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7月18日:《北歐女神》發售

7月18日:《北歐女神》發售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7月18日:《北歐女神》發售

《北歐女神》(Valkyrie Profile,又譯《女神側身像》)由 tri-Ace 開發,SE 發行。遊戲一共有兩個版本:首先為 1999 年 PS 平台推出的《北歐女神》,其次是今天介紹於 2006 年在 PSP 平台發布的移植版《北歐女神:蕾娜斯》。在這之後,全新續作《北歐女神2:希爾梅莉亞》在 PS2 上推出,《負罪者》在 NDS 推出。其中,初代作品被認為是這個系列的經典。以神話為背景的世界觀與獨特的遊戲玩法是這個系列讓人記憶尤新的原因,它也讓人看到在主流 JRPG 還有許多可能。

《北歐女神》的誕生於 tri-Ace 密切相關,社長五反田義治等人參與開發《命運傳說》、《星海傳說》等經典日式 RPG ,這也成為了《北歐女神》自身質量的保障。

遊戲講述諸神之黃昏,亦即世界終結之日到來之前,命運之神蕾娜斯得到主神奧丁指令到達人類世界吸收勇者之魂,並引導他們到天堂的雅魯哈拉神宮,為神界作戰力準備的故事。從這個設定之中,我們就不難看出遊戲感傷的基調。前 7 章的收集戰魂都是為了最後章節《諸神之黃昏》的準備。對於垂死者來說,北歐女神蕾娜斯既是宣布他們死亡的死神,又是引導他們上天堂的天使。她這樣描述自己:

死神只為你們帶來死亡,而我卻可以幫你們開闢新的道路。

從上面的世界觀介紹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遊戲核心系統戰魂蘊藏其中,並且與之完美結合。收集戰魂是遊戲的核心內容之一。在設計上,《北歐女神》突破了許多 JRPG 的傳統:除了橫版界面與遊戲流程的突破之外,在戰鬥系統上也是以回合製為基礎,在保留策略(破防相剋等)的前提下,達成類似格鬥遊戲的爽快。遊戲借鑒了格鬥的連擊系統,連擊數與 HIT 值都成為評判標準。但這些更多在於對於系統的了解,而不只是形式。至於每個系統微小的創新,更是不可盡述,就連迷宮的設計也有不少可以圈點之處。為了激發玩家挑戰難度的動力,遊戲不少情節也和難度有關,只有 Hard 難度才會出現。

除此之外,遊戲沒有選擇當時流行的 3D 技術,而以唯美的 2D 畫面進行表達。音樂也完全反應了神話背景的世界觀。

PSP 版本的主要變化是解析度更改為 16:9,增加動畫與壁紙收集等。

更多歷史上今日發售的遊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dienova 的精彩文章:

《星界戰場》開發日誌#2
6月26日:《鏟子騎士》發售

TAG:indieno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