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絲路人·絲路情——2019中外學者交流活動」走進江蘇南通

「絲路人·絲路情——2019中外學者交流活動」走進江蘇南通

中國日報網南通7月18日電 7月17日,「絲路人·絲路情——2019中外學者交流活動」採訪團走進江蘇南通。來自中國、埃及、迦納、阿根廷、土耳其的中外專家學者和來自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國日報網等多家新聞網站的媒體記者深入江蘇南通參觀走訪,多角度展示各類產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絲路人·絲路情——2019中外學者交流活動」走進南通

南通地處長江入海口,是近代工業先驅張謇的故鄉,素有「江海門戶」之稱。南通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化,南通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合作空間更為廣闊。憑藉本地船舶海工、電子信息等特色優勢產業,南通進行高起點定位、超前謀劃,以產業優勢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振華重工是南通海工船舶業的代表,已為「一帶一路」相關的52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3500餘台港機設備。中天科技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承製海纜項目已累計運行13183公里,為實現相關國家互聯互通作出了貢獻。以南通三建為代表的建築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也亮點頻現,亞美尼亞中文學校、尚比亞大學孔子學院、剛果(金)政府綜合辦公樓、葉門國家大圖書館等項目中,都留下了南通「鐵軍」的身影。來自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的家紡產品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5月,「一帶一路」疊石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更吸引了來自巴基斯坦、瑞士、印尼等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前來尋求合作。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商品、資金、技術、人員流通,可以為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和廣闊空間。基礎設施是互聯互通的基石,也是許多國家發展面臨的瓶頸,在本次活動中,中外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感受到南通推動傳統優勢行業轉型發展,以產業促進「一帶一路」設施聯通,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化的過程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武漢協和腎移植手術再創新「低」?1.3公斤夭折早產兒捐腎助患者重生
歐洲商用5G進入「快車道」 中國技術和設備實力「搶鏡」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