒切爾夫人之後,她成了名副其實的「鐵娘子」,在《福布斯》評選出的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女性中,她已連續八年蟬聯榜首。

更是在15年當選《時代》年度人物,被稱為「歐洲女王」。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然而近期,默克爾頻繁出現在各大頭條,並不是她的政治表現,而是她三次當眾身體不受控制地發抖

一個月前,在她迎接烏克蘭總理的外交儀式上。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9天之後,在和德國總統出席活動時,相同的狀況再次發生。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本月10號,在歡迎芬蘭總理的儀式上,她又在抖了。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一入政壇深似海。

日漸衰敗的身體,讓默克爾在之後幾次公開活動中,不得不選擇坐著出席,即使這並不多麼符合外交禮儀。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不論你多麼強大,時間總是最無可奈何的敵人,65歲的默克爾,該服老了。

在第三次身體顫抖時,有媒體注意到,默克爾嘴裡不停在重複著一句話,後來唇語專家的解讀是,她在為自己打氣——「我能挺住」。

我能挺住!

當這四個字被以這種方式傳遞出來時,不禁多了幾許悲壯的意味。

默克爾還能挺多久?

又還有多少人跟她一樣,在真正拿命工作!

1

2014年,默克爾訪華期間,有個小學生問她:「做總理累不累啊?」

這個親切的「鄰家大媽」聽到後,情不自禁地笑了:「平時在國內視察很多地方,在國外訪問還面臨著倒時差的問題,的確有一點累。」

小學生一臉純真地盯著她,似懂非懂。

但真正懂的人,他們則清楚地明白這個「一點累」意味著什麼,當初,她一周之內飛往不同國家的十多座城市,里程數超過2萬公里,幾乎是繞著地球飛了半圈。

如此繁重的工作量,此刻卻被她描述地如此雲淡風輕。

這是她的擔當與勇氣,也是她的犧牲和貢獻,總結起來大概就是那八個字了——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事實上過去幾年,默克爾的政治之路並不好走,內憂加上外患,讓這個老人無暇去照顧自己身體。

2015年,因為同意收容難民且不限人數,導致了德國民眾對她的不滿,稱她「不再是德國人的總理」,而是「難民總理」。

這可能是她總理生涯中最冒險最大膽的一個決定,面對大多數人的質疑,她選擇堅定地站到了人道主義這一面。

代價則是,她所在的基民盟支持率一路下跌到了25%。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內憂之外,默克爾和特朗普的矛盾也是路人皆知。

17年,特朗普第一次出訪歐洲,當著各國領導人的面,他竟然對德國破口大罵,說德國人「很壞很壞」。

對此,默克爾當然無法忍受。

在之後的慕尼黑演講中,她直言不諱:作為歐洲,我們必須為我們自己的未來和我們的命運而戰

面對不斷的挑釁,這個女人沒有選擇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更是把整個歐洲都扛在了肩上,和來勢洶洶的特朗普正面剛。

她的堅韌和果敢,所見之人無不感慨;

所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才會說:我無法想像默克爾完全消失於人們的視野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心有猛虎,卻也難敵時光無情

內憂與外患的夾擊之中,65歲的默克爾也許真的該休息了。

目前,默克爾也已經宣布,不會在2021年再次尋求擔任總理一職,距離她解甲歸田的日子,剩下兩年。

所有的拚命真的值得嗎?我想,兩年後會有一個答案的吧。

2

有朋友曾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職場上的崩潰,從不敢生病開始

有天,老婆告訴他為他預約了體檢之後,他第一反應卻是:可別耽誤我工作了。

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其實已經不屬於自己了。

於是,他追問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成了這樣拿命工作的工作狂了呢?

是那次通宵達旦的寫項目報告?是兩天內跑遍三座城市談業務?還是躺在病床上跟下屬們開視頻會議?

好像這就是職場的本質——它對你的影響和改變都是潛移默化的,它把功利清楚地交給了你,也把代價明確地給了你

當你越走越遠,才明白,接受只是一個念頭,一念之間,卻是兩重人生。

朋友告訴我:這種崩潰,不是昂貴的醫藥費,不是病痛折磨下的徹夜不眠,甚至不是突然猝死在工位上的恐懼;

而是當我發現社會不會因為我的弱小而憐憫我的時候。

「連續工作18小時後,頂著黑眼圈把項目報告拿到老闆面前時,他卻告訴我用戶調研的樣本不足,趕緊重新做一份!」

這種絕望才是直擊內心的。

結果導向的職場上,你付出了多少,很多時候並沒有人在乎,你的崩潰最終還得需要你獨自消化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但另一方面,當我們熱情滿滿地為了未來而努力工作的時候,殊不知,我們的未來早已經被我們透支殆盡。

李開復患上癌症之後,在《向死而生》里,他寫道:

我正處在人生最好的時候,我身上還帶著經歷過蘋果、微軟和谷歌打磨過的光環,投資人對我信賴有加,我在微博有五千萬粉絲...

一切一切,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完美無缺了,可是褪去光環,我此刻只是一個呼吸之間就會頓失所有的病人

當初,他每天工作到凌晨3點,平均失眠時間不超過5個小時,恨不得把24個小時掰開了用;

這樣的努力雖然換來了事業有成,但等著他的,還有淋巴癌,拿命工作,真的是一個開不起的玩笑。

——身體垮掉了,用什麼去迎接未來呢?

所以,一份工作真正的價值就是讓我們過得更好,但如果一定要用身體作為代價,那我們就必須考量是否足夠值得了。

任何時候,當奮鬥偏離了健康的軌道,也就失去了奮鬥的意義。

也就是那句:

所有人都在關心你飛得高不高,但你自己必須得想想,自己飛得累不累

3

「時尚女王」蘇芒有句名言:人為什麼需要睡覺?等死了,你有的是時間。

她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參加《魯豫有約》時,她親口承認,我沒有一個人待著的時間,因為我已經累的快死過去了,我基本上都累到不行了才回家。

正是這樣的高強度,最終幫助她一步一步成為中國時尚區最有權勢的女人。

但在她事業的黃金期,她卻選擇了辭職,理由很簡單,我要照顧家人的健康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德國總理默克爾3次當眾顫抖背後,還有多少人在拿命工作

這封辭職信曝光之後,戳中了無數人的傷疤,當大家都把自己替代為「蘇芒」時,又何嘗沒有著這樣的心酸與無奈呢。

是啊,這世上所有的牛逼背後,都是苦逼

能進能退的蘇芒,無疑給了我們許多的警醒,當我們選擇拿命工作時,我們真正擁有著的還剩下多少呢?

所以,如何去做出這個權衡,是每個職場人的必修課。

是像蘇芒那樣及時止損——「一旦失去是無可挽回的?」

還是像默克爾那樣,默默為自己打氣加油——「我能挺住」?

我只能說,這世上沒有那麼多舒舒服服的人生贏家,我們只能選擇讓自己輸得少一些

最後,還是要補一句遲到的「生日快樂」,給這位偉大的女性,默克爾。

不論怎樣,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啊,希望老人家一切順利。

畢竟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人才官 的精彩文章:

剝蝦師、試睡員、遛狗員一大波新職業興起,你卻還在擔心失業

TAG:首席人才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