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科學家在月球演化歷史研究領域獲突破

科學家在月球演化歷史研究領域獲突破

記者從澳門科技大學獲悉,該校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祝夢華在月球演化歷史研究領域取得突破。其論文《重建月球的後期增生歷史》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上。

據介紹,強親鐵元素在月球幔層樣品的含量明顯低於在地球幔層的含量,這一現象幾十年來困擾著相關領域的科研學者。祝夢華使用澳科大的超算平台,通過數值模擬的方法,研究不同天體以不同角度撞擊地球和月球的過程和留存質量的差異,解答了月球幔層「缺鐵」之謎。

該研究成果為地球和月球的後期增生過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間接證明了月球形成的大碰撞理論,支持了月球和地球的岩漿洋理論,並為太陽系的撞擊歷史以及地球、月球早期演化差異等相關研究提供了新的觀點。該研究成果也為嫦娥四號的科學資料分析以及後續的月球、火星探測任務提供新的科學支撐。

祝夢華所在的澳科大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由國家科技部批准於2018年成立,一直深度參與國家深空探測計劃,例如全面參與嫦娥探月工程的數據分析和研究工作。未來還將參與嫦娥五號月球採樣分析,並積极參与國家後續深空探測計劃,助力國家月球與行星科學的發展。

(來源:《自然》 祝夢華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保護好身邊長城才能築起心中長城

TAG:今日科學 |