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劉禹錫夸人有絕招,這首詩用典含蓄,最後一句更是寓意深遠

劉禹錫夸人有絕招,這首詩用典含蓄,最後一句更是寓意深遠

劉禹錫結束了幾十年的貶謫生涯,終於可以定居在東都洛陽安享晚年。在他65歲那年,適逢老朋友牛僧孺為東都留守,他在洛陽南郭建造別墅,並把自己任淮南知府時收集的嘉木怪石置之階廷,還在庭中種植了大量的牡丹花。劉禹錫得知後,便要來慶賀他的喬遷之喜,牛僧孺便邀請他於庭中吟詩唱和、並欣賞牡丹,下面這首詩即為劉禹錫當時即興所作。

思黯南墅賞牡丹

唐代:劉禹錫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劉禹錫退休後生活很清閑,平時養花種草,與朋友喝酒聊天,日子簡單又快樂。受到邀請後,他沒有坐轎,也不帶隨從,卻獨自一人一邊看街頭巷尾的熱鬧,一邊往牛府的方向溜達。一路上花兒含笑、鳥兒逍遙,不知不覺就來到大人的別墅,僕人們通報一聲,牛大人親自迎出門外,然後攜手並肩步入客廳。牛大人知道老劉喜歡養花,寒暄一番,大人就即刻帶劉禹錫去觀賞牡丹。

還沒有走到花園,遠遠的就飄來一陣陣的清香,劉禹錫趕緊快步上前,果然看見庭院里栽種了大片的牡丹花,放眼望去,真是花瓣柔柔層層愛,芳蕊茸茸灼灼開。老劉心中大喜,當著眾人便吟誦了兩句詩,「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牛大人一聽,便手捻長髯,笑容可掬。原來劉禹錫這話裡有話,既是讚美牡丹的美麗,也是誇獎主人的高雅脫俗。老劉的這兩句詩大意是說,在人世間怎會遇見這麼漂亮的花,花瓣層層疊疊,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增城是古代神話中的地名,傳說昆崙山上有增城九重,西王母所居,阿姥即指傳說中的西王母。

要說劉禹錫如今還真是諳熟人情世故,年輕時他若是這樣,也不會一貶再貶。詩人誇獎主人不落俗套,既不說大人您神采奕奕,也不講別墅裝修得富麗堂皇,而是借牡丹花的莊重典雅,讚美其主人的品性高潔,對於這位好面子的士大夫來說,能都到唐代著名詩人的誇獎,無疑是最好的禮品。

不過劉禹錫也確實非常喜歡牡丹花,因為相比較而言,芍藥妖艷而無標格,蓮花愛潔而少風情,牡丹卻婀娜不失端莊,顧盼之間百媚俱生。劉禹錫之前就曾誇獎牡丹「花開時節動京城」,已經將牡丹受人喜愛的程度描述到極致。今天老劉更加開心,又隨手拈來兩句妙語,「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劉禹錫寫詩不拘一格,不僅引用典故,而且善於運用比喻和想像。最後兩句是說,有如此傾國傾城的姿色,上天應該讓你晚點開放與諸花爭艷!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因其花大而香,又有國色天香之稱。牡丹的花期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此時已經是春末夏初時節,其它的花都早已開放,不過俗話說得好,好飯不怕晚。正是這難得遇見的驚喜,才讓詩人眼前一亮,也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劉禹錫夸人有絕招,這首詩用典含蓄,最後一句更是寓意深遠。縱觀全詩,首句破空而入,詩人彷彿進入了仙境;次句高度誇讚牡丹花,卻暗襯主人高雅脫俗。最後詩人再次讚美牡丹俏不爭春,天教晚發而集眾芳之長,也深深地啟迪著後人。很多人大器晚成,很多事物更是慢工出細活,晚一點也許更能采天地間精華,集眾人之智慧,於是才有七十歲的姜太公釣魚,也有曹孟德高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劉禹錫更是慷慨激昂地說,「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十首飄零的古詩詞,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黃庭堅的兩首西江月,感慨人生,卻豁達開朗,讀之令人動容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