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小米的 AIoT 是一個操作系統 | CCF-GAIR 2019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小米的 AIoT 是一個操作系統 | CCF-GAIR 2019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小米的 AIoT 是一個操作系統 | CCF-GAIR 2019

雷鋒網按:7 月 12 日至 7 月 14 日,2019 第四屆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19)於深圳正式召開。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指導,是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術界、工業界及投資界三大領域的頂級交流博覽盛會,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極具實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台。

7 月 13 日,伴隨著議程進入到第二天,本次 CCF-GAIR 大會也迎來了堪稱火爆的 5G & IoT 專場。在這一專場中,小米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做了題為《AIoT + 5G 引領未來智能生活》的精彩演講,這也是他連續第二年參加 CCF-GAIR 大會。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小米的 AIoT 是一個操作系統 | CCF-GAIR 2019

在演講中,崔寶秋先通過回顧小米 9 年來的發展過程,談到了 AIoT 已經成為小米未來五年的雙引擎戰略之一。他表示,AIoT 其實是 AI 和 IoT 的結合體,這一概念應該是首先出現在中國,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中國的 AI 非常火,中國是兩大 AI 超級大國之一;第二,IoT 是另外一個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在中國尤其是消費升級,讓很多的 AI 巨頭、互聯網公司,像小米這樣智能設備公司和互聯網公司非常關注。

談到 AI 對 IoT 的影響,崔寶秋認為,AI 讓 IoT 布局真正融為一體,如果說之前的 IoT 布局還是偏散的話,AI 讓 IoT變得有神了,今天的 AI 能力讓人與設備之間的互動變得非常自然。

對於 5G 技術的到來,崔寶秋認為,未來的 「5G+手機」 會徹底革命性地改變手機上的用戶體驗,包括實時、高清的視頻、內容的傳輸,包括通過手機帶來的一些 AR/VR 設備的極致用戶體驗,也包括以手機為端的計算、邊緣計算,端與端之間內容與服務的互動,

就具體的業務情況來說,崔寶秋也介紹了小米在 IoT 領域的成果。他表示,截止至3月底,小米在全球所連接的激活設備為 1.71 億台,不包括小米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加上這些,小米的智能設備數億台之多。今天為止,小米 AIoT 一體化創新體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圍繞手機,從出行,包括各種滑板車,到小米小愛老師翻譯機、兒童手錶、故事機、安防、電視以及車載場景,AIoT已經無處不在。

談到未來,崔寶秋表示:


未來人們不僅可以用一句話來控制這些設備,也可以用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點點頭來控制這些設備,甚至你不用動,我覺得未來的智能環境就能夠感知你的需求、預測你的需求、給你提供實時、個性化的服務。

最後,崔寶秋重新談到了小米的願景,也就是:始終堅持做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 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他還表示,這裡的科技更多是 AIoT、5G,而美好生活更多是指智能生活。

在演講結束之後,崔寶秋接受了雷鋒網的深入採訪。

作為小米整體技術方向的掌控者,崔寶秋告訴雷鋒網,AIoT 涵蓋了幾乎小米所有的技術;除了傳統的 IoT 技術(比如說 Wi-Fi 模組)之外,小米未來將大力投入 AI 技術,包括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聲學、知識圖譜、搜索和推薦、大數據等一系列技術。他表示,小米的 AIoT 是一個很大的體系結構,實際上就是一個操作系統,一個跨場景、跨設備、跨平台的智能系統;因此,未來如何用 AI 或者新的通信協議來增強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也是小米非常關注的。

關於在 IoT 領域非常熱門的 AI 晶元,崔寶秋認為,AI 晶元是一門比較實用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門技術;因為未來端上的智能推理會越來越重要,而 5G 本身也是有局限的,在端上的一些推理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端上會承載更多的 AI 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端上採用一些定製化的 AI 晶元,是很多公司都非常關注的,小米當然也非常關注。

在採訪中,崔寶秋也談起了他在小米的角色變化,此前他曾經擔任小米的首席架構師、小米人工智慧與雲平台副總裁,而在 2019 年 2 月,他被任命為小米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對於這一角色變化,崔寶秋表示,自己之前就負責小米的 ABC(AI、Big Data 和 Cloud)三塊,現在是負責整個集團層面的所有技術,包括硬體、軟體和互聯網服務,也包括設計;核心的東西(比如說技術路線、技術演進、技術儲備等)其實沒有變化,區別在於之前更多是橫向推動,而如今是從上往下推,推動起來更加方便了。

由此,雷鋒網也問到了小米設計委員會與小米技術委員會之間的彙報關係,對此,崔寶秋表示:


我個人不是學設計的,但是雷總把設計、產品經理等角色都歸於技術委員會應該覆蓋的領域。首先這其中有一定的相通性,他們都需要有較強的一些技術因素作為背景;從流程上來說,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從戰略規劃、預研、人才激勵、合作等方面,設計和技術都是一脈相承的。 另外,雷總對技術的追求,以及他對設計的追求,其實都有工匠精神在裡面。而工匠精神,正可以說是小米在技術和設計之間統一連貫的東西。

談到擔任小米技術委員會主席之後的一些工作進展,崔寶秋表示,目前小米正在需求與多方面的技術合作,比如說之前跟武漢大學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跟哈工大自然語言實驗室也在合作,目前也在跟更多的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談合作。在工程師文化的打造方面,崔寶秋表示,其實自己一直在小米內部推動類似於矽谷創業公司的工程師文化,一直到現在,如果用幾個詞來形容小米文化的話,那就是開放、共享、公平、坦誠、透明、熱愛技術、崇尚開源等等。

最後,關於開源的問題,崔寶秋談到了自己的經歷和信念:


像我這樣從學生時代開始到工業界、從美國回到中國、扮演了這種一線的自由軟體愛好者,自由軟體貢獻者,到開源軟體開發者,再到信仰者,再到後來管理開源軟體,在小米制定開源戰略,這樣一路走下來的人其實不多。我個人骨子裡是一個技術男,我特別愛好自由軟體、信仰自由軟體,我覺得軟體是人類的財富。雷總也非常看好開源,小米創立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 Android 的開源,而且小米也積極擁抱開源,比如說之前開源的 MACE 移動端深度學習框架。開源使得很多創業公司能夠站在巨人肩膀上快速創新快速推出產品,它是是無國界的,它是全人類的大方向,不管是原來的雲計算時代到大數據時代,還是之後的 AI 時代以及 AIoT & 5G時代,我覺得開源的力量會越來越強,無法阻擋。

以下是崔寶秋在 CCF-GAIR 大會上的演講內容,雷鋒網對其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整理: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

我叫崔寶秋,來自小米,今天非常高興和大家分享。我的分享題目是《AIoT + 5G 引領未來智能生活》,主要是圍繞小米做的事情跟大家簡單講講,我們如何看待 AIoT 和 5G,以及我們如何能夠幫助人們改善未來的智能生活。

今天的專場是 5G&AIoT,但我的稱法為 「AIoT+5G」,為什麼是反過來?最初小米是一個智能手機公司,九年前開始起家;2014 年,小米開始布局 IoT,是全球布局 IoT 最早的一家公司;2016年開始大力投入 AI,2019 年開始正式把 「手機+AIoT」列為小米未來五年的雙引擎戰略。可以說,我經歷了幾乎所有的過程。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推 AIoT?今天 5G 在 AIoT 里扮演什麼角色?在公司內部,我一直講 AIoT不僅是 「AI+IoT」,後面必須有 「5G」,這是過去一兩年來我們一直堅持的。

什麼是 AIoT?我們現在了解的 AIoT,就是「AI+IoT」。幾個月前我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上了一門課,他們讓我分享 AIoT 和 5G,當時我做了一個小的調查,AIoT 這個詞來自於哪兒、出自什麼時候?我搜索之後發現,AIoT 這個詞是 2017 年出自中國,當時阿里、小米都在談 AIoT。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小米的 AIoT 是一個操作系統 | CCF-GAIR 2019

那麼,AIoT 這個概念為什麼出現在中國?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第一,中國的 AI 非常火,中國是兩大 AI 超級大國之一;第二,IoT 是另外一個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在中國尤其是消費升級,讓很多的 AI 巨頭、互聯網公司,像小米這樣的智能設備公司和互聯網公司非常關注的。因此,AIoT 首先出現在中國毫不為奇。

我前段時間從不同的維度總結了一下 AIoT 的應用。AIoT 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不僅在人們的生活中,在智慧工業、智慧農業、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能穿戴、智能車載、醫療健康領域,AIoT 也是無處不在的。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小米的 AIoT 是一個操作系統 | CCF-GAIR 2019

當然,小米要做的事情,中間必須把 5G 包括進去。我認為 5G 是一個時代,它的應用今天有很多可以想像到,但更多的應用場景是我們今天想像不到的。5G 的時代,很多應用應該是在 5G 前行一段時間之後人們才會發現的。

AI 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智能,為什麼我們在小米強推 「AI+IoT+5G」?先看 「AI+IoT」,如果說之前小米的 IoT 布局還是有些偏散的話,AI 讓 小米的IoT變得更加有整體感,更加有神了,我認為今天的 AI 能力讓人與社會之間的互動變得非常自然。

從語音交互到視覺交互、視頻理解到各種感測器對人的感知、認知等。當小米各種各樣的設備出現在智能家庭,出現在你的身邊、汽車、可穿戴設備上時,這些物品、智能硬體、智能設備構成了你作為一個用戶與環境的連接,讓你與環境的交互變得非常自然。

我認為 AIoT 也準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小米是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小米肯定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是一家基於 AI 來賦能萬物的互聯網公司。而未來 5G 的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帶來將會帶來更多的應用場景,這就是我講的小米在做的超級互聯網,它代表未來的互聯網 3.0 或是 4.0。我當初加入小米,不是因為小米是一家智能手機公司,而是因為雷總告訴我他做的是 Mobile Internet(移動互聯網),小米率先把智能手機做到 2000 元以下,加速了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的快速成熟。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小米的 AIoT 是一個操作系統 | CCF-GAIR 2019

今天 AIoT 為代表的超級互聯網,相信是未來下一代互聯網,後面就是 AI、IoT、5G,中間有 AIoT 的操作系統,是跨平台、跨設備、跨場景、無處不在的操作系統。

過去幾十年來,沿著 PC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AIoT 超級互聯網的基礎生產力、基礎技術的演進(見PPT),早期的寬頻到 2G、3G、4G,再到今天的 5G。算力從 X86 架構到 ARM 架構到今天的異構的架構、晶元,上面的操作系統一步步在演進,所以我們生活在一個黃金的時代,也就是 AIoT 時代。AIoT 時代,萬物智能互聯,連接的設備數在激增,我的數字是 10 億、50 億到 500 億,而設備數也在倒逼著 5G、6G 的到來。

5G 到底能改變什麼?我先講一下 「5G+手機」 或 「手機+5G」 會帶來什麼?早期的 2G、3G 時代大家都用過一些老的手機,現在已經不可容忍了。未來的 「5G+手機」 會徹底革命性地改變在手機上的體驗,包括實時、高清的視頻、內容的傳輸,包括通過手機帶來的一些 AR、VR 設備的極致用戶體驗,也包括以手機為端的計算、邊緣計算,端與端之間內容與服務的互動。

「AIoT+5G」 呢?過去一兩年我經常強調,在最初的 AIoT 設想里,手機將變成 AIoT 中的一個 T(Thing),是最重要的一個 T;如今我們還是想把手機單獨拎出來,因為手機是非常獨特的設備,AIoT 是指非手機的其他智能設備,其他的智能設備加上 5G 的想像空間更是無限的。

有了 5G 以後,我們可以連入大量的設備。僅僅是小米的設備,在我們很多用戶的家庭里已經超過一百台,也有朋友顯示在米家 APP 里的小米設備已經超過了兩百多台,四、五十台的非常多。

想像一下,一個人的家庭里有一百多台設備,小米的設備意味著什麼?

我們從路由器到各種連接的用戶體驗,我們做了大量的優化,5G 覆蓋到車載、可穿戴設備到各種各樣的智能工業、智能農業,大連接能力在 AIoT 時代我覺得是必不可少,而且可以大大促進萬物互聯的能力。極低的功耗,NB-IoT 為例,不同的技術讓智能設備長期地低功耗連接著,小米有很多智能設備對功耗的要求非常低,要保證物體、智能設備一直在線,永遠有響應。

小愛同學是小米 AIoT 的控制中心,小愛是小米的智能系統,小愛的各種技能在 5G 時代可以極速、實時地觸達用戶。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講的是移動應用,是APP;未來 AIoT 時代,更多的我堅信是技能,用戶不需要提前安裝一個應用才能享受服務,未來用戶應該只需要一句話,通過 5G 可以實時獲取很多技能、內容與服務。

再看「車載+5G」,小米現在不做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汽車,但是車載場景是我們小米非常關注的,為什麼小米要關注汽車?有兩點:一是車是大號的手機,人們今天在手機上做的所有娛樂、通訊、社交、以及很多消磨時間的事情,將來在大號的手機——汽車裡有同樣的需求。二是車是移動的家,在美國大家都講車是四輪上的家,圍繞小米在智能家居的應用場景,車裡面我們的用戶有同樣的需求。

今天中國不僅在移動互聯網超車、領跑,在智能汽車領域,中國的車廠也在超車領跑, 「車聯網 + 5G 」給了大家另外一種可期待的智能生活場景。

這張圖裡很多東西可以真正改變駕駛體驗。未來的萬物互聯時代,汽車已經成為「第三生活空間」,從移動生活到「大號手機」,家庭生活往中間移「車是移動的家」。目前,小愛同學已經上了好幾款車,我們和幾家汽車公司在合作,未來這張單子會越來越多(見PPT),我們希望真正把智能的體驗通過 5G、AI 下放到汽車裡,把手機的體驗、IoT 的體驗、智能家居的體驗移到車裡。

目前,小米的、AIoT 設備已經是全球領先的水平,我們在全球所連接的激活設備為 1.71 億台,不包括小米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加上這些,小米的智能設備有數億台之多。今天,小米 AIoT 一體化創新體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圍繞手機,從出行,各種滑板車、翻譯器、手錶、故事機、安防、電視到車載場景已經無處不在。

小米在 AIoT為什麼大力投入?我在很多地方也講過:

1、小米有很強的硬體能力,我們可以做很漂亮的手機,做一款款精緻的智能設備,代表小米在硬體上的設計、製造、推廣的能力。

2、小米是一家大數據公司,我們通過各種智能設備可以獲取價值非常大的數據,反過來可以用這些數據為用戶提供智能、個性化的服務。在不久前的數博會上,凱文·凱利講了一個故事來說明大數據時代數據的價值。他用了一個例子,特斯拉作為年輕的汽車廠家為什麼市值大過福特?今天特斯拉總共只產了 20 多萬台車,不夠福特的零頭,但它的市值是 400 多億美金,而福特市值只有 200 多億美金——其原因就是特斯拉有 103億英里的駕駛數據,而福特沒有任何的駕駛數據。海量的數據給特斯拉帶來了高市值,這裡表現出來的正是數據的價值。因此,小米有數百款智能設備,這些數據是我們做 AIoT 的底氣。

3、生態鏈的廣深布局,這也是我們大力投入 AI、投入 IoT 的領先優勢,生態鏈模式在內部被我們稱之為竹林模式,每根竹子代表著一家生態鏈企業,每棵小竹筍代表一個智能產品。竹林模式有兩大特色:一是快速蔓延;二是野蠻生長,速度非常快。

我們在圍繞小愛同學打造強大的小米AIoT生態,中間是內置小愛同學的智能設備,外延是可被小愛同學控制的智能設備,這些數字都在快速變大。今天小米的 AIoT 里接入的設備數超過 2000 多種,合作夥伴有 1300 多家,這個數字每天動態地變化、增加。

去年我在參加 GAIR 上大會時,海爾的趙總(雷鋒網按: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兼 CTO 趙峰)講海爾在打造全屋智能,我當時開玩笑說小米在打造無處不在的智能;其實這真的不是玩笑話,從智能家居、智能車載到可穿戴設備,小米在打造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能力系統。

未來人們不僅可以用一句話來控制這些設備,也可以用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點點頭來控制這些設備,甚至你不用動,我覺得未來的智能環境就能夠感知你的需求、預測你的需求、給你提供實時、個性化的服務。

回到 5G,2 月份小米在巴塞羅那發布了 MIX3 手機,很多家手機一起測試,據華為同行說,小米手機和華為手機是表現最好、性能最好的 5G 手機。這張圖是小米的 5G 里程碑。小米一家是年輕的公司,我們在 5G 上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說,2017 年 10 月份我們確定了 MIX 3 的 5G 設計,2018 年 11 月我們首次用 5G 網路發布一條微博、12 月份我們首次向公眾展示一個 5G 視頻直播、2019 年 2 月份我們在巴塞羅那發布 MIX 3。

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小米的 AIoT 是一個操作系統 | CCF-GAIR 2019

最後總結一下,在 AIoT 和 5G 的時代,我相信小米能更快、更好地實現我們的願景——小米始終堅持做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 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一切都貴在堅持,難在始終。時間是小米的朋友,我們始終做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 的好產品,目的是讓全球 70 人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這裡的科技更多是 AIoT、5G,而美好生活更多是指智能生活。

謝謝大家!

「AI投研邦」將在近期上線CCF GAIR 2019峰會完整視頻與各大主題專場白皮書,包括機器人前沿專場、智能交通專場、智慧城市專場、AI晶元專場、AI金融專場、AI醫療專場、智慧教育專場等。「AI投研邦」會員們可免費觀看全年峰會視頻與研報內容,掃碼進入會員頁面了解更多,或私信助教小慕(微信:moocmm)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白宮:解禁華為並不意味著「大赦」;馬斯克稱電動飛機5年內或成現實;微軟小冰公號遭停用
高德地圖蘇岳龍:如何通過大數據能力賦能數字城市建設?| CCF-GAIR 2019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