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資治通鑒》編纂者,28字古詩動靜結合,成就一幅雨後池塘圖

《資治通鑒》編纂者,28字古詩動靜結合,成就一幅雨後池塘圖

古典詩詞當中最經典的詩句,對景物的描繪不容小覷。人生活在大自然當中,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對自己生活環境的描繪從來沒有斷絕過。

雖然說所表達的情感或許有所不同,那也只不過是人們把客觀景物和自己的主觀情感融為一體的結果。「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芳草萋萋」都只不過是外在的描寫,只不過因為詩人的離別傷感,才會寫出這樣浸滿情意的詩句來。

但如果詩人的心態比較平和,只是單純發現自然環境中的美好,所寫出來的詩句也會有不同。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這首古詩就是宋代劉攽的《雨後池上》,描寫的就是一副雨後池塘圖景。劉攽作為司馬光的助手參與編撰的《資治通鑒》,在歷史上還是很有幾分名氣的。他所寫的這首古詩,雖然平常我們沒有怎麼接觸過,但是他前兩句寫靜,後兩句寫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28字帶來的一幅雨後池塘圖呼之欲出,令人神往。

前兩句是對於池塘靜態圖畫的描寫。「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驟雨過後。池塘中滿是水。沒有風,水面上也沒有波紋,就如同一面鏡子一般,映照著屋角檐楹。

看到這一句古詩我們很容易想起劉禹錫對洞庭湖的美景描繪。「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也是在寫洞庭湖湖面揉鏡子一般。這其實就體現出了詩人的想像力。

前兩句描寫前兩句描寫靜態圖的基礎之上,後兩句則是從動態的角度描繪美麗的景色。「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此時東風忽然吹起,楊柳依依,裊裊起舞。柳枝上的雨點灑向荷葉,發出一片清脆悅耳的聲音。

後兩句的動態圖比起前兩句的靜態更有美感,更容易在我們腦海中形成動態的圖畫。無論是東風還是起舞的楊柳,還是荷葉的發出的聲響,無一不露出生機盎然的氣息。這兩句的動態之美和前兩句形成鮮明的對比,每一個字就如同詩歌中柳樹上撒下來的雨珠一般,字字飛動起來,形成絕美的意境,令人心生嚮往。

這首古詩雖然我們並不怎麼接觸過,但是他對於夏日情境的這種描繪非常美麗,非常純粹。如果我們居住在田園之中有幸遇到這樣的景色,吟詠之餘用心感悟,或許才能懂的詩詩歌中的那份純粹的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王維唐詩三百首中第3首五絕,加上題目共22字,兩個字卻常讀錯
4種人生愁!妻子去世十年後送別妻弟,蘇軾一首詞滿眼都是悲傷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