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印度登月計劃再暫緩,為什麼大家都想稱霸太空?

印度登月計劃再暫緩,為什麼大家都想稱霸太空?

繼中國、美國、俄羅斯之後,印度也將成為太空大國了。本月印度開啟「月船2號」登月計劃,雖然因機械故障暫時推遲,但也將其對月球和太空爭霸的企圖暴露無遺。實際上,21世紀的太空競賽早已拉開帷幕,在這場競賽中,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都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野心。

政治經濟因素促使各國開啟登月計劃

據了解,不少國家已經對於登月計劃顯示出野心。美國、中國、俄羅斯三個航空大國分別宣布計劃在2024年、2025年和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印度、日本、以色列等國也緊隨其後,爭先恐後地想要在月球表面留下腳印。

本月15日,印度「月船2號」因技術故障暫停發射。印媒之後援引印度太空研究組織高級科研人員的報告稱火箭存在燃料泄露問題,並且「可能存在多處泄露」。印度官方則表示,發射重啟計劃將在不久後公布,一旦「月船2號」發射成功,印度將成為與美中俄比肩的太空開發國家。

21世紀的登月競賽與美蘇冷戰時期的情形類似,地緣政治、大國爭霸再次被投射到大氣層之外。但這一回,各國想要的不僅僅只有國家自豪感和軍事優勢,月球探索還有可能掀起新一輪太空時代淘金熱,爭奪數千億美元的資源。據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估計,到2040年,商業太空產業的價值將達到1.5萬億美元。

2008年,印度「月船1號」發現了月球環形山中有水存在的證據。「哪裡有水,哪裡就有競爭。」半島電視台評論道,「從那之後,各國開始加緊月球探索的步伐。」作為一個分水嶺,登月不再局限於政治意義,一些科技巨頭也加入了其中。

正如商業太空企業家、藍色起源、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所指出的那樣,水源極大地增強了月球作為太空探索平台的戰略重要性。今年3月,美國副總統彭斯宣布白宮將加快2024年載人登月計劃。5月,藍色起源便公布了一款完整的「藍月亮」著陸器模型,並著手開發一種名為B-E7的發動機,它由氫和氧提供動力,這兩種元素正是水的組成部分。

登月之後,人類還會去更遠的星球嗎?

50年前,人類首次登月,我們的目標是為了證明人類可以進入太空,進入另一個世界。而在各項航空技術日漸純熟的當下,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人類要去太空?人類能在太空中做什麼?

答案五花八門,一些人看到了小行星和月球採礦的未來,一些人認為太空旅遊是最佳的盈利方式,還有人是為了找到人類的「第二個家」。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說過,「我們去的地方越多,生存的機會就越大。」人類的命運在於行星之間。我們探索宇宙,不僅僅純粹為了「找到些什麼」,而是為了人類物種的生存與延續

從1975年首架實現火星軟著陸的探測器「海盜1號」,到SpaceX壯志躊躇的「火星移民計劃」。人類探索太陽系行星的腳步未曾停止,實現了從仰望星空到抵達星空的變化。載人登月之後,載人登「火」似乎也已經近在咫尺。

SpaceX創始人馬斯克。

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丁·里斯(Martin Rees)說:「載人和無人任務之間存在巨大的成本差距,但隨著機器人和小型化技術的進步,人類進入太空的困難就會逐步減少,大大節省了資金。這樣看來,載人任務只會變得越來越頻繁。」當提到探索未知星球時,里斯不乏浪漫地回應道:「當阿波羅號宇航員飛往月球時,科幻小說似乎已經成為現實。如果人類在每一次的飛行中能帶著那種對宇宙的好奇和崇敬,那就太好了。」

探索宇宙的法律條款誰說了算?

由此看來,一場全新的太空競賽正在調動各國的力量和資本,不論是官方還是非官方,營利組織還是非營利組織都參與其中。《福布斯》評論道,這種現狀讓人聯想到了19世紀的美國淘金熱,「當時的淘金者看到了先來先得的優勢,越早下手就可以越早制定一套屬於自己的遊戲規則。」

那麼,在如今的這場太空探索競賽中,我們尚不清楚誰有權制定規則,誰有權在太空擁有財產,誰有權將小行星分解成原材料。人類能夠隨意拖拽行星並改變它們的軌道嗎?任何人都能開採月球嗎?萬一出現不可挽回的誤操作,哪個國家或組織應該對此負責呢?

目前來看,關於太空探索的許多現行法律都起源於1967年簽署的《外層空間條約》。條約規定人類必須在保護行星本身的同時,保護太空中任何潛在的生命形式。

《福布斯》認為,由於人類開發太空的一項理由是為了尋找「第二個地球 」,而在過去的50年里,人類破壞地球的速度不減反增,氣候變化、物種滅絕的速度是自然速度的數千倍。那麼人類如何保證不會以同樣的方式破壞外太空?人類的行為果真能做的比地球上更好嗎?

「半個世紀過去了,也許現在正是重新審議《外層空間條約》的時候。新的太空開發條約必須儘快出台,各國在制定條約時,立場應真正做到從『人類』出發。」《福布斯》評論員寫道。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新一任歐盟女掌門人,打破了60多年來男性在歐盟機構高層的主導地位
沙特將解禁女性旅行禁令,表面放寬實則「欲擒故縱」?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