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看顧好自己的心,不被情緒左右

看顧好自己的心,不被情緒左右

不論做什麼,行、住、坐、卧都應該是心思集中的,處於這種狀態下,才算是身心合一,才能全身心地在當下之中體驗生活。假如我們做什麼都是分心的,那豈不是浪費時間?

心一旦脫離了我們的控制,就會如同那不羈的野馬一般,被自己的情緒左右,所以,看顧好自己的心,總比對著他人的生活指指點點要明智得多。

大慧曾對他的弟子們說:「不論是在行走,還是打坐,不論你們做什麼,都應該把心思放在眼下正在做的事情上。成功的法門就這一條。」大慧說的完全正確,只有這樣,我們的身與心才不會脫離我們的掌握,我們才能真正地成為自己的主人。

當我們把所有的心力都集中在事業上,就好比,母雞孵小雞,或者蒼鷹追趕獵物,那麼我們的事業豈能不成功?做事業就如同參禪一樣,要有十分的決心和十分的信心。

有個剛來禪寺的人,他問身邊的師兄,什麼時候才能學有所成。他的師兄告訴他,當你停止這個疑問時,便會學有所成。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自己的事業什麼時候才能成功,這樣做是不明智的,我們只有把精力放在手頭的事情上才是最明智的。所以,停止無意義的追問,埋頭去踏實做事吧。

如果你有一顆純凈的心,就會破除那種執著於獲得好果報的貪執心,也就能不帶著功利心做善事。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內心,要能夠扛得起壓力,受得了委屈,如此才能看到希望,活出自己的精彩。當然,這首先有一個前提,那便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當下的忙碌中,而不是整日地愁眉苦臉,要全身心地去有所擔當。

「求人不如求己」,並不是說在工作、生活中可以忽略朋友的幫助、團隊的力量,而是說在生活的道場里,我們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把成功的指望都放在別人幫助上。人一旦形成依賴心,就會生出惰性。

戰場上沒有常勝的將軍,人生的道場上也沒有隻勝利不失敗的情況,失敗不可怕,但如果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那才會真正斷送自己的美好人生,任何的失敗,都意味著成功的開始。

同樣的一個人,有人抬舉他,有人貶低他,其實,這些對他而言並沒有什麼要緊。因為每個人對他人的評價,都是從不同角度出發的。究竟能做成多大的事業,這也不是由他人來決定的,而是取決於這個人到底如何看待自己。人生的價值從來就不靠他人的評斷,而是看我們如何給自己定位。

成功時不炫耀,遇挫時不悲觀;得到時不狂喜,失去時心坦然。不以自己為中心,在不斷的變化中收穫生命的經驗。

一休禪師曾經對某位來訪者說:「一休萬事休,更莫造怨仇,這便是我的禪了。」人與人相處,產生矛盾時各退一步,坦然相對,世界一片寬闊,身心無限自由,這就是禪的精義了。

在幾千年的進化中,人始終有一個沒能克服的缺陷,這便是「習慣性」。因為習慣性的存在,我們才對平日的生活熟視無睹,而生活中卻有著那麼多的美好,我們卻僅僅因為「習慣了」而對它再無感覺。

對於任何一項工作,我們都要做好規劃,帶著有追求而不強求的心態去努力完成,而不是對結果特別執著。每個人的能力總是千差萬別的,我們沒必要把目光全部集中在結果上,自己付出了辛勞,鍛煉了自己,那麼,又何必對結果那般在意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定人生 的精彩文章:

一日禪:通過現在努力,為未來奠定良好起點
一日禪:打開幸福之門有四把鑰匙

TAG:禪定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