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天生重瞳駢脅有帝王之相,流亡十九年,憑什麼成為上古五霸?

此人天生重瞳駢脅有帝王之相,流亡十九年,憑什麼成為上古五霸?

(北暮帶你看史記第20期)

文|北暮

此人是「退避三舍」的主人公,他一諾千金,天生重瞳駢脅有帝王之相,身為晉國公子卻差點被後媽害死,流浪十九年,最終登上王位。又因為卓越的功績與夏朝的昆吾氏、商朝的大彭氏和豕韋氏、春秋時期的齊桓公並稱為上古五霸,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一】

驪姬之亂

晉文公重耳小的時候多災多難,差點兒被自己的後媽給害死。

晉文公的父親晉獻公還是太子的時候,晉文公就已經長大成人,並且表現出相當高的人格魅力。他四處結交賢才,年僅十七歲就擁有五個忠心耿耿的輔佐者和追隨者。晉獻公當時有四個孩子,重耳排行老三,而太子是申生。

公元前666年,驪姬得寵,晉獻公對他言聽計從,驪姬不安於現在的身份,於是他給晉獻公吹枕邊風說:現在國家立足未穩,鄰國對我們虎視眈眈,應當讓太子申生住在曲沃,重耳住在蒲地,夷吾住在屈地,這樣也好控制國內的局勢。

殊不知,驪姬如此做完全是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盤:晉獻公的三個孩子都遠離了國都,整個國都內只剩下驪姬的兩個孩子奚齊和卓子,這樣他就可以徐徐圖之,逐漸讓自己得勢。

晉獻公聽從了他的意見,讓自己的三個個孩子駐守四方。沒過多久,驪姬又打起了小算盤。

有一次,太子申生打獵回來後,將自己的獵物獻給晉獻公,而驪姬卻趁此在肉中下毒,率先嘗獵物肉的一個奴僕斃命,驪姬趁機誣陷太子申生,說他有意謀反,要毒死晉獻公,逼的太子申生自盡。

重耳和夷吾得知消息後逃跑了。晉獻公以為他的這兩個兒子也參與了「謀反」,立刻下令捉拿他們,重耳逃亡到了狄國,夷吾逃到了梁國。驪姬如願以償的趕走了晉獻公的三個孩子。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去世,驪姬的孩子奚齊繼位,驪姬為國母,荀息為託孤之臣,輔佐奚齊。原先的晉國卿大夫里克、邳鄭父等人本來就看不慣驪姬趕走了三個公子,於是將奚齊和卓子刺死,又將驪姬活活鞭打致死。驪姬之亂就此結束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卿大夫里克、邳鄭父等人前來迎接重耳回國為君,重耳以德行不配為由推辭了。卿大夫里克、邳鄭父等人於是把夷吾迎接了回去,夷吾繼位,史稱晉惠公。而重耳開始了他的十九年流亡生涯!

【二】

流亡十九年

晉文公重耳的十九年流亡生涯,為後來他的雄起積累了底蘊。

重耳在狄國時,跟隨在身邊的是狐偃、趙衰、顛頡、魏犨、胥臣等人。彼時,狄國人正在打仗,將兩個俘虜姑娘送給了重耳,重耳娶了一個叫做季隗的姑娘,將另一個送給了趙衰。

重耳在狄國待了十二年,季隗給他生了兩個孩子,伯鰷和叔劉。

晉惠公登上王位,怕重耳日後和自己作對,於是派人追殺重耳,重耳得知此事後,趕忙帶著自己的隨從們逃跑,臨走之前給他的妻子說:「你等我25年,倘若我還沒有回來,你就改嫁。」他的妻子說:「倘若到了那時,我墳頭草怕都已經丈高了,不過我還是會等你的!」

重耳先是跑到了衛國,衛國的君主看他如此落魄,並沒有好好招待他。於是重耳帶著人又跑到了齊國,齊桓公覺得此人日後必成大器,以隆重之禮招待了重耳,還把宗族的一個少女齊姜嫁給了他,重耳在齊國過上了安穩的日子,逐漸失去了雄心壯志,忘記了曾經的理想。

後來齊桓公去世,齊國內部動亂不堪,重耳依舊沉迷於現在安逸生活,妻子齊姜勸說道:「你是晉國的公子,應該胸懷大志,不能這樣安於現狀,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該為你的那些追隨者們考慮一下吧!」重耳聽了還是不醒悟,齊姜和重耳的追隨者藉機把重耳灌醉,把他放在馬車上離開了齊國。重耳醒來後無計可施,只得順從。

後來一行人到了曹國,曹國的國君聽說重耳是駢脅(肋骨相連,屬於生理畸形,古人說此為帝王之相。民間說法:重耳天生重瞳乃帝王之相),想要查看。重耳覺得這是對他的侮辱,憤然離開了曹國。

重耳又跑到了楚國,楚國的君主以諸侯之禮對他,並且問重耳:「倘若以後你登上王位,準備如何報答我?」重耳說:「錢財和美女,您肯定是不缺,倘若以後咱們在戰場相見,我定然率領我的部隊退避三舍。」(舍,古代長度單位,一舍大約為30里)楚國的官員聽此大怒,覺得這是在羞辱楚王,楚王卻認為重耳以後定有一番作為。

彼時,秦穆公得知晉惠公病重,有意助重耳登王位,於是將重耳接到了秦國。

晉惠公死後,太子圉繼位,是為晉懷公。秦穆公排除萬難,幫助重耳殺了晉懷公,重新登上王位。

公元前636年,重耳登上王位,史稱晉文公。重耳因此結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三】

晉文公重耳在位期間頗有一番作為

公元前632年,晉文公討伐曹、衛國,衛國向楚國求救,楚國出兵但未打敗晉文公,衛國失陷。

晉文公的軍隊和楚國的軍隊在戰場上相遇,晉文公為了引誘楚國軍隊,於是退避三舍,楚國大將子玉果然上當。兩軍交戰與城濮,晉文公命令手下的軍隊,給戰馬披上虎皮,楚國見此嚇得倉皇逃竄,潰不成軍。楚軍敗北後,大將子玉帶領殘兵逃回楚國,不久後自殺。

公元前630年,為阻止楚國北進,晉文公、秦穆公帶兵包圍鄭國,借口是:想得到晉文公流亡鄭國時的恩人叔詹,叔瞻聽說後自殺了。鄭國人帶叔瞻屍體給晉文公,晉文公卻說:「一定得到鄭君才甘心。」鄭文公害怕了,就暗中派燭之武挑撥秦穆公,最終憑藉燭之武的口才使秦穆公撤軍,晉國隨後也撤了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燭之武退秦師」。

公元前628年,一代霸主晉文公卒,公子歡即位,史稱晉襄公。

【四】

晉文公稱霸的原因

晉文公為何能成為上古五霸?難道真的是靠他天生重瞳駢脅嗎?非也!他之所以能成為春秋五霸有以下四點原因:

第一,識時務,知分寸。當初驪姬和他的孩子被殺以後,重耳完全可以回去登臨王位,但是他並沒有這麼做,他深刻的明白,以自己現在的能力,還沒有把握處理好晉國的爛攤子,於是他推辭了。

第二,晉文公之所以稱霸和他的追隨者以及妻子擁有很大的關係。他在外流亡十九年,追隨者一直對他不離不棄,甚至不管他處於什麼樣的境地,仍然和他共度難關。

他的妻子齊姜深知晉文公不該安於現狀,於是勸誡晉文公不要因為安穩的生活,忘卻了自己的鴻鵠之志。也正是因此,齊姜和晉文公分隔兩地,飽受相思之苦。

在那個年代,女子能有安穩的生活,能有丈夫陪伴在身邊就已經心滿意足了,然而齊姜卻能夠認清局勢勸誡晉文公,不得不說她是一位擁有大智慧的女子。

第三,封賞從亡者,任用有才能的人。當初跟隨晉文公一同流亡的那些人,晉文公都按照功勞的大小,對他們進行不同程度的封賞。

而從亡者中,最可惜的要屬介子推了,當初晉文公逃亡時,幾天沒吃飯,介子推從腿上割下肉,給晉文公煮湯。晉文公登上王位以後,介子推卻深藏功與名,隱居深山,晉文公為了逼介子推出來,放火燒山,介子推和母親被燒死在一顆大柳樹下。晉文公對此悔恨不已,規定每年介子推的祭日,不許生火做飯。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

第四,為政以德,愛惜民力。晉文公上位後,培養官員和百姓的品德,全國上下一片和諧。除此之外,晉文公還減免賦稅,減輕徭役,救濟窮苦,修繕道路,發展商業,以身作則,勤儉節約……

因為這些原因,這才讓晉文公這個在外流亡19年的人,登上了王位。也正是因為他在外流亡的生涯,讓他體會到了民間疾苦,這才能夠讓他在上位以後一心為百姓著想,為百姓做事。

對於本文,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贊關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暮談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是哪五人?他們的帝位如何傳承?
佛教史上最多的舍利:竟有一石六斗?還被建造成八萬四千佛塔?

TAG:北暮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